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康体检,健康生活

定期健康体检,拥有健康生活。健康体检很重要,能够及时发现疾病,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康复。今天和大家说一说心电图、胃肠及脑血管检查和相关保健知识。

心电图(ECG或者EKG)是临床最常用的检查之一,是冠心病诊断中最早、最常用和最基本的诊断方法。应用广泛,范围包括:

1.记录人体正常心脏的电活动。

2.帮助诊断心律失常。

3.帮助诊断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判断心肌梗死的部位。

4.诊断心脏扩大、肥厚。

5.判断药物或电解质情况对心脏的影响。

6.判断人工心脏起搏状况。

术语解读

1、心律失常

是心血管疾病中重要的一组疾病。它可单独发病亦可与心血管病伴发。可突然发作而致猝死,亦可持续累及心脏而致其衰竭。

2、窦性心律

在人体右心房上有一个特殊的小结节,由特殊的细胞构成,叫做窦房结。窦房结每发生1次冲动,心脏就跳动1次,在医学上称为“窦性心律”,是唯一正常的心律,其他的比如房性的、交界性的都是不正常的。

3、左心室高电压

代表心室除极时间增长,主要是由于心室壁增厚导致,临床上以高血压、冠心病病人多见。

4、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可见于无心脏病的健康人。完全性右束枝传导阻滞者也不一定有广泛的心肌损害,如不伴有其它器质性心脏病,常无重要意义。

5、ST段改变

心肌缺血/心肌损伤、急性心梗、急性渗出性心包炎、变异性心绞痛等。

6、T波改变

轻度升高一般无重要意义,如显著增高则可能为心梗超急性期、高血钾;低平/倒置可能为心肌损伤、心肌缺血、低血钾等;T波明显倒置且两支对称,顶端居中(冠状T波)有可能急性心梗、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左室肥大。

7、HR

即心率,心脏每分钟那个跳动的次数,如HR64就是心律64次/分。

8、窦性心律不齐

指心律随呼吸出现周期变动,吸气时心率增快,呼气时心率减慢,屏气或活动后心律不齐现象常消失。窦性心律不齐一般无重要临床意义,出现窦性心律不齐的人不必因此而顾虑重重。

9、早搏

指在心电图中的两个大波之间出现了其他较大的波,干扰了正常的波间距,波间规律被破坏。引起早搏的原因很多,如情绪激动、饱餐、过于劳累、吸烟饮酒等,患各种心脏病时也常出现早搏。

注意事项

检查前应安静休息5分钟左右,不能在跑步、饱餐、冷饮或吸烟后进行检查,这些因素都可以导致心电图异常,从而影响对疾病的判断。作饱餐试验及双倍二级梯运动试验检查前,当日还应禁食。

胃肠病是常见病多发病,总发病率约占人口的20%左右。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特别是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更为多见,男性高于女性,如不及时治疗,长期反复发作,极易转化为癌肿。

早期信号

腹痛、腹胀、恶心、呕吐、泛酸、打嗝、饭后饱胀感、压迫感,胃酸、胃痛、胃堵、胃胀、胃寒、胃热、胃痉挛、厌食、消化不良、腹泻、便秘、肠鸣、脓血便、便不成形、粘液便、柏油便、次数多。

防患于未然,以下人群请及时检查!

1、有肿瘤家族史的人。在两三代的亲属中,有得过消化系统肿瘤或者其他肿瘤,其得胃癌的几率就会更高。

2、有胃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等慢性胃病的人们,患有这些疾病的人应积极治疗,防止疾病进展,医院复查。

3、长期吸烟、饮酒,特别爱吃烫食、腌制和烧烤食物、高盐食物等不良生活习惯的人,这些习惯会对胃造成较严重的损伤,应及时调整生活习惯,并且不应该拒绝医生胃镜检查的建议。

专家建议:五十岁左右的老年人应该做一次胃镜检查,虽然做胃镜检查难受,但是相对于因逃避而带来的悔恨,大家还是要选择健康的方式去维护身体,做了胃镜发现有慢性萎缩性胃炎伴有肠上皮化生或异型增生等胃癌的危险因素的人应结合医生建议进行复查。

检查项目

1:胃蛋白酶员:泌酸腺的主细胞合成,在胃腔内经盐酸或已有活性的胃蛋白酶作用变成胃蛋白酶,将蛋白质分解成膘、胨及少量多肽。该酶作用的最适pH为2,进入小肠后,酶活性丧失。

2:胃泌素:刺激胃泌酸腺区黏膜和十二指肠黏膜的DNA、RNA和蛋白质合成,从而促进其生长。在临床上能观察到,切除胃窦的病人,血清胃泌素水平下降,同时可发生胃粘膜萎缩;在患有胃泌素瘤的病人,血清胃泌素水平很高,且多伴有胃粘膜的增生、肥厚。

3:淀粉酶:一般作用于可溶性淀粉、直链淀粉、糖元等α-1,4-葡聚糖,水解α-1,4-糖苷键的酶。根据酶水解产物异构类型的不同可分为α-淀粉酶(EC3.2.1.1.)与β-淀粉酶(EC3.2.1.2.)。

