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TAVI团队在心内三科区主任陈建英教授带领下,再次成功对一例主动脉瓣重度狭窄并中-重度关闭不全,且伴严重钙化的老年男性患者施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TAVI),这是继9月23日陈建英团队粤西地区首台成功TAVI手术后,迎来的又一次高难度的挑战。
为了保证此次手术的顺利,我院TAVI-MDT团队各成员共同发力,得到徐晓红、唐靖、程可洛、邓烈华、夏俊等主任的大力支持。还有来自广东省人民医我院的罗建方和李捷教授提供精准支持和高效指导。
该手术的成功,标志着我院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技术达到省内先进水平,也预示着我们的结构性心脏病亚专科中心,将在不久的未来为更多的心脏病患者带来福音。
头晕、黑朦原来是“心门”坏了!
患者庄伯3年前突发胸痛、黑朦等不适,上楼梯、干活时更加明显,严重的时候差点晕倒,这对他的生活带了很多不便,甚至不敢抱孙子。这种症状逐渐加重,逐渐出现了气促、无力等症状,庄伯为了此事到处寻医问药。最终经多方打听和患者介绍来到我院心内三区,心脏彩超结果提示:主脉瓣重度狭窄并中重度关闭不全。
如果把心脏比喻成一个房子,那么主动脉瓣为心脏将血泵入全身各系统的一扇“大门”,而庄伯此时的大门已经严重变形狭窄,打不开也关不上,心脏的血泵出不去最终淤积在肺内,导致肺动脉高压,导致他一干活甚至不干活就有明显的气促;血液被狭窄的“心门”阻隔,外周的器官供血严重不足,患者出现黑朦就是大脑供血不足的表现。这种情况不仅让庄伯的生活质量大打折扣,而且心源性猝死的风险大大增加。
困扰庄伯多年的顽疾终于查明,但是该如何治疗又让他愁眉不展。
TAVI修“心门”不开胸!
对于主动脉重度狭窄,普通的药物治疗效果非常有限,只要阻塞的“心门”一天没有修好,庄伯随时都有心衰加重、猝死的风险,所以必须要进行手术治疗。但是作为高龄患者,面临传统外科手术全麻开胸、剖心、体外循环、术后卧床时间长等风险,庄伯退却了。TAVI手术成了庄伯唯一的希望。
“与传统的开胸换瓣手术相比,TAVI手术具有创伤小、病死率低、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更重要的是突破了传统开胸手术的禁区,是高龄无法接受开胸手术患者的唯一希望。”陈建英教授介绍道。
TAVI手术全称是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是从股动脉将人工心脏瓣膜输送至主动脉瓣区,然后打开释放,从而替代原来损坏的主动脉瓣,恢复瓣膜功能。整个手术过程不需要开胸、剖心和体外循环等,所以避免了很多传统手术的并发症,术后恢复很快,部分患者甚至术后第二天就可以下地活动。
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TAVI的演示视频
TAVI手术的适应征包括:
(1)老年重度主动脉瓣钙化性狭窄(AS),超声心动图提示:跨主动脉瓣血流速度≥4.0m/s,跨主动脉瓣压力≥40mmHg,主动脉瓣口面积0.8cm2;
(2)有心悸、胸痛或晕厥等症状、NHYA心功能分级Ⅱ级以上;
(3)解剖上适合TAVI/TAVR等。
经过评估庄伯的跨主动脉血流速度6.05m/s,跨主动脉瓣压力.58mmHg,主动脉瓣口面积0.47cm2;左、右冠状动脉距主动脉瓣的高度分别是15.3cm和15.6cm,解剖上适合TAVI,并且也有胸痛、黑朦等病史,非常适合行TAVI手术治疗。
术前彩超、CT结果
优势和风险并存,心脏团队保驾护航!
12月18日早上9:15术前准备完毕,手术正式开始,主刀医生在庄伯右侧股动脉开了一个钢笔大小的小孔,顺利将比头发丝粗一点的指引导丝送入他的左心室,后沿着导丝成功将人工心脏瓣膜跨过主动脉瓣并精准定位、释放。
经食道彩超检查显示,人工瓣膜功能良好,庄伯的跨主动脉瓣压力从术前的.58mmHg降低到术后的20.35mmHg,跨主动脉血流速度从6.05m/s降低到术后的2.44m/s,完美解决了主动脉瓣重度狭窄,同时也一并解决了主动脉瓣中-重度关闭不全,整个过程庄伯的生命体征都非常平稳,手术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TAVI手术造影过程剪接和文字讲解
虽然手术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在场的每个医务人员心里都清楚,整个手术过程充满了挑战和危险,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风险,TAVI心脏团队术前针对庄伯的情况进行了严谨的讨论,对可能的风险制定了应急的预案。
术前的MDT团队讨论
首先手术入路的选择至关重要,我们根据术前CTA结果,选择了右侧股动脉,避开了钙化迂曲的动脉;由于庄伯主动脉瓣钙化明显、狭窄严重,导丝和球囊难以通过主动脉瓣,所以先后用8mm和22mm的球囊对主动脉瓣进行充分预扩张,保证了TAVI瓣膜的顺利通过。
人工瓣膜精确定位直接决定手术成败,庄伯主动脉钙化严重,释放的位置过高,瓣膜可能存在被主动脉瓣口高速血流冲走的风险,而一旦释放的位置过低,随时可能会压迫到His传导系统,导致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等风险。
由于术前准备充分,瓣膜定位精准,释放位置非常理想,除了术前预判的轻度反流外,没有出现任何并发症,整个手术过程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十分成功。
术后彩超数据结果
图片素材来源网络
老年心脏瓣膜病患者的福音
术后庄伯被安全送返病房,术后三天庄伯身上的动脉测压管、临时起搏器等也陆续被拆除,在病房里面也可以看到他散步的身影。庄伯胸闷、黑朦、头晕等不适也消失了,和孙子玩耍的时候再也不用心存顾虑。这个小小的人工心脏瓣膜将在庄伯的心脏里面“服役”十年,十年后在在人工瓣膜里面再放一个瓣膜就行了,所以不用担心人工瓣膜的寿命。随着TAVI技术的推广,给许许多多的“庄伯”们带来了希望。
作者:陈涛
编辑:陈政芊
审核:陈欣欣
陈建英教授及手术团队
医院是粤西医院,是集医疗、科研及教学于一医院,承担着湛江市万人口的医疗健康。不断开拓进取,为粤西人民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资源、技术一直是广医附院人的责任。陈建英主任积极响应我院“医院登峰计划”的号召,不断开拓新技术、新项目。心血管三区在成立的短短三年来,除了开展了精准冠脉介入、左心耳封堵术、主动脉腔内隔绝术、先心封堵术、绿色电生理射频消融外,还先后开展了粤西第一例希氏束起博,粤西第一例左束支起搏及粤西第一例TAVI。此次TAVI手术的成功又是我院在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领域一个里程碑式的跨越。突破了老年瓣膜病患者传统手术的禁区,给广大患者的健康长寿带来了希望。
陈建英教授
TAVI-MDT团队
医普惠明
致力于医学知识大众化、实效化和普及化,做接地气的医学科普传播者。这里是医普惠明工作室官方平台。
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