.

文山州首例左束支区域起搏,更接近生理性起

心脏就像人体的发动机

心脏上的血管像油路

油路堵了,叫心梗

心肌就像发动机的外壳钢板

钢板软了,心脏没办法出力,叫心衰

心跳像电路

如果电路断了,心跳就停了……

近日,医院心血管内科在云南省阜外心血管病院郭涛主任的指导下成功开展首例左束支区域起搏术。该手医院心脏起搏团队不断追赶国内先进水平,为我州广大心脏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及需要心脏再同步治疗的患者带来福音,提高患者预后,改善生活质量。

患者施某,男性,70岁,因“在外院植入心脏永久双腔起搏器10余年,发现起搏器电池耗竭2月余”医院心血管内科就诊,平时有活动后胸闷、气促等不适。心血管内科为其完善相关检查后提示: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并心力衰竭,左心房、左心室明显扩大,主动脉瓣、二尖瓣及三尖瓣轻度反流,射血分数显著减低(EF34%)。因此,患者需实施升级起搏器治疗,植入三腔永久性起搏器(CRT),以达到心室收缩同步改善心功能目的。

起搏器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解决了人类心跳变慢的问题。传统的心脏起搏部位位于右心室,经静脉将电极导线植入、固定于右心室心内膜,包括心尖和间隔部位,其操作简单,固定可靠,安全性经过了长期验证,仍然是目前主导的起搏方式。但是,随着对心脏起搏部位认识的研究深入,发现长期的右心室心尖部起搏会造成心脏收缩不同步,会导致局部心肌组织结构紊乱,增加了心力衰竭及心房颤动的风险。

作为希氏束远端起搏——左束支区域起搏可有效避免上述不良反应,更接近生理性起搏(窦性心律),目前已成为《年中国心力衰竭指南》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的推荐治疗方式之一。该技术的难点在于起搏器电极放置部位不同于普通起搏器,需将心室电极准确植入左束支区域处起搏,以实现双心同步,最终达到改善心脏功能的目的,所以之医院开展。

术中左室电极起搏植入X线LAO影像

综合患者的病情,州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李春莉考虑为患者实施“左束支区域起搏术”这一目前心脏起搏领域最新的先进技术,在一次性根治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等缓慢性心律失常的同时最大程度保护患者心功能、纠正心衰、达到生理性起搏的目的。征得患者和家属同意后,经过3时间的手术,州医院心血管内科在郭涛主任的指导下顺利地将电极从右心室间隔侧穿间隔至左心室内膜下的左束支区域。患者术后伤口愈合良好,胸闷、气促不适明显好转,NYHA心功能分级提升至II级,明显起到改善患者心功能的作用。目前,患者已康复出院。

术中起搏左束支前后心电图变化

01

什么样的病人需要安装起搏器?

起搏器主要用于治疗症状性心动过缓:心跳慢,并引起如晕厥、黑矇、头晕、乏力、记忆力明显减退和心功能不全等相关症状;平均心率40次/分;窦律下,心脏停跳3s;房颤时,心脏停跳5s;不可逆性III度或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心跳有快有慢,存在治疗矛盾。

02

左束支区域起搏的好处?

与普通右心室心尖部或间隔起搏相比,QRS波窄,保护心功能,预防和纠正心功能不全,减少房颤等心律失常的发生;与希氏束起搏相比,起搏参数好,性能稳定(感知高,阈值低),不容易发生电极脱位。

对于左束支传导阻滞合并心功能不全需要植入CRT的患者(由于左束支传导阻滞与右室心尖部起搏一样引起心脏收缩不同步,具有致心功能不全作用),但CRT相对昂贵,操作复杂,而左束支区域起搏(单腔或双腔起搏器即可完成)能够纠正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更有效,且与CRT相比,平均每例节省3-4万元,并且减少左室电极植入的风险,减少电极植入根数,节约手术时间。由于无需使用CRT起搏器,起搏器体积明显减少,减少了囊袋易磨破发生感染的并发症,性价比更高!

1

END

+加油文山提醒您下方重要信息,请查阅

?本图文来源医院、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投稿

特约法律顾问:

云南轩浩律师事务所:

白万年律师:

(免责申明:本平台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收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作删除处理。)

喜欢请点在看,分享朋友圈也是一种赞赏

Themoreweshare,themorewehave

票选你的「在看」↓









































北京儿童医院白癜风
北京儿童医院看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zxrj-lukasu.com/yfzl/950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