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性逸搏连续出现三次或三次以上,称为房性心律。
房性心律的P波形态与窦性P波不同(图,图)。
1、右房上部心律P波形态与窦性P波大同小异。
I、Il、aVL,aVF、V3-V6导联P波直立。aVR导联P波倒置。起源于右上肺静脉,V1导联P波直立。
2、右房下部心律
I、aVL、V1-V6导联P波直立,II、IIl、aVF导联P波倒置。
3、左房上部心律
I、aVL、V4-V6导联P波倒置,II、IIl、aVF导联P波直立。
4、左房下部心律
I、aVL、V4-V6、II、IIl、aVF导联P波倒置。
5、房间隔心律P波比窦性P波窄。
房性PR间期均=ms。合并预激综合征者,PR间期ms。
(一)与窦性心律竞争者
房性频率50~60bpm。在窦性心率减慢低于60bpm时出现,又于窦性心率高于60bpm时消失。部分患者立位或活动后立即记录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律,卧位时又转为房性心律
(二)不伴有窦性竞争者
房性频率50~60bpm。如站立等变换体位或运动也不能诱发出窦性心律,多次复查心电图以及动态心电图监测始终显示单一的房性心律。在不同时间内记录到的心房率可有变化,或由房性心律转为加速的房性心律,房性心律的P-R间期-ms。
房性心律伴一度房室传导阻滞,PR间期延长大于ms。合并二度1型房室传导阻滞时,表现为PR间期固定加心室漏搏。合并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半数以上P波因阻滞未能下传心室。合并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P与QRS波群无关系。
1、房性逸搏连续3次或3次以上,房性P波与窦性P波不同。
2、心房率50~60bpm。
3、PR间期ms。
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或窦房传导阻滞时,房性起搏点被动性地发放一系列激动,形成房性心律,也可在房性早搏、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或心房颤动等终止以后发生。
房性起搏点周围无传入阻滞,窦性或交界性起搏点发放的频率超过60bpm时,房性心律起搏点暂时受到抑制,房性心律可表现为短暂性或持续性两种类型。
发生于夜间睡眠或午休时房性心律,多无临床意义,发生于窦性停搏基础上的房性心律,见于器质性心脏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