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律失常病例精解试题63

题63

32岁女性,既往先天性心脏病病史。此次因进行性乏力、虚弱就诊。心电图见图63-1。

该患者最可能的先天性心脏病是:

A.室间隔缺损B.房间隔缺损C.左室发育不良D.先天性矫正型大动脉转位E.Ebstein畸形

D

解析:先天性矫正型大动脉转位时,存在心房-心室和心室-大动脉两个连接关系的不一致:右房一左室一肺动脉一左房一右室一主动脉。由于房室连接不一致,传导束多纤细、纡曲,且随时间延长呈进行性纤维化,可引起严重心律失常,如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另外,与正常人比,由于其左右束支位置互换,使间隔除极由正常时的左向右变为右向左,心电图上表现为下壁Ⅱ和Ⅲ导联出现Q波,而V5及V6导联无Q波出现。

房间隔缺损最常见的为继发孔型,典型心电图表现为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电轴右偏,右胸导联出现rsr、rSR型QRS波群,少数患者出现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原发孔房间隔缺损的解剖部位涉及房室交界区,易合并传导紊乱。典型心电图表现为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和电轴左偏,左前分支阻滞。右室扩大的患者通常合并右束支传导阻滞。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和心房颤动常见于老年患者。

中重度左向右分流的室间隔缺损先出现左室肥厚的心电图改变,随着病程进展,可出现右室肥厚、双室肥厚的心电图改变,一般不会出现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室间隔缺损最常见的类型是膜部室间隔缺损。由于室间隔膜部正好是希氏束穿行处,当应用Amplatzer伞等进行介入封堵时,可能会压迫房室结、希氏束、束支,产生传导阻滞。但绝大多数传导阻滞是一过性的,无须植入永久性起搏器。

Ebstein畸形的患者心电图多表现为右房增大,完全性或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在所有患者中,约有42%合并一度房室传导阻滞,部分源于右房扩大,部分由于房室结畸形,或畸形的中心纤维体压迫房室结。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罕见。

左心发育不良患者,心电图主要表现右心肥大,如P波高尖,电轴右偏和右室肥厚等。

“心动中国?稳心杯”项目主要包含“心动中国?稳心杯”心电知识培训和“心动中国?稳心杯”心电大赛两部分内容。由国家著名心电专家郭继鸿和严干新牵头,全国各个省市的心电学术带头人共同参与。活动旨在通过培训及比赛提高临床医生对心电图知识的掌握、疾病的诊断以及临床治疗的能力;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培养基层卫生人才水平;打造医生领域的大型公益项目;为广大医生提供心电领域学术交流平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zxrj-lukasu.com/ystl/1208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