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冠心病
1、心肌缺血主要表现三个类型:⑴ST段水平型或下斜型或弓背型下移(-0.05mv);
⑵T波倒置(冠状T),底尖、肩圆、双肢对称
⑶U波倒置或双向。
心肌缺血时除可出现T波的改变外,还可出现ST段的改变。在心电图上典型的缺血型ST改变,往往表现为ST呈水平形和下垂形下移≥0.05mv-0.1mv,下移的ST段与R波的夹角≥90°,有诊断意义。典型心绞痛,心电图出现一时性的ST段下移,T波低平,双向或倒置。变异性心绞痛,心电图可出现ST段抬高而常伴有高耸的T波
2、心肌梗死
⑴缺血性改变T波倒置或高直,呈“冠状T”
⑵损伤性改变ST段弓背向上抬高(肢体导联抬高大于0.1mv,胸导v1v2v大于0.mv)
⑶坏死性改变的病理性Q波在原来QRS主波向上的导联呈QR或Qr型,原来主波向下的导联呈QS或Qr型
心肌梗死定位
前间壁:V1—前壁:V、V4、(V5)
侧壁:I、AVL、V5、(V6)下壁:II、III、AVF
广泛前壁:I、AVL、V1—6后壁:V7、V8、V9
右室:VR、V4R、V5R
二、心律失常
1、室早
⑴提前发生的QRS波群,时限0.12s,畸形,
⑵继发性ST-T改变;
⑶配对间期恒定,代偿间歇完全,可呈间位性。
⑷偶发;多发;频发;三联律(2正常+1早搏);二联律(1正常+1早搏)
2、房扑、房颤
2.1房扑(多见于器质性心脏病、甲亢)
⑴窦P消失,代之以F波,锯齿状F波规则,-50次/分;
⑵室律规则或不规则(2:1=,:1=);
⑶颈V搏动与心、心室率不一致,按摩颈A窦可使室率成倍改变;
⑷QRS为室上性,形态正常或伴差传、束支阻滞。
.2房颤(器质性心脏病、甲亢及洋地黄中毒。)
⑴窦P消失,代之以f波。
⑵频率50~次/分。
⑶R-R绝对不等。
⑷QRS为室上性,也可伴室内差传。
室扑、室颤
.1室扑
⑴匀齐而连续的宽大心室扑动波,
⑵QRS-T无法辨认。
⑶频率为~次/分。
.2室颤
心室颤动心电图表现为:
⑴QRS-T波群完全消失,代之以形状不一、大小不等、极不规则的心室颤动波。
⑵频率为~次/分钟。
⑶最初的颤动波常较粗大,以后逐渐变小,如抢救无效最终将变为等电位线,示心脏电活动停止。
临床症状包括意识丧失、抽搐、呼吸停顿甚至死亡。听诊心音消失、脉搏触不到、血压亦无法测到。伴随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的原发性心室颤动,预后较佳,复发率与猝死率均很低。相反,不伴随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的心室颤动,一年内复发率高达20%-0%。
4、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包括房性和交界性心动过速。)一系列快速整齐的QRS波群(~次/分),QRS波群时间、形态正常,如合并室内阻滞、预激或室内传导差异,则QRS增宽变形,应与室速鉴别。
5、室速
⑴种或种以上室性早搏,频率≥次/分。
⑵R-R基本相等。
⑶房室分离
⑷心室夺获与室性融合波。
室速2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1)以波浪式的连续的QRS波峰变化为特征;
(2)其表现为振幅不等地在等电位线上上下下扭动;
()室性波形宽大,不具有QRS及T波的特征;
(4)其心率在-次/min之间变化。
6、房室传导阻滞心电图
6.1.Ⅰ度房室传导阻滞
(1)窦性P波之后均伴随有QRS波群。
(2)P-R间期延长:P-R间期≥0.21s(老年人0.22s)。
6.2.Ⅱ度房室传导阻滞
(1)Ⅱ度Ⅰ型又称莫氏Ⅰ型或文氏型。
心电图表现为:①P波规律地出现;②P-R间期呈进行性延长(而R-R间距则进行性缩短),直至出现一次心室漏搏,其后P-R间期又恢复为最短,再逐渐延长,直至又出现心室漏搏。这种周而复始的现象,称为房室传导的文氏现象。房室传导比例常为:2、4:、5:4等。
