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来源:
第十章 心电图读片分析(一)
第一节心电图图片一(缓慢性心律失常)
例1患者男性,68岁,临床诊断:冠心病?
MV5
图10-1-1窦性心律不齐、窦性停搏
例患者男性,36岁,临床诊断: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性心肌炎?
MV5
图10-1-不典型的窦房文氏现象,呈4∶3传导
例3患者男性,7岁,临床诊断:冠心病。
MV5(AA-VV)
图10-1-3二度Ⅱ型窦房传导阻滞、ST段呈缺血型改变
例4患者女性,63岁,临床诊断:晕厥原因待查。MV1导联连续记录。
图10-1-4二度Ⅱ型~几乎完全性窦房传导阻滞、偶伴心室内差异性传导、短暂性全心停搏、符合双结病
例5患者女性,80岁,临床诊断:晕厥原因待查。MV1、MV5导联同步记录。
MV1MV5
图10-1-5阵发性不纯性心房扑动终止后出现短暂性全心停搏、过缓的房室交接性逸搏
例6患者男性,53岁,临床诊断:病窦综合征。
II
图10-1-6窦性心动过缓、房性逸搏心律(P3~P6)
例7患者男性,37岁,临床诊断:病毒性心肌炎。
II
图10-1-7加速的房性逸搏心律(起源于心房下部,频率9次/min)
例8患者女性,66岁,临床诊断:病窦综合征。
MV1
图10-1-8显著的窦性心动过缓、过缓的房室交接性逸搏心律、完全性干扰性房室分离
例9患者女性,34岁,临床诊断:低钾血症(血钾3.1mol/L)。
MV5
图10-1-9加速的房室交接性逸搏心律(69次/min)
例10患者男性,70岁,临床诊断:冠心病。
V1
图10-1-10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多源性加速的室性逸搏及心律、室性融合波(R4)
例11患者女性,9岁,临床诊断:风心病、心房颤动。长期服用洋地黄。
V1
图10-1-11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加速的室性逸搏心律(频率49次/min)或房室交接性逸搏心律伴完全性右束支阻滞、洋地黄中毒
例1患者男性,75岁,临床诊断:冠心病。
II
图10-1-1间歇性左、右心房内传导阻滞
例13患者男性,49岁,临床诊断:冠心病。
MV5(AA-VV)
图10-1-∶3房室文氏现象
例14患者女性,1岁,临床诊断:病毒性心肌炎?
II
图10-1-14不典型房室文氏现象、房室呈∶1~5∶4传导、QRS波群电阶梯现象(S波由浅到深)
例15患者女性,36岁,临床诊断:病毒性心肌炎?
MV5
图10-1-15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
例16患者男性,71岁,临床诊断:冠心病。
MV1
图10-1-16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室性逸搏心律
例17患者男性,63岁,临床诊断:晕厥原因待查。
MV1
图10-1-17MV1导联连续记录,显示阻滞型房性早搏诱发阵发性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及心室停搏、室性逸搏引发房室交接区韦金斯基现象
例18患者男性,69岁,临床诊断:冠心病。
1导联横排列
图10-1-18完全性左束支阻滞、一度右束支阻滞(P-R间期0.4s,提示发生在右束支内)
例19患者男性,65岁,临床诊断:高血压病。
1导联横排列
图10-1-19左心室高电压、左前分支阻滞引起前间壁异常Q波
例0患者女性,41岁,临床诊断:心肌炎后遗症。
1导联横排列
图10-1-0右束支阻滞合并左前分支阻滞
例1患者男性,73岁,临床诊断:冠心病。
1导联纵排列
图10-1-1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合并左后分支阻滞
例患者男性,40岁,临床诊断:心肌炎后遗症。
1导联纵排列
图10-1-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左前分支阻滞合并左后分支一度阻滞(P-R间期0.46s)
浙江省心电图学岗位培训中心简介年初,医院和杭州中华心电图专修学校(校长赵昜教授)共同向浙江省卫生厅医学继续教育委员会申请成立浙江省心电图培训中心。年5月13日,浙江省卫生厅下发浙卫发〔〕号文件“关于成立浙江省心电图学等岗位培训中心和B超专业岗位培训中心更名的通知”,该文件述及“经研究决定,成立浙江省心电图学岗位培训中心(挂靠浙江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后经医院与杭州中华心电图专修学校签订协议书,由杭州中华心电图专修学校陈端教授担任该培训中心主任,浙江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王建安教授担任该培训中心副主任。并经商议后由赵昜教授担任该培训中心顾问兼教学部主任,主持和组织日常培训工作。
年3月31日,浙江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下发浙委发〔〕号文件“关于聘任麻醉等9个专业岗位培训中心主任、副主任的通知”。该文件述及“浙江省心电图学专业岗位培训中心主任鲁端”。
01年,浙江省心电图学岗位培训中心主任由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主任傅国胜担任。
图注:
前 排:培训中心顾问兼教学部主任 赵昜 教授后排中:曾任培训中心主任 陈端 教授 后排右:曾任培训中心副主任 王建安 教授 后排左:曾任培训中心主任 鲁端 教授
本中心自成立后,一直在浙江省继续教育委员会和浙江省卫生厅领导下开展心电图学岗位培训等工作。曾选用赵昜教授主编的《简明心电图学》作为教材。于年编写和印刷了《心电图学专业岗位培训教材》第一版,于年编写和印刷了《心电图学专业岗位培训教材》第二版。于年编写和印刷了《心电图学岗位培训教材》第三版。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何方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