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两天,就动了重大的心脏手术,在重症监护室里度过了20多天的奇奇,两天前终于平安出院了。
父亲叫他奇奇,因为他刚出生就得了奇怪的病,又被奇迹般的救活了。
刚出生,医生说孩子也许撑不过当晚
奇奇出生后,家人发现,他的手上有乌青,渐渐的,出现了口唇发紫,呼吸困难。
医院,医生检查后,初步判断是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孩子也许撑不过今晚。”医生说的一字一句,就像晴天霹雳般,打在苏先生一家人的心头上。
就这么放弃了吗?奇奇是苏先生和妻子的第一个孩子。
第二天,奇奇就像奇迹般的,还活着。会不会是误诊?苏先生一家带着希望,立即安排将孩子转院至温州医院。经超声确诊:完全性大动脉转位,属于罕见的复杂先心病。如果不及时进行手术治疗,孩子就会在几天内严重缺氧致死。
附二医接诊医生说:可以做手术,手术成功的话不会有后遗症。但是孩子刚出生两天,体重只有4斤,实在是太小了,手术并没有先例,风险是巨大的。
救,一定要救!苏爸爸下定决心,他相信,孩子一定能够跨过难关。
网络配图
完全性大动脉转位是种什么病?
完全性大动脉转位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为0.2‰~0.3‰。通俗来说,就是心脏的两根大动脉长反了。这会导致体内动脉血和静脉血无法交叉流通供应全身,患者会严重缺氧死亡。
网络配图
奇奇出生两天了,还活着,是因为一根动脉导管。婴儿刚出生时,两大动脉血管间都有一根小小的动脉导管,起到连通作用。而这根动脉导管会在出生几天后功能性闭合。这就意味着,动脉导管闭合时,奇奇的生命也将终结。
医生连夜赶回温州做手术
要救命,必须要在动脉导管闭合前进行手术矫治,将长反的血管复位。时间,就是生命!
此时,正在外地探亲的附二医心胸外科主医院命令:医院为患儿开展手术。
当晚8时许,医院的胡型锑立即进入手术室。手术室外,苏先生一家焦急地等待着,他们默默祈祷着生命奇迹。
1毫米!细如发丝的血管成功移位
主刀医生胡型锑上阵,这是他做过手术中最小的患儿。开胸后,孩子的心脏就像小鸡蛋那么大,周边的组织非常脆弱。每一步操作,都关乎着小生命的安危。
胡型锑先将主动脉和肺动脉换位,然后进行手术的关键:将冠状动脉左右移位。连接心脏,为心脏供应血液的冠状动脉,只有1毫米细。在放大镜下,医生精准操作,巧妙确保细如发丝般的冠状动脉成功移位,保障术后患儿血液通畅。
4个小时过去了,手术进行的很顺利。术后,奇奇心脏自动复跳,解剖畸形得以完整矫治。
在重症监护室里度过了20多天的奇奇,两天前终于平安出院了。
网络配图
延伸阅读延
新生儿先心病发病率10‰
孕后头三月谨防病毒感冒、射线辐射和滥用药
此前,温州市妇幼保健所监测统计,连续三年来,我市先心病患儿发生率都超过10‰。先天性心脏病也成为我市婴儿及5岁以下儿童组首要的死亡原因。
据统计,附二医自年开展第1例先天性心脏病手术以来,目前已累计为多例患儿开展手术,每年平均开展先心病手术约例。附二医心胸外科主任医师胡型锑告诉记者,先心病患儿中,七成为简单心脏病,部分治疗时甚至已经不用开刀。其余为复杂心脏病,如完全性大动脉转位,就是复杂性心脏病中最具代表性的疾病,很罕见,治疗难度极大。随着医学的发展,目前我市复杂心脏病救治成功率可达90%。一般来说,出生2周后是做先心手术的最佳时间。
先心病是怎么发生的?胡主任说,具体原因不明,一部分有遗传倾向性。但是有几点需要大家注意:怀孕头三个月内,要谨防病毒感冒,不要接触射线辐射,尽量少用或不用药。
源:温州日报
编 辑:党办/宣教中心汪青青
责任编辑:党办/宣教中心栾晨曦
长
按
关
注
解锁更多精彩内容
温医大二院
拥有35万粉丝的健康管家
传播健康好声音
畅想生命正能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