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2岁老人因为有了这件ldquo神器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更正规 http://m.39.net/pf/bdfyy/

本文专家:医院张萍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心内科主任、内科部副部长、清华大学临床医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

擅长各类心律失常及冠心病、心衰、心肌病、高血压及疑难危重心血管疾病诊治,在晕厥猝死防治、心脏植入器械治疗及遗传性心血管疾病诊治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

年岁增大,人难免有些大病小病。有些医院随访,也就是定期去看医生,可是若身体不便、交通不便……医院跑,很多老人和子女就吃不消了。这可怎么办?

患上心脏病,远上北京求医

家住山西农村的师老先生已经年逾90了,年轻时参军当过几十年兵,近几年常常会头晕,有时会突然晕倒,而且频次越来越多,最严重时几天就晕倒一次,医院一检查才知道出问题的竟然是心脏!

原来师老先生患上了一种心脏节律方面的疾病,叫做三度房室传导阻滞。这使得他的心脏跳得比较慢,有时还会停跳,所以师老先生会不分场所的突然间晕倒在地,这样的情况非常危险,不仅身体容易受伤,甚至可能引发猝死。

为了得到最好的治疗,师老先生来到了北京,在医院植入了一个心脏起搏器,它可以帮助恢复正常的心律。自从安装了起搏器,师老先生就不再头晕,也再没发生过晕倒,一家人非常高兴,但随即又遇到了一个问题,就是术后随访。

安了起搏器,术后随访成难题

原来起搏器植入身体后,需要定期监测,让医生了解它的工作情况,根据不同情况及时调整一些参数,以便更加高效的工作,这就是随访。

正常情况下,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以及之后每隔1年,医院进行随访。

然而这却成了他最大的难题。

师老先生家交通及其不便,没有高铁、火车,最近的高铁站下车还要再转两次县级的公交才能到家,来北京一次实在太远,而离家最医院也需要驱车3小时,师老先生今年已经92岁高龄,年龄越大长途出行风险越高,因此随访成了很大的难题。

为师老先生植入起搏器的医院的张萍主任仔细评估了患者的病情、年龄、居住偏远等实际情况,觉得他非常适合使用远程监测的方式进行随访,于是主动联系了美敦力,向师老先生赠送了一台远程监测系统。美国心律学年会(HRS)在《心血管植入电子设备的远程监测和管理专家共识》中曾指出:远程监测应作为所有植入器械患者的标准随访管理策略,并作为Ⅰ级A类适应证。

这个“神器”既能监测起搏器是否运行正常,有没有出现故障,还能发现患者有没有发生心律失常,并及时将数据发送给医生,相比传统的到院随访,这样的监测及时又准确,绝对可以称得上是智能科技了。

得知有这样的神器,师老先生一家别提多高兴了,医生和企业工作人员一同将远程监测系统送到了师老先生家中,并向他演示了使用操作方法,能放心地在家进行随访,不用再为路远而奔波。

远程监测系统不仅方便,更节省医疗成本

科技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以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为例,操作的步骤很简单,只要在需要随访的时候接通电源,把设备放到相应的位置,它就可以完成自动传输,现在师老先生已经能够自己完成远程数据传输,真正让智能科技融入了自己的生活。

不仅如此,远程监测的使用还能大幅度缩减医疗成本。研究发现远程监测系统可以减少45%的院内门诊随访次数,比门诊随访时间缩短约58%,这对于贫苦地区的患者来说,节省的不仅仅是时间,还有巨大的相关医疗成本。此外,远程监测还可降低约35%的急诊急救情况发生,术后3年再住院率减少约20%,整体住院时间也缩短18%。

科室简介:

医院心脏内科创建于年,是医院首批优先发展的重点学科,首任科主任张萍教授是国内知名的心血管病专家。为了使广大心血管疾病患者得到一流的诊治和照护,心脏内科全天开放常规门诊,同时开设冠心病、房颤、遗传性心律失常、高血压,心脏病康复等专病门诊以及晕厥、心衰、睡眠呼吸联合诊疗门诊。

本文参考资料:

[1]VARMAN.AMHEARTJ.;:-.

[2]CRONINEM,ETAL.HEARTRHYTHM.;9:-.

[3]CROSSLEYGH,ETAL.JAMCOLLCARDIOL.;57:-.

[4]LANDOLINAM,ETAL.CIRCULATION.;:-.

[5]AKARJ,ETAL.LB03-03PRESENTEDATHRS.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zxrj-lukasu.com/hbyx/1265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