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最新的肾脏纤维化病理分期,肾功能不全代偿期处于炎症反应期,肾脏损伤较轻,仅有轻度蛋白尿、血尿及浮肿症状,此期专家通过多年临床实践观察,通过规范治疗可以得到症状上的完全消除。肾脏解剖图肾功能不全失代
偿期、肾功能不全衰竭期,处于肾脏纤维化形成期。此期病理损伤较前期要重,并发症开始出现,如血压升高、贫血、头晕头痛、乏力、食欲下降,血肌酐、血尿素氮开始上升。此期在修复肾脏受损组织,恢复肾脏功能后,症状会消除,血肌酐、尿素氮会恢复正常,阻止了病情发展到尿毒症,避免了透析与肾移植。但如果此期得不到重视与治疗病情将持续加重,将会发展到终末期肾病。而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肾脏几乎形成瘢痕,90%以上肾单位功能丧失,此期只能通过治疗缓解并发症,最大程度延长透析间隔时间,或摆脱透析。
一般来说是肾脏纤维化的临床可逆期,只要阻止肾脏功能继续恶化,及时修复肾脏功能,临床治愈并让患者实现良性带病生存是完全可以的。此时对于肾功能不全来说治疗的重点是从源头上进行阻断,纠正血管痉挛,保证血液循环的通畅;此外对各种致病的炎性介质、致肾毒性因子进行灭活,促进固有细胞在表型转化后向健康组织逆转。
1临床五大表现在肾功能不全的早期,临床上仅有原发疾病的症状,可累及全身各个脏器和组织,并出现相应症状:
一、胃肠道表现是尿毒症中最早和最常出现的症状。初期以厌食、腹部不适为主诉,以后出现恶心、呕吐、腹泻、舌炎、口有尿臭味和口腔粘膜溃烂,甚至有消化道大出血等。
二、精神、神经系统表现精神萎靡、疲乏、头晕、头痛、记忆力减退、失眠,可有四肢发麻、手足灼痛和皮肤痒感,甚至下肢痒痛难忍,须经常移动、不能休止等,晚期可出现嗜睡、烦躁、谵语、肌肉颤动甚至抽搐、惊厥、昏迷。
三、心血管系统表现常有血压升高,长期的高血压会使左心室肥厚扩大、心肌损害、心力衰竭,潴留的毒性物质会引起心肌损害,发生尿毒症性心包炎。
四、造血系统表现贫血是尿毒症病人必有的症状。除贫血外尚有容易出血,如皮下瘀斑、鼻衄、牙龈出血、黑便等。
五、呼吸系统表现酸中毒时呼吸深而长。代谢产物的潴留可引起尿毒症性支气管炎、肺炎、胸膜炎,并有相应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1诊断鉴别根据症状及检查结果可诊断。
鉴别诊断
1、ARF是由各种原因使两肾排泄功能在短期内迅速减退,血肌酐平均每日增加≥44.2umol/L。
2、进一步确定为是少尿型、非少尿型,还是高分解型。
3、注意以下两点:①应用利尿剂后可使尿钠排出增多,故此时不可依靠尿钠排出量及钠排泄分数作为诊断依据;②有蛋白尿或糖尿者及应用甘露醇、右旋糖酐或造影剂后,均可使尿比重及尿渗透压升高,故不应作为诊断依据。
4、还应排除慢性肾衰竭。应用B超测量肾脏大小和指甲肌酐测定有助于鉴别急慢性肾衰竭。B超肾脏不小,肾实质厚度不薄支持急性肾衰竭。指甲肌酐代表了病人血清中3个月以前的血肌酐水平,因此如果指甲肌酐正常也支持急性肾衰竭的诊断。
5、金标准是肾活检病理诊断,尽早施行急诊肾活检以明确诊断。
1并发症(1)感染是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多见于严重外伤、烧伤等所致的高分解型急性肾功能衰竭。
(2)心血管系统并发症,包括心律紊乱、心力衰竭、心包炎、高血压等,
(3)神经系统并发症表现有头痛、嗜睡、肌肉抽搐、昏迷、癫痫等。神经系统并发症与毒素在体内潴留以及水中毒、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有关。
(4)消化系统并发症表现为厌食、恶心、岖吐、腹胀、呕血或便血等,出血多是由于胃肠粘膜糜烂或应激性溃疡所引起。
(5)血液系统并发症由于肾功能急剧减退,可使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从而引起贫血,但多数不严重。少数病例由于凝血因子减少,可有出血倾向。
(6)电解质紊乱、代谢性酸中毒,可出现高血钾症、低钠血症和严重的酸中毒,是肾功能不全最危险的并发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