4:便常规:检查大便性状、颜色等是否正常,有异常细菌、细胞等。

5:便潜血:检查大便是否含有血细胞,用于消化道出血,肠道炎症,痔疮等的筛查及辅助诊断等。

6:胃部彩超:了解胃蠕动情况,胃部是否有占位性病变。

7:血沉检查:用于心肌梗死和心绞痛,胃癌和胃溃疡,盆腔癌性包块和卵巢囊肿等的鉴别,也用于结核病和风湿热的病情变化及疗效观察等。

8:幽门螺旋杆菌:主要用于胃炎、胃溃疡、胃癌的早期筛查。

9:癌抗原(CA-):主要用于卵巢、子宫内膜、结直肠、胃肠等肿瘤的早期筛查等。

10:糖类抗原(CA-50):主要用于胰腺、胃、肺等器官的肿瘤筛查等。

11:糖类抗原(CA72-4):主要用于胃癌、直肠癌的早期筛查等。

12:无痛胃肠镜:检测无痛苦,创伤小,更精确,对消化道出血、息肉、溃疡狭窄还可以进行多项微创治疗,尤其是一些微小病变甚至粘膜层的病变,均可明确诊断。并且具有放大功能,更进一步增加了诊断的准确性等。

注意事项

需注意:患者在检查前一天晚餐不宜过饱,不能进食刺激性食物。晚9点以后禁食,禁水,不服药,不吸烟。检查当日禁食,禁水。如果没有按此执行,最好把检查推迟到另一日期。

注意饮食、释放压力、多运动

正确的应对方法是:三餐规律,冷热适度,少进食刺激性食物;戒烟、限酒,少喝浓茶和咖啡;少碰煎炸油焖等人为加工过的食物;多吃新鲜瓜果蔬菜;每天运动半小时以上。要学会休息和放松,释放工作压力。一旦发现身体不适应及时就医。每年一次体检,同时每2至3年做一次胃镜和肠镜。

人体的头颅是最复杂、最神秘的总司令部,智慧的大脑安置于其中,靠血管输送营养,让我们的肢体和器官正常工作,同时带领我们每天生活、工作、人际交往等。

常见症状

1.脑萎缩: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脑组织本身发生器质性病变而产生萎缩的一类神经精神性疾病。脑萎缩包括小儿脑萎缩、成人脑萎缩。以老年人多见。萎缩在临床最主要的症状是痴呆,尤其是老年人易引起老年痴呆症。

2.短暂性缺血性发作(TIA),多由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小碎片散落在血液中,或为微栓子,进入脑循环造成局灶性小梗塞,出现一过性偏瘫,单瘫,感觉缺失,失语,失明等,24小时内症状和体征均消失,但可反复发作。

3.脑血栓形成,因脑动脉粥样硬化,管腔狭窄,血流受阻而造成局灶性脑梗塞,出现相应的症状和体征,如偏瘫,失语等。多在夜间或休息中发病,60~70岁为发病高峰。症状可于数小时甚至1~2天内加重,以后逐渐恢复。

4.脑栓塞,因脑外血凝块(血栓碎块)或空气,脂肪,寄生虫卵等,随血流进入脑部,造成急性栓塞,形成局灶性梗塞,出现相应的症状和体征,如偏瘫,单瘫,失语等。多见于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病变的青壮年患者,其瓣膜赘生物脱落成为栓子,造成脑栓塞。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头颅CT检查可见低密度的梗塞灶,TIA时可能正常,也可见腔隙性低密度梗塞灶。治疗原则为应用血管扩张剂,钙离子拮抗剂,抗血小板聚集剂等。

注意事项

1.控制自己的血压

每年至少测量血压1或2次,如果高压(收缩压)持续大于mmHg或低压(舒张压)持续大于85mmHg,医院看病。如果医生证实了您有高血压,建议改变不良饮食习惯,适当锻炼和用药。一旦您和医生找到了适合您的药物,几乎没有什么副作用,也不会影响您的生活质量。

2.了解自己是否有房颤 

如果您有房颤,为了降低卒中危险,医生一般会让您口服一些华法令或阿司匹林等药物。3.了解自己是否胆固醇高

降低升高的胆固醇也会降低卒中的危险性。胆固醇高可以通过节制饮食和锻炼控制,有一些人还需要药物治疗。

4.如果有糖尿病,控制好血糖是关键   

如果仔细注意您的饮食,糖尿病是可以控制的。和您的医生一起,制定一个适合您的生活方式和营养计划,同时服用一些药物,帮助您控制血糖。

5.坚持有规律地参加您所喜欢的体育活动   

每天快步行走至少30分钟,可以在许多方面提高健康水平,也可以减少卒中。或者选择其他适合您生活方式的运动如:骑自行车、打高尔夫球、游泳、跳舞、打乒乓球等,保持每天都有一项有氧运动。

6.享受低盐低脂饮食   

通过减少饮食中盐和脂肪的摄入,您可以降低血压,更重要的是可以减少卒中的危险性。每天保持膳食平衡,充分的水果、蔬菜、谷类及适量的蛋白质。7.保持良好的心态、愉快的心情 

8.重视脑卒中的预兆   

如果您有任何卒中症状,如口角歪斜、一侧肢体麻木或无力、言语不利、饮水呛咳、复视等,请立即就医。9.控制相关疾病   

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是造成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所以控制这些危险因素是预防脑卒中的关键因素。定期体检能及早发现,有效控制或减缓脑卒中的发生。

选自《微体检》









































贵阳白癜风治疗中心
北京儿童医院看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zxrj-lukasu.com/hbyx/34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