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永久希氏束起搏实现心脏再同步治疗新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可改善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引起的左室激动异常,但其无反应率仍达到30%~40%,其局限性之一是双心室起搏(biventricularpacing,BIV)不能产生快速有效的双室同步激动。希氏束起搏(Hisbundlepacing,HBP)是一种可保持房室、双室及室内同步的最生理的起搏方式,避免传统右室起搏导致的各心腔不同步,在保留和恢复正常双室间和左室的电生理与机械同步理论上比双室起搏的效果更好,从而达到保护及改善心功能。HBP作为近年起搏技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突破,是一种潜在的预防和治疗心力衰竭的起搏模式,医院有能力开展此项手术。医院心内科彭健教授带领其团队,在成熟掌握并常规开展起搏器ICD、CRT/CRTD手术的基础上,于年8月成功完成了3例希氏束起搏手术,这一技术医院起搏与电生理技术实现了重大突破,成为国内少数几个能够独立开展医院之一,为更多患者提供新的起搏疗法和治疗理念,为患者带来获益。

(图1:医院心内科彭健教授希氏束手术中)

病例1简介

  患者,男,52岁,扩张型心肌病三尖瓣重度关闭不全心房纤颤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II度房室传导阻滞心功能III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LVEF39%,年因双结病变行DDD起搏器植入术。此次行普通起搏器心室电极拔除,升级双腔ICD联合希氏束起搏手术。电极连接方式:心房电极旷置,电极希氏束起搏,接ICD心房插口,右室除颤电极接ICD右室起搏和除颤插口。

(图2术前心电图,可见右室心尖起搏QRSms)

(图3术后心电图)

(图4:病例1双腔ICD希氏束起搏术后X光影像图,红色箭头所示为电极)

病例2简介

  患者,男,48岁,瓣膜性心脏病二尖瓣脱垂并重度关闭不全心房扑动I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III度房室传导阻滞心功能II级,二尖瓣替换及外科消融术后,CRT起搏器植入术后,左室电极慢性阈值升高,行希氏束起搏及左室电极拔除术。

(图5:取下CRT起搏器后自身心电图,心房扑动III度房室传导阻滞,交界性逸搏心律,自身QRSms)

(图6:HBP术后心电图,起搏QRSms)

(图7:病例2CRT希氏束起搏术后X光影像图,红色箭头所示为电极)

病例3简介

  患者,男,67岁,扩张型心肌病心房颤动III度房室传导阻滞心功能III级,年行CRT起搏器植入术,左室电极慢性阈值升高,行希氏束起搏及左室电极拔除术。

(图8:术前心电图,QRSms)

(图9:术后心电图,QRSms)(图10:病例3希氏束起搏术后X光影像图,红色箭头所示为电极)

专家介绍

彭健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中华医学会心脏起搏与电生理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心脏起搏与电生理分会副主任委员,欧洲心脏学会及美国心脏节律学会专家成员(FESC、FHRS),国家卫生部心律失常医院中心主任,国家卫生部心血管执业医师考官,《中华心血管病杂志》通讯编委。长期从事心血管内科临床工作,擅长各种类型心律失常疾病的手术治疗,在起搏器、导管消融、左心耳封堵等介入治疗方面经验丰富。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医声直播”!

赞赏

长按







































公益慈善北京中科在行动
北京治疗白癜风中医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zxrj-lukasu.com/yfzl/910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