(2)Ⅱ度Ⅱ型又称莫氏Ⅱ型。心电图表现为:P波有规律地出现,发生心室漏搏之前和之后的所有下传搏动的P-R间期都恒定(正常范围或延长),QRS波群成比例地脱漏,形态一般正常或增宽畸形。房室传导比例常为2:1、:2、4:等。
6..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1)P波与QRS波群无固定关系,P-P与R-R间距各有其固定的规律性。
(2)心房率心室率,即P波频率高于QRS波群频率。
()QRS波群形态正常或宽大畸形。
7室内传导阻滞
8.1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1)QRS时间延长,成人大于或等于0.12秒,
(2)V1和V2QRS波类似于“兔耳”或“M”型。呈RSR型或R波宽钝、错折,V5的S波宽钝、错折而不深;
()ST-T的方向与QRS波的主波方向相反;常见电轴右偏;
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有以上QRS波群的特点,但QRS波群时间成人在0.08~0.12秒,小儿在0.08~0.10秒
7.2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
(1)QRS时间延长,成人大于或等于0.12秒,年长小儿大于0.10秒。
(2)V1导呈QS型或rS型,r波极小,S波宽钝、错折;V5、v6呈R型,R波宽钝、错折,一般无Q波及S波。
()ST-T的方向与QRS波的主波方向相反。
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内有以上QRS波群的特点,但QRS波群时间成人在0.08~0.12秒,小儿在0.08~0.10秒。
8、预激综合征
(1)P-R间期短,0.12秒;小儿2岁内≤0.08秒;2~10岁≤0.10秒;年长儿≤0.12秒;
(2)QRS波群起始部有挫折、模糊,称为预激波;
()常伴有继发性ST-T改变。
A型:胸导联主波均向上。B型:V1主波向下,V5、V6主波向上。
三、宽QRS心动过速
QRS波群时限>ms频率>bpm持续性心动过速。
1.室性心动过速80%
2.室上性心动过速20%宽QRS心动过速心电图诊断用改良Brugada四步法判断宽QRS心动过速(WRT):
①若所有胸前导联均无RS波形,诊断为VT,否则下一步。
②若任一胸前导联RS波谷时间>ms,诊断为VT,否则下一步。
③有房室分离诊断为VT,否则下一步。
④呈RBBB型者,AVF呈主波向下为室速,否则室上速。
呈LBBB型者,AVF呈主波向上或呈QS型为室速,否则室上速。
第四步诊断室速。
该病人所有胸前导联均无RS波形,诊断为VT,呈LBBB型者,AVF呈主波向上,为室速。
一种鉴别宽QRS的新方法:
1)如果房室分离存在,诊断为室速,分析停止;(2)如果aVR导联出现R波,诊断室速,分析停止;()如果宽QRS心动过速不是束支传导阻滞或者分支阻滞,诊断室速,分析停止;(4)最后一步,Vi/Vt≤1,诊断室速,Vi/Vt1诊断室上速。(通过测量心电图上同一双相或多相QRS波群的起始40ms(Vi)和终末40ms(Vt)的电压变化)
第四步诊断室速。
室速只需满足下列4项中的一项1、AVR导联起始大R波2、AVR导联起始小Q波或小R波0.04s、AVR导联起始负向主QRS波出现顿抑4、AVR导联QRS波前0.04s电压绝对幅值小于后0.04s
四、严重的心动过缓
窦性心律慢于每分钟60次称为窦性心动过缓。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动态心电图诊断标准:
24h窦性心搏总数≤80,次
24h平均窦性心率≤55bpm
24h最快窦性心率≤bpm
持续时间1min
24h最慢窦性心率≤40bpm
窦性停搏≥.0s
频发窦房阻滞
慢-快综合征
北京治疗白癜风术多少钱北京有没有专业看白癜风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