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电图电轴怎么定心脏循长轴转位怎么定

电轴怎么定?

心电轴通常指的是平均QRS心电轴,它是心室除极过程中全部瞬间向量的综合(平均QRS向量),借以说明心室在除极过程这一总时间内的平均电势方向和强度。它是空间性的,但心电图学中通常所指的是它投影在前额面上的心电轴,可用任何两个肢体导联的QRS波群的振幅或面积计算出心电轴。

正常心电轴的范围为-30°~+90°之间;

电轴位于-30°~-90°范围为心电轴左偏;

位于+90°~+范围为心电轴右偏;

位于-90°~-°范围,定义为“不确定电轴”。

除测定QRS波群电轴外,还可用同样方法测定P波和T波电轴。

测定方法临床上最常用、最简单的方法是目测Ⅰ和aVF导联QRS波群的主波方向,有时还需要结合II导联QRS波群的主波方向粗略估测心电轴是否发生偏移,具体方法如下。

精确的方法可采用分别测算Ⅰ导联和Ⅲ导联的QRS波群振幅的代数和,然后将这两个数值分别在Ⅰ导联和Ⅲ导联上画出垂直线,求得两垂直线的交叉点。电偶中心0点与该交叉点相连即为心电轴,该轴与Ⅰ导联正侧的夹角即为心电轴的角度。另外,也可将Ⅰ导联和Ⅲ导联QRS波群的振幅代数和值通过查表直接求得心电轴。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不同方法测定的心电轴值不完全相同。(1)心电轴不偏:主要有两种情况:

①Ⅰ导联的主波方向向上,aVF导联的主波方向也向上。Ⅰ导联主波方向向上,则电轴方向位于Ⅰ导联的正向,即第一和第四象限;aVF导联主波方向向上,则电轴方向位于aVF导联的正向,即第三和第四象限。两者相互重叠于第四象限(0°~+90°),电轴不偏。

②Ⅰ导联的主波方向向上,aVF导联的主波方向向下,但Ⅰ导联的主波方向向上。Ⅰ导联主波方向向上,则电轴方向位于Ⅰ导联的正向,即第一和第四象限;aVF导联主波方向向下,则电轴方向位于aVF导联的负向,即第一和第二象限。两者相互重叠于第一象限(0°~-90°),但因为Ⅰ导联的主波方向向上,电轴方向投射于0°~-30°范围,电轴不偏。(2)心电轴左偏:Ⅰ导联的主波方向向上,aVF导联的主波方向向下,但Ⅱ导联的主波方向向下。Ⅰ导联主波方向向上,则电轴方向位于Ⅰ导联的正向,即第一和第四象限;aVF导联主波方向向下,则电轴方向位于aVF导联的负向,即第一和第二象限。两者相互重叠于第一象限(0°~-90°),但因为Ⅱ导联的主波方向向下,电轴方向投射于-30°~-90°范围,电轴左偏。(3)心电轴右偏:Ⅰ导联的主波方向向下,aVF导联的主波方向向上。Ⅰ导联主波方向向下,则电轴方向位于Ⅰ导联的负向,即第二和第三象限;aVF导联主波方向向上,则电轴方向位于aVF导联的正向,即第三和第四象限。两者相互重叠于第三象限(+90°~+°),电轴右偏。(4)心电轴不确定:Ⅰ导联的主波方向向下,aVF导联的主波方向向下。Ⅰ导联主波方向向下,则电轴方向位于Ⅰ导联的负向,即第二和第三象限;aVF导联主波方向向下,则电轴方向位于aVF导联的负向,即第一和第二象限。两者相互重叠于第二象限(-90°~-°),电轴方向不确定。

临床意义:心电轴的偏移,一般受心脏在胸腔内的解剖位置、两侧心室的质量比例、心室内传导系统的功能、激动在室内传导状态以及年龄、体型等因素影响。

左心室肥厚、左前分支阻滞等可使心电轴左偏;

右心室肥厚、左后分支阻滞等可使心电轴右偏;

不确定电轴可以发生在正常人(正常变异),亦可见于某些病理情况,如肺心病、冠心病、高血压等。

心脏循长轴转位怎么定?

???

自心尖部朝心底部方向观察,设想心脏可循其本身长轴作顺钟向或逆钟向转位。正常时V3或V4导联R/S大致相等,为左、右心室过渡区波形。

顺钟向转位(clockwiserotation)时,正常在V3或V4导联出现的波形转向左心室方向,即出现在V5、V6导联上。

顺钟向转位可见于右心室肥厚。

逆钟向转位(counterclockwiserotation)时,正常V3或V4导联出现的波形转向右心室方向,即出现在V1、V2导联上。

逆钟向转位可见于左心室肥厚。

但需要指出,心电图上的这种转位图形在正常人亦常可见到,提示这种图形改变有时为心电位的变化,并非都是心脏在解剖上转位的结果。

免责声明:本


转载请注明:http://www.zxrj-lukasu.com/hbyx/1395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