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听于小林说心电
于小林
主任医师
中国临床心电学会常务委员。
下图来自文献。
这个图的报告有3种:
1、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伴左前分支阻滞。
2、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伴电轴左偏。
3、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
第一种过去常报,后来有学者提出,这样报有点自相矛盾:完全性左束支阻滞,包含了最容易阻滞的左前分支,除非是分支支配区域的心肌发生严重病变致电传导/扩散障碍。
第三种,不交代电轴是否左偏,潜台词就是,反正左束支阻滞了,电轴左偏不左偏,有啥临床意义吗?
您别说,还真有。
在CRT左束支性心衰中发现,伴电轴左偏的疗效要差于电轴不偏的。
近来,SCrarra做了一项小样本研究,发现电轴正常的完左,左室侧壁的机械活动最晚,而伴电轴左偏的,最晚活动部位是在前壁。
常规CRT时,左室的靶血管是位于左室侧壁的冠状静脉。左室侧壁电极起搏对电轴不偏的最给力,但对前壁活动晚的患者就不怎么奏效了。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伴电轴左偏的完左CRT效果不好。既然有临床意义,所以心电图报告以2为好:
即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伴电轴左偏。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