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悸”一词最早见于仲景之书,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心慌,是一种自觉心脏跳动的不适感或心慌感。心悸时,心跳可能过快、过慢、不规则,或是以正常速度跳动。几乎每个人都有过可清楚感觉到心脏跳动的经验,如果心悸只是偶然发生一两次,则问题不大,但当心悸频繁发生时,就应引起警惕,立即就医,了解原因,及时治疗。另外一类亚健康状态下的心悸多与心理问题有关。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承受着越来越多的工作、生活压力,心理、社会应激因素与个体的易患素质相互作用,常累及受自主神经支配的心脏系统,而诱发心悸,有心悸表现的人因怀疑自己患有某种疾病而精神更加紧张,心理负担加重,以至影响正常的生活与工作。因此,亚健康状态的心悸也应引起重视。
心悸病因
心悸的病因多种多样,有的是心脏器质性病变,有的是由于功能性的因素所致,就医时医生常要进行多项检查以查明病因,从而进行不同的诊治。常见的引起心悸的病因有以下几种:生理性
见于健康人在剧烈运动或精神过度紧张时;饮酒、喝浓茶或咖啡后;应用某些药物如肾上腺素、麻黄碱、咖啡因、阿托品、甲状腺片等。心血管疾病
常见于各种类型的心脏病,如心肌炎、心肌病、心包炎、心律失常及高血压病等。非心血管疾病
常见于贫血、低血糖、大量失血、高热、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疾病以及胸腔积液、气胸、肺炎、肺不张、腹水、肠梗阻、肠胀气等。神经因素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最为常见,另外,还有神经衰弱、更年期综合征、惊恐或过度兴奋、剧烈运动后均可出现心悸。心脏神经官能症
心脏神经官能症是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所引起,是全身神经官能症的一种,心脏本身并没有病变。多见于青年女性,由焦虑、精神紧张、劳累、情绪激动、工作压力太大、生活烦心事太多等因素引起。其表现多种多样,最常见的自觉症状是心悸、胸闷、心前区疼痛和全身乏力等,还有容易激动、失眠、多汗、眩晕、多梦等表现。心脏神经官能症不会危及生命,但病情时好时坏,久治不愈,严重者甚至不能正常生活和工作,使患者痛苦不堪。容易被误诊为病毒性心肌炎或冠心病等,患者医院,更加加重了患者的心理负担,自觉症状更重。心悸需要及时就诊吗?如果是烟、酒、茶的刺激或是运动后出现心悸可以暂时不就医,但是如有伴随症状,往往是存在心脏病或是全身性疾病,就应该引起重视,及时就医。这些严重的伴随症状包括胸痛,可能是心绞痛、心肌梗死的前兆,患者常面色发白、出冷汗,甚至有濒死感;伴有发热,多见于心肌炎、感染性心内膜炎等,发病前常有感冒的症状;伴有晕厥或抽搐,多见严重的心律失常,包括高度房室传导阻滞、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等,常突然起病,反复发作,有时可自行缓解,但这些病人存在猝死的风险,不能因为症状暂时缓解而延误诊治;伴有呼吸困难,常见于急性心包炎、心力衰竭、重症贫血等,需要系列的辅助检查尚能明确病因。心悸需要做哪些检查?若怀疑患有甲状腺功能亢进、低血糖或嗜铬细胞瘤等疾病时可进行相关的实验室检查,怀疑贫血时可查血常规,必要时可进行骨髓穿刺检查骨髓涂片,以进一步明确病因。最重要的是心电图检查,不仅可以发现有无心律失常,还可以发现心律失常的性质。若静息时心电图未发现异常,可嘱患者适当运动,或进行24h动态心电图监测、食道调搏诱发刺激等检查。对于怀疑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为进一步明确病因,还可进行心脏多普勒超声检查,冠脉CTA或造影检查等,必要时还需做心脏电生理检查。心悸发作自己需要做些什么?
平时生活作息要有规律,忌烟酒、咖啡、浓茶、剧烈运动。注意自己起病的诱发因素、心悸的持续时间、发作的频率。家里最好有电子血压计或家用心电图机,方便发作时监测血压和及时记录心悸发作时的心电图改变。如果出现上述明显的伴随症状,切记保持情绪稳定、安静休息,拨打“”急救。心悸的治疗
对于所有有心悸症状的患者,都需保持精神乐观,情绪稳定,坚持治疗,坚定信心。应避免惊恐刺激及忧思恼怒等。生活作息要有规律。饮食有节,宜进食营养丰富而易消化吸收的食物,宜低脂、低盐饮食,忌烟酒、浓茶、咖啡。轻症可从事适当体力活动,以不觉劳累、不加重症状为度。合并有器质性心脏病的心悸患者,需要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生活、工作。亦可进行简单的经络通路手疗操锻炼屈伸十指:十指伸直,两掌心相对,从大拇指开始,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依次向内弯曲,直至小指弯曲结束为1次,后十指再次伸直,可重复做多次;
叩击两手腕:两手腕相对,稍用力相互叩击,使位于该部的大陵、内关穴都得到良性刺激,每次叩击60-次。
在符合养生原则的前提下,适度地进行有利于舒展筋骨、经络顺通的运动,如太极拳、八段锦、伸筋运动、瑜伽等;避免过于剧烈的运动及夜间或餐后运动等。欢迎转发让更多的人了解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