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名医杨水祥教授改进心脏起博技术,
治疗心衰更有利于改善心功能
心脏起搏器是一种植入体内的电子治疗仪器,通过刺激心肌使心脏搏动,维持心脏正常跳动。有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植入心脏起搏器的人数,只占应该植入患者的一成,其比例远低于欧美等发达国家水平,也就是说,仍有九成“对症患者”未装起搏器。
心脏起搏器
用于多种心律失常及心衰的治疗
心脏起搏器的主要适应症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房室传导阻滞和心衰。大多数情况下起搏器是为那些心率过慢而引起不适的人准备的。当心脏停跳3秒以上或心率经常低于40次,尤其是出现眼前发黑、突然晕倒的患者,应该植入起搏器。
另外,起搏器还可以治疗各种心衰,如房颤心衰、心肌病心衰、心梗后心衰等,可以在心脏安装三个起搏电极,同步产生电刺激命令,帮助心肌收缩,改善心脏功能,缩小扩大的心脏。
同时,一些疾病可引发心跳骤停或致命性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如快速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等),则可以安装具有除颤器功能的起搏器,能够有效地帮助心脏恢复有规律的跳动。
改进传统植入方法
不用特殊器械即可达生理性起博
传统的心脏起搏器安装方法,其中的电极导线往往安装在心尖部位,所产生的电脉冲刺激发生的心脏收缩节律与心脏生理节律并不能完美地保持一致,从而有可能影响到患者的心功能,因此还不能说是最好的解决方案。
京城名医、医院副院长心血管病科主任杨水祥教授对此表示,心脏有一个心肌部位称为“希氏束”,处于心房和心室之间,若将心脏起搏器的电极放置在“希氏束”这一位置或者该位置附近,那么心脏的收缩节律则会更加接近于生理性收缩搏动。这是目前心脏起博器植入的前沿技术,但在实际操作中,电极极难定位到这一位置,多需特殊器械辅助,这样不仅会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而且也会延长手术及恢复时间等。鉴于此,杨水祥教授在总结多年手术经验的基础上,改善手法,终于在不使用特殊器械的情况下,独创出单纯通过手法操作,使电极导线安装在希氏束附近,从而达到了生理性起搏。
创新的希氏束起搏方法更具优势
更有利于改善心功能
希氏束起搏是目前唯一能模拟正常心脏激动和传导的起搏方式,可最大限度地实现心室的电、机械同步。因此近年来,希氏束起搏已成为起搏领域专家刘云涛做客CCTV品牌影响力如何治疗白癜风土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