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和室早舒张晚期

图1

图2

图1、2是同一个人。

心电图诊断:

1,窦性心律,

2,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3,室性期前收缩,

4,T波改变。

分析:

一度1型房室传导阻滞的诊断:PR间期大于等于ms。

图1:R5、R12宽大畸形,提前出现,联律间期0.52s,是室性期前收缩,无代偿间歇。其前有窦性P波,判断依据是P5和前后的PP间距=窦性PP间距。

R5、R12又称为舒张晚期室性期前收缩,舒张晚期相当于P波起点至QRS起点、动作电位4相晚期,心室肌处反应期,此期发生的室性期前收缩可形成室性融合波(图1R5、R12不是)。

图2:R6宽大畸形,提前出现,联律间期0.52s、0.56s,其前无相关P波,是室性期前收缩,代偿间歇完全。

图1、2放一起比较,可以观察室早的联律间期里窦P的多变性。

一、房室传导阻滞

从心房到心室之间的阻滞性传导延缓或阻滞性传导中断,称为房室传导阻滞(AVB),心电图是诊断房室传导阻滞最简便、实用的检查技术,凡心电图上记录到PR间期病理性延长或阻滞性QRS漏搏(P波阻滞性未下传)或完全性阻滞性房室分离等表现,即可诊断为房室传导阻滞。临床心脏电生理检查资料证实,心电图上房室传导阻滞的部位可以在心房、房室结、希氏束、束支等各个平面上。

二、根据阻滞程度不同而分类

房室传导系统具有双向传导的电生理特性,即室上性激动可以经交界区向前(自上而下的传导)传导心室,起自希氏束以下部位的激动又可以逆行(自下而上的传导)传导心房。前传及逆传过程中可以发生不同程度的传导阻滞。

在窦性心律及异位心律中,根据一系列室上性激动下传心室过程中出现的从阻滞性传导延缓到阻滞性传导中断的表现程度不同而分度如下

1,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房室传导时间延长,PR间期大于等于ms(成人)。

2,二度房室传导阻滞

1型:房室传导时间逐搏延长,直至心室漏搏,结束一次文氏周期。

11型:房室传导时间固定加心室漏搏。

3,高度房室传导阻滞

半数以上P波因阻滞未下传心室。

4,几乎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偶有P波下传心室,其余P波均因阻滞末下传心室

5,完全性(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全部室上性激动均不能下传心室。

三、室早心电图一般特征为:

1,提前出现宽大畸形的QRS波群时间大于等于0.12s,T波与主波方向相反。

2,其前无相关的P波,其后偶有P′波。

3,多数伴完全性代偿间歇,少数呈插入性。

四、代偿间歇:

指期前出现的异位搏动代替了一个正常窦性搏动其后出现一个较正常心动周期为长的间歇。由于房性异位激动,常易逆传侵入窦房结,使提前释放激动,引起窦房结节律重整,因此房性期前收缩大多为不完全性代偿间歇。而交界性和室性期前收缩,距窦房结较远,不易侵入窦房结,故往往表现为完全性代偿间歇。

五、联律间期:

指异位搏动与其前窦性搏动之间的时距,折返途径与激动的传导速度等可影响联律间期长短。房性期前收缩的联律间期应从异位P波起点测量至其前窦性P波起点,而室性期前收缩的联律间期应从异位搏动的QRS起点测量至其前窦性QRS起点。

陈中和




转载请注明:http://www.zxrj-lukasu.com/yfzl/106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