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病人确实是我们医生的老师,我们也不应该一开始就把这类病人视为洪水猛兽,反而是他们的认真态度让人敬佩。
今天讲这个病人,我最近已经在北京和上海两个学术会上讲过。但因为大会时间的限制,加上互动时间很短,都无法完整的描述我对这个病例的感受,甚至出现了一些负面的声音,有人认为我有贬低同行的意思,全国50医院个左右专家都给这个病人看了,没治好,我给治好了,显得我很牛。
我听到这个声音,觉得很悲哀。虽然这种事情在我们学术界不是没有发生过,甚至引起引发诉讼。但我分享这个病例的原因,是想通过这个病例,探讨一下和这类病人交流的方式,以及我们医生如果遇到这类病人,应该怎么处理。包括手术方案的设计,风险评估,与患者家属沟通的方式,对于手术中和手术后可能遇到的问题怎么去和患者家属沟通等,如果我今天的汇报能给同行有借鉴,我会非常高兴。但如果仍然有人认为我是在炫耀自己,那只能说明我的表达水平只能到此了,我也只能深表遗憾。
先汇报病例
这是一个9岁男性患儿,5年前发现视力下降,医院就诊。诊断为高度近视合并青光眼,连续使用前列腺素类抗眼压高,眼压基本控制。但偶尔出现眼压失控,最高达到60mmHg。医院缩瞳检查,眼压失控,有手术愿望。
检查发现:视力:右0.12,左0.05。
眼压:右14mmHg,左16mmHg
患儿交替性外斜视,角膜大小正常,角膜清,前房很浅,中央前房小于1CT,晶体透明。瞳孔圆,对光反射正常。眼底:视神经颜色好,C/D0.2左右,未发现RNFL缺损。黄斑中心凹光反射正常。
辅助检查IOLMASTER,UBM,视野,前后节OCT,综合验光,眼底照相
诊断:双眼晶体悬韧带异常
双眼球形晶体
双眼继发性青光眼
双眼屈光不正
双眼弱视
屈光性外斜视
治疗意见:双眼分别行晶体摘除加张力环缝合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
医院检查的结果,我被震惊了
UBM检查超过10家医院,OCT超过8家,视野有3家,眼压至少有30家的……
打印的检查结果和门诊病历是很厚的一个文件夹,这只是很小一部分。病人后来又给了我一个网盘,里面文件好像是30多个G,医院的检查结果。
更震惊的还是和病人的交流
在见到我之前,我让他先到尖医院检查。我的弟子李云鹏大家都有了解,我认为他的水平在年轻医生里面是佼佼者,但李云鹏告诉我,他在这个病人面前很惭愧,自觉病人比他懂的多,搞不定
我见到病人后,和他沟通病情。他给我说了看过的医生。以我在眼科的人脉,很多医生我都不熟。当然,通过这次治疗,我也和几个给这个患者看过病的医生成了朋友,比如卢艳主任和吴仁毅教授。
他给我说了其他专家对于患者的意见,大致分两类。
其实关于摘除晶体,包括主张单纯处理青光眼的专家也同意,只是先后顺序的不同。关于植入植入张力环,也有几个白内障相关的专家提出来,包括林顺潮教授。但对于缝合张力环,根据他的描述,没有人提出来。因为尽管患儿的悬韧带差,球形晶体,但晶体并没有半脱位一般不需要缝合。
我建议缝合的原因是看到患儿悬韧带粗大,担心单纯植入张力环无法让嚢袋回复到正常位置,也就无法解除因为晶体位置靠前引起的房角狭窄。
我是想通过这个固定张力环,让人工晶体和嚢袋位置后移,解除对于虹膜和房角的压力。
我和病人沟通又震惊了,病人对于我设计的手术方式理解的非常清楚,还谈到了房角的处理问题。问我术中房角分离怎么做,是否做内窥镜。还谈到,因为小梁网上有色素沉着,是否要术中做小梁的按摩。
我这个时候问他,是否看过青光眼的专著,他说相关专著他买了10几本,认真读了几本,有些书他读了两遍……
有些人可能觉得这样的病人家属很可怕,因为医生都怕一知半解的病人和家属,特别是百度看病的病人。但这个病人家属反而让我很安心。
我觉得我就是在和一个同行一起制定治疗方案,这样可以非常清楚的和病人沟通手术和手术中以及手术后遇到的各种问题
事情确实也是这样的,这个病人家属一路沟通下来,我不仅没有感受到任何的压力,反而他给我提供了不少的帮助。
比如我告诉他做晶体手术的原因,我给他孩子眼轴和曲率的情况,告诉他从4岁到9岁,近视从度到1度不是眼轴和角膜的原因,是晶体源性近视。由于悬韧带松弛,晶体球形晶体加重引起近视,晶体位置前移也引起近视。摘除晶体可以彻底解决屈光问题。
比如我谈到如果单纯小梁手术,无论是激光还是手术,术后瘢痕化,小梁网色素沉着合并色素性青光眼问题。
我们谈到如果单纯处理青光眼,近视度数只能越来越加深,后续弱视治疗问题
甚至谈到了晶体选择,首先材料选择,儿童首选疏水性人工晶体。如果保留嚢袋,可以选择非球,不保留嚢袋,因为居中性原因,选择球面晶体。包括晶体厂家的选择等等
还有就是晶体度数的预留,我的意见是按照正视,但因为手术方式可能变化,术后屈光度可能和预留有误差。预留正视有利于术后弱视训练等
经过沟通,让患者家属充分理解的手术方案,也让他对我有了几乎完全的信任。
为什么是几乎呢?
我们沟通好方案以后,就先预定缝合张力环。缝合环有证的只有一个厂家,非常贵,医院说让病人叫定金,我说算了,先定吧。等环来了以后,我通知了病人家属,说你看什么时间手术联系我,我好安排住院。病人却再也没和我联系。
我觉得病人应该是拿我们沟通好的方案和其他专家去沟通了,也许他会选择别的医生手术。因为他不只一次提过,医院小,医院,万一全麻,怕医院保障不了。来驻马店之前,医院设备落后。尽管到驻马店检查才发现驻马医院都好而全,但他长期在北京工作,家在郑州,选择去驻马店手术,确实会犹豫
我预感到不会来驻马店手术了,有失落,也有庆幸。因为做这样一个病人其实压力很大。我决定给这个病人手术的时候,其实身边所有人,是所有人,包括医生,包括李云鹏,都表示了反对。他们认为这个患者手术风险太大,万一手术达不到预期效果,或者术中术后出现并发症,对我个人负面影响太大。
但我内心还是很希望患者过来手术,我是怕我们制定的方案被其他专家推翻,而选择了其他我不认同的方案。我认为我的方案是最佳方案。
在中国老百姓眼里,大医院大专家权威性更高,患者更愿意相信。我定的张力环来之前,家属医院最大牌的专家,有不同的方案。包括YAG周切先解除瞳孔阻滞,再做激光小梁消融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