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生儿完全性肺静脉异位连接的心肺转流管理

山东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yc/190326/6997150.html

本文刊于:中国体外循环杂志,,17(6):-

作者:姚仕文,李帅,孙善权,许伟滨

摘要

目的总结新生儿完全性肺静脉异位连接(TAPVC)心肺转流(CPB)的特点及管理。方法 选取年1月至年8月在全麻CPB下行TAPVC矫治的新生儿共61例,其中心上型31例,心下型13例,心内型15例,混合型2例。中位年龄12.4(4.25,17.0)d,平均体重(3.2±0.59)kg,其中体重小于3kg的有21例。53例存在不同水平的肺静脉回流受限。结果 CPB时间44~min,升主动脉阻断时间为20~93min;术后44例留置起搏电极,7例延迟关胸,9例行一氧化氮治疗,15例留置腹膜透析管。术后早期1例因低心排血量综合征死亡。结论 新生儿TAPVC的CPB管理,特别是左心室小的新生儿管理,维持容量平衡、维持转流中胶体渗透压稳定,延长开放后辅助时间及梯度减低流量,对手术的结局和病患的安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完全性肺静脉异位连接(totalanomalouspulmonaryvenousconnection,TAPVC)是一种较少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占全部先天性心脏病畸形的1.5%~3%[2],如不手术干预,75%~80%的患儿在1岁以内死亡。此病宜早期手术矫治,晚期患者易出现肺血管阻力升高,紫绀加重,最终发展为艾森门格(Eisenmenger)综合征[1]。新生儿时期的TAPVC的患儿手术难度大、病死率高,心肺转流(cardiopulmonarybypass,CPB)中既要配合手术,又要防止肺淤血和患儿水肿。特别是左心室小的患儿对CPB的要求更高[9],CPB中的精细化管理是手术成功的第一步。现总结本中心新生儿TAPVC的CPB管理方法。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自年1月至年8月,共对61例行TAPVC矫治手术,其中男48例,女13例,中位年龄12.4(4.25,17.0)d,平均体重(3.2±0.59)kg。本组37例术前因心功能和肺功能衰竭、代谢性酸中毒行呼吸机辅助通气。术前常规心脏超声和CT检查以评估左心室发育及肺静脉发育情况,测量左心室舒张末直径7.4~18.4mm,Z值:-8.6~-0.17。其中Z值<-3的有38例。

1.2 CPB方法 采用stockertS5型人工心肺机,MAQUERTVKMO或泰尔茂FX05膜式氧合器;改良管道动脉管径3/16英寸,静脉管径1/4英寸;血液浓缩器MQAQUERTPlusBC20或HPHjunior;采用自体-型国产京精血液回收机,库血经血液回收机清洗,选择ml的离心杯,离心泵转速为r/min,每ml库血用0.9%生理盐水以ml/min速度清洗,清洗量~ml,选取20例库血清洗前后血气进行分析,库血血气结果见表1。根据患者术前检验报告计算预充液成分,预充液成分包括复方电解质、20%人血白蛋白、库血、血浆;对预充液进行超滤优化,常规加入甲泼尼龙20mg/kg,25%硫酸镁1ml,碳酸氢钠,抗生素混匀,预充液行35℃保温。

表1 库血洗涤前后血气对比(n=20)

注:Glu:葡萄糖;Lac:乳酸;Hb:血红蛋白。

1.3 术中管理 手术均采用正中开胸,全麻,浅、中低温CPB。前并行鼻咽温降至28~34℃,阻断升主动脉,主动脉根部灌注HTK液50~60ml/kg5~7min。转中红细胞比容(hematocrit,HCT)维持在0.28~0.32,根据血气积极纠正酸中毒和调整流量。畸形矫治完成后,复温,排气,开放升主动脉。后并行期间如心率低于~次/min安置临时起搏器,心脏给血后血压稳定、心律正常、尿量满意[≥3ml/(kg·H),本组患儿均采用观察尿的滴速以估算尿量(15滴≈1ml)]、静脉氧饱和度(SvO2)65%~75%考虑递减流量。减流量期间如尿量减少,血压不稳定,SvO2下降则适当延长辅助时间,按10%~20%的梯度、间隔10~20min减流量,同时与麻醉医生商量调整血管活性药物以达到最佳状态。转流超过min追加白蛋白15~20ml,转流超过min复查肝功能以了解白蛋白和总蛋白水平,较高的蛋白水平有利于维持较高的胶体渗透压[10-11]。后并行期间使用超滤,停机时HCT达到0.35或以上。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统计采用SPSS20,数据描述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非正态分布资料则采用中位数(四分位间距),P<0.05有统计学差异。

