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希氏束起搏在LBBB心力衰竭中站稳脚跟

年欧洲心律协会(EHRA)年会上发表的His替代研究显示,近四分之三的症状性心力衰竭和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患者使用His束起搏进行心脏再同步治疗(CRT),成功且持久地实现了心脏再同步。

目前对有症状的左束支传导阻滞心衰患者治疗的金标准是双心室起搏(BiV-CRT),但根据来自医院的研究作者Dr.MichaelVinther说,由于心脏解剖结构的不利,导致导线放置困难等限制可能导致心脏同步欠佳。

“以前的研究表明,LBBB患者在希氏束远端起搏可以捕获LBBB并使用自然传导系统提供重新同步。”他指出。

Dr.Vinther强调,虽然希氏束-CRT可能不一定会替代BiV起搏,但目前的研究表明希氏束-CRT可能是BiV-CRT的可行替代方案。

这项单中心研究纳入了50名NYHA2-4级的心衰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35%,伴有LBBB,不管是否接受过最佳药物治疗,被随机分配接受希氏束起搏或BiV起搏作为一线CRT治疗方案。[JAmCollCardiolEP;doi:10./j.jacep..04.]

近四分之三(72%)的一线接受His-CRT治疗的患者成功植入了希氏束导线,并在6个月时保持了LBBB的矫正。希氏束起搏不成功的剩余28%患者随后转移到接受BiV起搏。

在分配到BiV-CRT组的患者中,96%的患者LV导线植入成功,其余患者接受希氏束起搏治疗。因此,研究人员报告说,研究中的所有患者都成功地获得一种或其他CRT方法的重新同步。

“His-CRT显著缩短QRS宽度,显著改善超声心动图参数,以及与BiV-CRT治疗所见改善相当的症状和身体能力。”Dr.Vinther说,“结果表明,希氏束起搏纠正LBBB可能是有症状的心衰患者常规CRT起搏的可行替代方案。”

“然而,这是以更高的起搏阈值为代价的。”他补充说,这是His-CRT的一个公认的关键性限制因素。

与BiV-CRT相比,植入时His-CRT成功的起搏阈值更高(1.8vs1.2V;P0.01),这种差异仅在6个月的随访时扩大(2.3vs1.4V;P0.01)。更高的起搏阈值可能导致更频繁地需要更换脉冲发生器,这带来了频繁更换导致更高感染风险的潜在影响。“需要更长的随访时间来评估这是否会在未来造成临床相关问题。”研究人员说。

由于这是一项样本量相对较小的单中心研究,研究人员告诫不要将研究结果外推到常规的CRT候选者。他们指出,该研究仅包括由Strauss标准定义的LBBB患者,而那些患有严重肾脏疾病的患者被排除在外。

添加小编


转载请注明:http://www.zxrj-lukasu.com/hbyx/1365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