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心血管病的发生率一直居高不下,急性心梗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疾病,患者大多具有明显而典型的症状,如胸闷,心前区和胸骨后疼痛等。而明显的症状,表现为心前区、胸骨后疼痛同时伴有胸闷等。
但有的人发生心肌梗死,却不痛不闷,这是为什么?
1心脏病变位置不同,对疼痛的敏感度不同
比如假如病变在右冠状动脉,则对疼痛不太敏感;有些后壁心肌梗死也可能会出现不疼痛的情况;有的出现心内膜下心肌损害,也经常没有疼痛感。
2个体差异对疼痛敏感不一样
比如老年人,因为全身各组织器官和系统逐渐退化,感觉较为迟钝,对疼痛的敏感度也下降了,从而未能及时发现病情。
3无痛心梗常见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老年患者
糖尿病患者常常伴随周围神经病变,导致植物神经功能受损,感觉神经受牵连,这样会导致痛觉迟钝,甚至失去痛觉。
4与情绪改变有关
比如紧张过度、疲劳等,都会让患者降低对疼痛的敏感性,变得迟钝。
值值得注意的是,无痛心梗比一般的心梗更严重,有的开始发病就会发生休克、急性心衰,甚至猝死。因此,对无痛性心梗不能掉以轻心。
心肌梗死:不可错过的五种心电图线索,的确有用!
心电图是从体表记录的心脏电位随时间而变化的曲线。它可以反映出心脏兴奋的产生、传导和恢复过程中的生物电位变化。心脏类疾病的检查都离不开心电图,可以说心电图是必不可缺的。但是心电图这么重要,我们对它又了解多少呢?
大部分医生都非常熟悉心肌梗死或缺血的经典心电图表现:ST段改变、T波倒置和病理性Q波。但是有些细微的心电图表现可以提示心肌梗死。例如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提示心肌缺血,但通常不包括在心梗的诊断标准中。
一、下面哪种心电图可见异常?
电图示LBBB合并心肌梗死。LBBB使胸导联抬高或压低变得不可靠,通常会掩盖心梗。LBBB可以通过宽QRS波群、V6导联锯齿状R波和V1导联rS波识别。此外,T波应与QRS波群主波方向相反。心电图还显示III、aVF导联T波双向和倒置(箭头),与QRS主波方向相反,提示缺血。这些表现是特异性的,但对缺血或梗死的敏感性不是特别高。
下图是另一个LBBB合并心肌梗死(正在发生)的例子。I、V6导联可见Q波(黑色箭头),V2、V3导联出现锯齿状S波(红色箭头)提示既往心梗。V3、V4导联S波上升支前0.04秒的切迹是LBBB的迹象,提示既往心梗,称为Cabrera征。V2-4导联双向T波,主要方向与QRS主波方向相反提示缺血(蓝色箭头)。
二、下面心电图哪种可见异常?
心电图提示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合并心梗。与LBBB相似,RBBB的T波也与QRS主波方向相反。RBBB可以通过宽QRS波群、V1导联rSR型和I、V6导联qRs型识别。上图示V1-3导联呈qR型(黑色箭头),如果看一下过去的V2导联图形会发现这是病态的。V2-4导联T波直立与QRS波群主波方向相同(蓝色箭头)。V2-4导联ST段抬高(红色箭头)。上述心电图表现提示缺血或梗死。
三、下面心电图哪种可见异常?
室性心律,与束支阻滞相似,通常不能由心肌缺血解释。这种心电图是完全性心脏阻滞合并室性心律。下壁和侧壁导联ST段抬高(黑色箭头),前壁导联ST段压低(蓝色箭头),提示心肌缺血。下壁、右胸导联ST段抬高,QS或rS波型的导联ST段压低、T波倒置,提示缺血。
下图是另外一例心律失常提示心梗的心电图,可见房室连续起搏和心房感知心室起搏;下壁导联ST段明显抬高(黑色箭头),aVL导联ST段压低(蓝色箭头),提示下壁心肌梗死。
四、下面心电图哪种可见异常?
心电图示成对出现的室早,提示缺血。I、aVL导联ST段抬高(黑色箭头),III、aVF导联ST段压低(蓝色箭头),符合前侧壁心梗。成对室早的出现使ST段的异常非常容易被忽视。
下图是另一例成对室早提示缺血的心电图。下壁导联ST段抬高(黑色箭头),前侧壁导联ST段压低(蓝色箭头),符合缺血改变。
五、下面心电图哪种可见异常?
心电图示正在发生或新近发生的前壁心肌缺血,患者2天前出现胸痛,心肌标志物轻度升高。心前区导联ST段明显倒置(黑色箭头),无病理性Q波和ST段抬高/压低。明显的ST段倒置也可以由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应激性心肌病、间歇性右心室起搏或间歇性LBBB引起。心电图的其他表现:轻度PR和QT间期延长,左心室肥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