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心动过缓(心跳过慢)?
心动过缓是指心脏的跳动频率太低(通常低于每分钟60跳)时,不能将人体所需的氧气泵往全身各处。而人体组织如果缺氧则可能导致:眩晕、极度疲乏、气急或晕倒等症状。心动过缓即指这种心脏跳动频率过低且引发症状的疾病。
心动过缓症状发生的常见病因是什么?
先天性心脏缺陷
某些疾病或心血管药物
自然的人体老化过程
心脏病发作引起的组织受损
其他未明原因
心动过缓的确切诊断方法有哪些?
普通心电图
运动心电图
4小时/48小时动态心电图
电生理检查
阿托品药物试验
倾斜试验
植入式心电记录仪
心动过缓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药物治疗:用于临时把患者的心率提上去或急诊抢救,目前没有一种药物可以口服有效治疗心动过缓,使其逆转并恢复至正常心跳。
植入式心脏起搏器治疗:当人体自身的心脏节律中断、不规律或太慢时,心脏起搏器就开始起搏心脏。起搏器通过起搏电极导线将微量电信号传至心脏,称为起搏,因而引发心脏跳动。起搏器同时监测心脏的自然节律,当起搏器感知到心脏的正常自然跳动时,就不再发送起搏电信号到心脏。植入式心脏起搏器是治疗心动过缓最有效的疗法。
植入式心脏起搏器治疗的安全性已经得到全球医学界广泛的认可和证实。目前全球每年有40多万患者植入起搏器。在中国也累积有0多万的患者植入了起搏器。起搏器发明至今已挽救了无数的宝贵生命,年美国职业工程师协会将心脏起搏器与半导体、激光并列为上半世纪最杰出的十大发明。
心脏起搏器之常识篇1、什么是心脏起搏器?
心脏起搏器是一种植入式电子装置,可用来治疗各种原因导致的心脏起搏和传导障碍性疾病,如病态窦房结综合症、房室传导阻滞等。通常所说的心脏起搏器,是指整个起搏系统,由心脏起搏器和电极导线组成。心脏起搏器也叫脉冲发生器,它外表呈扁平圆形,体积小巧,就像一块扁平的怀表,可以在需要的时候向心脏发出微小的电脉冲;电极导线用来连接起搏器和心脏。它代替病变的传导系统将脉冲信号传递到心房或心室,使心脏恢复正常的跳动。
、临床上那些患者需要植入心脏起搏器?
正常人的心脏跳动是由一个称为“窦房结”的高级司令部指挥。起搏器的安装主要适合于三大种类疾病。第一是指挥部不行了,心脏不跳了。第二,指挥部虽然能发出指令,但是“通讯网络”不行了,传递不过去了,前者叫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后者叫传导阻滞。第三,“通讯网络”保证了心脏成千上亿个细胞同时要起搏,当你的心脏变大,心功能不全的时候,左右心室的收缩不协调,比如说左心室收缩慢了,右心室先收缩,这样心脏就不能有效射血,就需要第三种起搏器,这种起搏器的作用是把左右两边的心脏同步起来工作,称之为再同步化的治疗。此外,恶性心律失常的患者,可以植入微型化的具有除颤功能的起搏器。
3、植入起搏器手术安全吗?
手术创伤是非常小的。就是切上四个厘米左右的小切口,仅仅是分离皮下的组织,所以创口非常小。因此,起搏器安装本身没有特别大的危险,危险程度主要决定于一些特殊的疾病,比如说本身就是一个严重心衰的病人,或者本身就容易出现心律失常,这样的病人有一定的危险。对于一般的心律失常病人,做起搏器手术是非常常规的治疗方式。从年到现在,半个多世纪了,植入起搏器已是一个非常成熟的治疗方式,手术安全系数很高。
4、术后应该注意什么?
术后平躺4小时,第二日可下床在室内轻微活动;局部伤口加压包扎6小时;持续心电监测-3天,观察起搏器植入后的工作状况;根据情况应用抗生素,术后7天拆线;食用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饮食,保证良好的睡眠,促进康复。术后1-3个月大体上运动是没有障碍的,但应避免过于激烈的运动。一般的家用电器对起搏器不会有什么影响,但是起搏器会受磁场影响,应远离磁性物体。
5、起搏器的寿命有多久?可以程控起搏器寿命吗?能否更换电池吗?
起搏器是长期放在我们身体里面的,并不是说一辈子就一个起搏器不用换了。从目前的科技来讲,起搏器技术发展非常快,从早年体外每天充电,后来的半年电池更换,之后年、5年一换,到现在的起搏器,电池能用8-10年。
利用程控仪在体外可以随时对起搏器的参数进行调整,比如说让起搏器频率慢一点,让每一个电脉冲不要消耗过多的能量。由于每个患者需要的起搏阈值不同,有的人可能只需要很小的阈值就可以起搏,而有的人则需要很大的阈值来实现起搏。因此,可以通过程控对起搏器参数进行合理的程控,在保证病人安全情况下使起搏器保持更长的工作时间。
此外,由于起搏器是由钛金属密闭铸制的,目前的起搏器无法单独更换电池只能更换脉冲发生器。总之,起搏器的寿命决定于两个因素,一是起搏器内部电池及电路的设计,电池容量越大电路自身设计能耗越低,使用寿命就越长;二是患者使用起搏器情况,使用率越低,起搏器寿命就越长。
心脏起搏器之随访篇心脏起搏器患者自植入后就应开始接受临床随访观察,随访能评价起搏器植入后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也能了解因起搏治疗后出现的不良反应或并发症等。
1、询问病史与体检
仔细询问病史及临床症状,了解疾病诊断、起搏器置入时间、手术时的起搏参数、有无受电磁干扰史、目前的药物治疗史及生活方式的变化。体格检查时应查看患者的活动情况,是否有膈肌刺激,检查囊袋,判断伤口愈合情况、是否有感染等。
、起搏器测试及程控
起搏器的测试及程控都是无创的、可重复。目前所有的起搏器都具备有测试和程控功能。这种检查已成为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一般步骤如下:
了解病人现在心电图情况,然后询问起搏器,询问成功后技术员了解起搏器保留的统计资料,保存现有参数后,进行一系列测试:
电池状态测试:指示电池电量情况;
阈值测试:心房、心室起搏阈值测试;
P/R波振幅测试:测试腔内心房和心室自身除极波的幅值;
导线阻抗测试:测试导线系统;
测试后,根据测试结果对起搏器的一些参数进行更改,最后程控进起搏器内部,起搏器就以新的参数进行工作;
测试和程控完毕后将重要信息进行打印或记录:房室起搏阈值、感知阈值、起搏模式、起搏频率、AV间期等等。
3、磁铁实验
放置磁铁的用途:①识别择期更换时间,磁频率减少10%,示为电池接近耗竭。②消除DDD起搏引起的心动过速,将DDD变为DOO模式,失去心房感知,心动过速消失。
4、临床辅助诊断工具
心电图是识别起搏图形变化最基本的手段之一,但临床医师首先要能识别正常的起搏心电图,避免误诊。X线透视可查找导线移位,检查连接是否正确,评估导线的完整性(X线拍片要拍正、侧位)。Holtr监测用来识别在随访时难以解决的怀疑的问题。
了解更多内容,请北京现在治疗白癜风得多少钱北京治疗白癜风定点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