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常发生于前间壁心肌梗死,一旦发生,表明是广泛的希氏束、浦肯野纤维损伤,易发展为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发生于下壁心肌梗死者,大多系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所致,多为良性,通常不需处理如心率明显减慢或有症状者,可用阿托品0.3mg,3 次/d,口服或皮下注射;或用氨茶碱口服0.1g,3 次/d但个别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伴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者可突然发生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故应密切观察
2.有症状的(特别是有晕厥史者)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的患者
治疗因阻滞的位置不同而不同阻滞区位于房室结者(如绝大多数的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通常不需治疗,但需定期随访当阻滞区位于希-浦系统内的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尽管无症状,也应紧密观察须积极治疗原发病,去除诱因,对症处理并应考虑心脏起搏治疗,因为这种心律是很不稳定的,可以突然发生心脏停搏或发展为高度或三度房室传导阻滞这多见于伴有器质性心脏病患者
6.二度房室传导阻滞伴有偶发室性期前收缩
在儿童不应当认为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是良性表现,因为一些研究表明儿童患者约有50%日后可发展为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部分患儿可有晕厥发作故对这类患儿应加强随访观察
可不予以处理,如果系频发室性期前收缩,常为严重致命性心律失常的先兆可静脉滴注或静脉推注25~50mg利多卡因,使其消失但利多卡因对房室传导阻滞有影响(虽然其半衰期非常短),故应密切观察洋地黄中毒所致二度房室传导阻滞者应立即停用洋地黄、严密观察如心室率很慢,可考虑用阿托品或异丙肾上腺素以提高心率如无低血钾时,应避免补钾治疗方法基本与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相同心室率低于40 次/min,且频率不稳或伴有低血压者,可试用异丙肾上腺素qrs 增宽者应高度警惕其发展为高度或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必要时应安装临时心脏起搏器或永久型置入心脏起搏器(例如并发心绞痛、心力衰竭或休克时可用起搏治疗)积极治疗原发疾病
4.急性心肌梗死时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的治疗
3.儿童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的治疗
不论其阻滞区的位置,都应积极治疗如系房室结内阻滞者,心率过慢,可用阿托品0.3mg口服、2~3 次/d,或阿托品0.3~0.5mg 皮下注射、1~2 次/d它有直接改善房室的传导、减轻房室结与房室束上部的二度ⅰ型房室传导功能但也有例外,经运动或用阿托品后使心房率加快后,ⅰ型房室结内阻滞反而加重也可用异丙肾上腺素1mg 加入5%葡萄糖液500ml 中静脉缓慢滴注(注意调节剂量),以及使用氨茶碱等
例如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心房颤动等,也应积极处理,尽快控制室上性心动过速但对有心动过速者不能用β受体阻滞药、洋地黄、普鲁卡因胺等有抑制房室传导系统的药物这给处理上带来一定的困难有人主张用超速心室起搏治疗,但对心房颤动的疗效不能肯定也有人主张采用低能量(50~100j)直流电电击复律如复律后仍有再发倾向,可考虑用小剂量奎尼丁维持疗效
5.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合并房性心律失常
1.无症状的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