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聪明看病复杂严重冠心病的诊疗,抓住

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仔细的体格检查,分析基本的临床资料,得出诊断和治疗的思路与方案,是经典的临床诊疗模式。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辅助检查方法快速发展,依靠这些方法可以快速获得患者健康与疾病的信息。但是,如果因为这些新技术、新方法的出现,而忽略了基本临床资料的分析,患者的诊断与治疗不一定能达到最佳的效果。

年2月2日,余振球教授到贵阳医院红岩分院心血管内科、心脏康复单元指导临床实践,查看了一位正在进行康复训练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患者,依靠已有的常规辅助检查资料,分析患者“看似简单”的诊断与治疗。

一、诊治冠心病

患者女性,71岁,因“间断胸闷、心悸2+年”于年1月5日行冠状动脉造影,示:冠状动脉供血呈左优势型;右冠状动脉管壁不光滑,近中段可见80%-85%狭窄,前向血流TIMI3级;左主干未见明显狭窄,前降支近段狭窄50%-60%,前向血流TIMI3级,回旋支未见明显狭窄,前向血流TIMI3级。同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于右冠状动脉近中段置入支架2枚(2.5mm*38mm、2.75mm*33mm)。

年3月患者复查冠状动脉造影,示:冠状动脉呈左优势型;右冠状动脉近中段支架内未见明显增生,前向血流TIMI3级;左主干未见明显狭窄,前降支可见少量斑块,中段最狭窄处约40%,前向血流TIMI3级,回旋支内膜不光滑,前向血流TIMI3级。

目前患者坚持服用铝镁匹林81mg每日一次,培哚普利4mg每日一次,阿托伐他汀20mg每晚一次,呋塞米20mg每日一次,安体舒通20mg每日一次。在贵阳医院红岩分院行运动康复治疗。心内科许滔主任提到患者目前康复运动耐量可。

患者规律服药治疗,坚持康复运动,1年前复查冠状动脉造影未见冠状动脉病变明显进展,看起来病情控制的是不错的。但是,仔细查看患者检查资料发现患者的病情并不是这么乐观。

图1

图2

患者年1月25日-26日行动态心电图检查,部分结果如图1和图2,提示窦性心律,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对比图1,图2可以发现,患者心率增快时,Ⅱ、Ⅲ、AVF、V5、V6导联ST段压低明显,V1-V3导联ST段抬高明显。提示可能对应冠状动脉缺血,心率增快时心脏耗氧增加,心电图出现改变。

图3

患者年7月13日心电图结果如图3,也是提示窦性心律,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

我们知道,左束支传导阻滞的固有心电图表现是:V5、V6导联R波宽大,顶部有切迹或粗钝,其前方无q波,后方无s波。V1、V2导联成宽阔的QS波或rS波形。V5-V6导联T波与QRS主波方向相反。QRS时限≥0.12秒为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QRS时限<0.12秒则为不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

从图1可以发现,患者心电图V5、V6导联QRS前出现了不该出现的q波,倒置的T波变浅。有人看到倒置的T波变浅甚至直立,便高兴地认为患者病情好转。其实不然,当患者心电图表现偏离了其该有的固有表现,ST-T改变趋向正常,应警惕心脏缺血加重甚至梗死。

在治疗上,患者未因行康复治疗而忽视了药物治疗,是值得肯定的。目前已行PCI术2+年,使用单抗血小板聚集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治疗。冠心病患者还强调β受体阻滞剂的应用,长期应用可显著降低心血管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等主要终点事件的风险,并且强调联合用药和剂量要足。

对于患者现未使用β受体阻滞剂的原因,主管过该患者的医生解释到,患者因室性心动过速,予以琥珀酸美托洛尔11.mg口服,心率最慢降至12次/分,遂予停用了。该患者对β受体阻滞剂超敏感,不适宜使用。

患者现服用培哚普利4mg每天一次,测量血压右上肢/72mmHg,左上肢/76mmHg。培哚普利可增加至6mg每天一次,加强对心血管的保护作用。继续使用阿托伐他汀、呋塞米、安体舒通是合适的,注意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否达到目标范围内。

二、保护心功能

因患者正在行康复运动,便没有再继续查看。在查看了其他几位患者后,这位患者也运动结束休息了,便继续查看该患者。

余教授首先让患者完善心电图。患者在完善心电图的过程中,出现心率增快。给患者做心电图的护士非常聪明,给患者做了2份心电图。如图4,图5。

图4

图5

这位患者1年前出现晕厥,发现室性心动过速,行心脏再同步化除颤器(CRT-D)植入治疗。可以看到,患者这2份心电图均提示房室顺序起搏心律,却在不到1分钟的时间里心率从52次/分上升到83次/分。众人疑惑不解。

余教授解释到:平躺后,血液重新分配,回心血量增加,心脏负荷增加,耗氧量增加,心率增快。这提示CRT-D感知功能灵敏,能及时感知到患者心搏需求的变化并及时更换起搏频率,同时也提示患者心功能不全。如扶患者坐起后再做一份心电图心率减慢,则可进一步证实。

患者年3月6日心脏超声示:(左房前后径39mm,左室舒张末径59mm,右室前后径19mm,室间隔8mm,左室后壁8mm,EF50%)左心增大,二尖瓣中量反流,三尖瓣少量反流,主动脉瓣少量反流。心脏明显增大,也验证了患者心功能受损。

许滔主任补充到,患者平时活动也明显气短,特别是反复“感冒”,每次感冒会发生心力衰竭表现。但经治疗后活动耐量可迅速恢复。许滔主任向余教授请教这是什么原因。

余教授解释到,这种情况需要考虑以下3种可能:(1)患者心功能得到改善。患者行冠脉支架植入术后并坚持口服药物,心功能可能得到改善。对比患者不同时期左室舒张末内径数值或胸片心影大小,可予证实。(2)右冠状动脉血液供应左室下壁、后间隔、右心室,神经末梢分布较少,患者症状常表现不明显。(3)患者慢性心力衰竭已耐受。

三、预防猝死

我国心脏性猝死的发生率为41.84/10万,减少心脏性猝死对降低心血管病死亡率有重要意义。

西方国家心脏性猝死中约80%由冠心病及其并发症引起,这些冠心病患者中约75%有心肌梗死病史。心脏骤停常是心脏性猝死的直接原因,其病理生理机制最常见为室性心律失常(室颤和室速)。

该患者冠心病诊断明确,心功能下降,合并室性心动过速,是发生心脏性猝死的高危人群。

β受体阻滞剂能减少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患者心脏性猝死的发生,但由于患者对β受体阻滞剂超敏感,不适宜使用。ACEI类药物对减少心力衰竭患者猝死的发生也可能有用。患者1年前CRT-D植入治疗是改善心功能、防治心脏性猝死的有效方法。

年1月25日-26日动态心电图截取部分结果如图6,提示有室性心动过速发生。

图6

询问患者当时症状CRT-D未放电工作。CRT-D会设立固定频率,只有当室性心动过速超过该频率才会触发除颤器工作。

心脏性猝死的预防,关键是识别出高危人群。该患者能及时发现这个风险并采取措施是值得庆幸的,存在高风险却没有被及时发现才是真正令人害怕的。

贵州省高血压诊疗中心

医院高血压科

缪思斯

高血压诊疗活用临床思维

缪思斯

赞赏

长按







































白癜风能治好不
白癜风吃什么药



转载请注明:http://www.zxrj-lukasu.com/yfzl/926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