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医院联合湖南广电5G国家重点实验室,借助5G及AR增强现实、MR混合现实等数字医疗技术,远程指医院成功开展了“胫骨骨折髓内钉固定”与“膝关节置换”手术。这两场手术是湖南省内首次真正实现跨地域远程指导的临床手术,也是“马栏山数字医疗体系”合作共建的一次实际应用。
▲远程手术指导现场
开展远程手术指导共享医疗资源
在医院骨科远程医疗中心,专家们通过5G网络实时传送的高清视频画面,对正医院进行的手术实时做出精确判断,远程“手把手”指导手术顺利完成。北京维卓致远团队为远程手术指导提供全程技术支持。
这次远程手术指导分为两场,一场是胫骨骨折髓内钉内固定术,医院骨科主任唐举玉教授和创伤骨科主任林涨源教授进行手术指导。
▲林涨源主任远程指导手术
“请把进针点调节到这个位置。”随着林涨源主任手上笔的指示点,医院的医生在精准位置完成进针。林涨源主任指出,实施胫骨骨折髓内钉内固定术需要掌握几个关键点:一是进针点的正确选择,二是通过用“金手指”进行复位,三是通过阻滞钉来复位的技巧。跨地域实时远程手术指导,不仅让患者骨折部位获得好的复位效果,同时还能帮助基层医生进步更快。
▲唐举玉主任远程指导手术
唐举玉主任表示,医院骨科的临床治疗中很常见,医院采用微创方式完成髓内钉固定,操作上有很高的要求,通过实时指导,这次手术像教科书一样,完成得很成功。他还指出,在手术前期,医院骨科与医院做了详细计划、模拟手术步骤、专家团队沟通等周密安排,确保手术质量。
▲膝关节表面置换术远程指导
另一场是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医院外科教研室主任、运动医学科主任胡懿郃教授、关节外科主任肖文峰副教授和钟达副教授进行指导。
▲肖文峰主任远程指导手术
肖文峰主任介绍,患者是77岁男性,患有膝关节骨关节炎,这是一个常见的老年病,主要是因为骨关节的老化引起的。膝关节表面置换术主要是把控好间隙平衡和软组织平衡这两个关键点,而5G网络信号传输速度更快、更稳定,传输过来的实时画面,可以更好的看清楚细节,确保手术的精准指导。
▲钟达副教授远程指导手术
钟达副教授介绍,这次远程手术指导是数字骨科的重要应用场景之一,在5G技术的助力下,我们首先进行远程手术指导,然后一步步发展到开展远程骨科手术,这些都是可期待的。
▲胡懿郃主任远程指导手术
胡懿郃教授表示:“这两场手术,医院来做的话,技术难度较大,可能存在一定困难。”5G的大流量、高速率、低延迟等特性,使得信号实现实时互联互通,手术医生和专家能够实时“零距离、面对面”沟通,专家可以远程实时查看手术高清视频画面,同步精确指导医生手术,增加手术成功率。目前全国范围各领域的数字化都在进行之中,5G技术将帮助我们走得更快更好。
创新融合发展共建数字医疗体系
▲医院远程会诊中心现场
医院党委书记易军波,党委副书记、院长左建辉,副院长张迪平,副院长胡飞跃,娄底有线电视台总经理曾军、副总经理何文等领导通过远程会议系统观摩了此次远程指导手术,还与唐举玉主任及医院骨科专家团队进行了“面对面”交流。
▲远程会议交流
易军波书记表示,通过观摩远程指导手术,5G实时传输的手术画面清晰度超乎想象,相互交流就像面对面说话一样。远程指导手术让娄底的患者更便捷地享受到了优质的医疗资源。左建辉院长代表医院对医院骨科专家团队、湖南广电5G国家重点实验室提供的医疗服务指导和数字技术支持表示了感谢。
唐举玉主任表示,随着5G建设的不断推进以及数字骨科的快速发展,偏远贫困地区无需配置太多高科技设备(仅需上传数据),医院实现远程手术方案沟通、精准手术指导方面的无缝对接,可有效解决偏远贫困地区资金、设备、技术不足的问题,大幅度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此次手术的圆满完成,也更加夯实了医院与湖南广电5G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开展“马栏山数字医疗体系”建设的基础与方向,并计划共同筹建“湖南省数字医疗专业委员会”,推进5G在远程医疗、医联体等领域的创新实践。
5G赋能数字医疗惠及更多患者
4G改变生活,5G改变社会。5G与医疗行业的结合,医院有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实现疾病诊断、监护和治疗等方面提供的信息化、移动化和远程化医疗服务,既促进了医疗资源共享下沉,又提升了医疗效率和诊断水平,缓解患者看病难的问题。
随着越来越多的5G+数字医疗案例的落地实践,5G+数字医疗展现出越来越强大的生命力与影响力。未来,医院与湖南广电5G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老年医学临床研究中心、中国老年医学会等多方携手共进,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强化科技创新,共同推进5G+数字医疗技术合作和应用研究,构建5G医疗新业态,为广大基层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TheEnd-
最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