2结 果

全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且顺利脱离CPB,其中61例患儿采用常规超滤;7例患儿在转流期间乳酸>5mmol/L,CPB复温过程中采用零平衡超滤。全组患儿转中尿量均满意10~ml,转流时间44~min,阻断时间20~93min,辅助时间17~min,其中7例延迟关胸,44例安置临时起搏器电极,15例行腹膜透析治疗,9例行一氧化氮治疗。1例术后持续酸中毒低心排血量综合征死亡。平均呼吸机时间(6.92±0.68)d,住院时间(18.55±1.34)d。

3讨论

TAPVC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心脏畸形,占全部先天性心脏病畸形的1.5%~3%,如未及时治疗,大部分在3个月内死亡,如伴有严重的肺静脉回流梗阻,多于出生后数日内死亡。其特征是所有肺静脉均不与左心房相连接,而是直接或间接通过异常血管回路异位连接于右心房,导致右心负荷过重,同时必须合并有持续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分流以维持存活[1-2]。

3.1 预充液的管理[3] 尽可能减少预充量,本科采用改良后的管道,预充量在~ml(包含超滤器及管道),根据患儿术前的检验结果计算加入红细胞、白蛋白及血浆的量,保证转流开始患儿的HCT在0.30左右的水平,胶体渗透压在正常或偏高的水平范围,由于本科无胶体渗透压仪器,转中晶胶比维持在1:3~1:4之间以估测胶体渗透压,较高的蛋白水平有利预防患儿术后水肿及肺损伤[5]。库血常规经血液回收机清洗,以去除破碎的红细胞、高钾、高糖、高乳酸和库血保存液[4],超滤均压入泵控制流量,转流前即对预充液进行超滤优化,控制预充量维持在~ml。

3.2 前并行的管理 前并行循环期间根据血气分析调整流量及气流量,使SvO2维持在65%~75%,PaO2维持在~mmHg,追加碳酸氢钠控制BE在+3~-3之间,前并行循环期间K+和Ca2+偏低不予处理。阻断升主动脉前行常规超滤,使HCT维持在0.32~0.34。

3.3 心肌保护 待降温至34℃或以下,阻断升主动脉,灌注HTK液,有研究表明HTK液对婴幼儿未成熟心肌的保护效果更加理想[6],因HTK液的灌注量大,易引起低钠高钾,在灌注过程中尽量用外吸吸引,将含血较少的HTK液予以丢弃,其中20例HTK液含血量较多,使用改良管道将灌注后的HTK液和血液混合液收集至其他容器,以避免过多进入储血罐稀释血液,待HTK液灌注完毕后再滴回储血罐,同时采用常规超滤,以维持液面平衡,去除过多的水分,避免液面波动过大。因HTK液内不含Na+,pH≤6.8,灌注HTK液期间BE<-3,需加入碳酸氢钠,血气分析提示轻度低钠血症(~mmol/L)或正常水平,无需特殊处理,开放升主动脉后血气分析血钠均在正常水平。因患儿体重小,常规超滤压泵,保证主泵流量的精确性。

3.4 后并行循环 待手术矫治结束复温至29~30℃时开放升主动脉,复温期间加入甲泼尼龙10mg/kg和25%硫酸镁1ml,同时开启常规超滤和/或加入库血以提高HCT,根据血气分析调整流量和气流量,待开放升主动脉心脏复苏满意后纠正离子水平。其中44例辅助期间留置临时起搏器电极,由于此组患儿左心室小,每搏输出量少,术后常出现低心排出量综合征,安装临时起搏器提高心率可增加心输出量,缓解心衰症状,提高心率后左室舒张时间缩短,左心容量负荷减轻,可有效减少肺出血。21例常规减流量停机。40例患儿由于左心室较小,血压不易维持,采用延长辅助时间方法。

4结 论

新生儿CPB预充量要小,维持容量平衡;TAPVC患儿多伴有不同程度的左心室发育不良,每搏输出量均低于正常,减流量需缓慢;维持较高且稳定的蛋白水平;精细化管理,与外科医生和麻醉医生的三方配合尽量缩短手术时间,对手术的结局都起到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zxrj-lukasu.com/hbyx/1009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