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说ldquo肠化rdquo与胃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公益抗白 http://nb.ifeng.com/a/20180507/6557031_0.shtml

有些人胃镜检查,会出现“肠化”的说法,那么,这是怎么回事?是不是就要癌变?应该怎样对待?

一、正常胃黏膜

胃内壁黏膜的表面覆盖一层约0.25-0.5毫米厚的粘液层,此粘液是由胃黏膜上皮层的上皮细胞所分泌的一种粘稠的糖蛋白,具有润滑作用,可减少粗糙食物对胃粘膜的损伤;粘液的粘稠度约为水的30~倍,能有效地减慢和减少胃酸、胆汁、药物、细菌和病毒等对黏膜的入侵,保护胃黏膜免受机械、化学和生物损伤。正常人体胃黏膜上皮层的上皮细胞能够不断自动地增殖,每1-3天就能更新一次,保证胃黏膜表面有充足的粘液。

二、萎缩性胃炎

胃是接纳食物的器官,不可避免地摄入一些刺激性食物,如酒、药物、病毒细菌等,会对胃黏膜造成损伤和炎症,几乎每个人都有过胃炎经历。

但由于胃黏膜上皮细胞再生能力强,只要病因及时去除,胃黏膜炎症通常会在数日内得到完全修复,不适症状也会得到好转,这就是急性胃炎。如果胃黏膜反复受到致病因子的作用,超过细胞的自身修复能力时,胃炎就会迁延不愈,形成慢性胃炎,此时如有效去除病因,胃黏膜仍有修复可能,称为浅表性胃炎。

如果不能消除病因,同时胃上皮层又不能修复,胃黏膜粘液不断减少失去保护作用,致病因子就会伤及胃黏膜深层(固有层),造成胃腺体中壁细胞和主细胞的减少,胃液、胃酸和胃蛋白酶等分泌减少,形成了萎缩性胃炎,此时胃的消化功能受到了明显影响。

萎缩性胃炎多见于老年人,某种程度上,可以理解为胃黏膜老化的表现。

三、肠化

肠化,是肠上皮化生的简称,是指正常的胃黏膜上皮被肠型上皮所取代了。

正常情况下,我们的胃表面生长的是胃黏膜上皮细胞,具有分泌胃酸功能;肠道表面生长的是肠黏膜上皮细胞,具有分泌和吸收功能。

而当胃黏膜细胞受到比较严重的损伤后,其上皮结构出现了一定改变,越来越像是肠道上的细胞了。

肠上皮化生分为四种类型:完全性小肠化生;不完全性小肠化生;完全性结肠化生;不完全性结肠化生。

四、肠化的病因

凡是会造成萎缩性胃炎的病因,也就是“肠化”的病因。

常见导致胃黏膜损伤病因有:1.反复幽门螺杆菌感染;2.长期服用损胃药物如阿司匹林;3.长期吸烟等致胃胆汁返流;4.长期不良饮食和生活习惯。

常见影响胃黏膜上皮细胞修复的病因:1.年龄大于65-70岁的中老年人;2.摄入减少、偏食、消瘦、营养不良;3.肝病、肾病等消耗性疾病;4.糖尿病等微血管病变;5.心肺功能差、缺氧、贫血病变。

五、癌变

从肠化生过渡到胃癌的经历大体是:正常胃黏膜→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不完全小肠型肠化→不完全大肠型肠化→异型增生→早期胃癌→进展期胃癌。

与胃癌密切相关的不是萎缩、肠化,而是一种被称为“异型增生”(又称“不典型增生”、“上皮内瘤变”),也就是一种胃粘膜腺体细胞的异常增生性病变。

因此,现在的共识是,如果是萎缩性胃炎或/和肠化,则不必“忧心忡忡”。而如果发现有异常增生时,就需要高度重视并积极进行治疗了。

在慢性胃炎中,胃粘膜肠上皮化生十分常见。根据胃镜检查活检病理检查结果统计,胃粘膜肠上皮化生的发生率10%~23.6%,而发生癌变的概率为3~5%。

但如果肠化生进一步发展为“不典型增生”时,其概率就一下子提高到25%或40%。

而重度不典型增生(其实已经就是癌),在一年内演化为浸润癌的几率为70%。

六、肠化的治疗

肠上皮化生是继发于慢性炎症的基础上的,所以我们首先要把炎症治好,平时也要注意不要让胃长期处于慢性炎症状态。积极治疗各种导致和加重胃黏膜萎缩的病因以及影响胃黏膜上皮修复的各种病因,会减轻“肠化”程度。

1.养成良好的生活和饮食习惯。不吃刺激性食物和不新鲜的食物,少喝或者不喝浓茶和咖啡,少吃或者不吃腌制、熏烤或者油炸的食物,戒烟禁酒。饮食要规律,按时按量进餐,不暴饮暴食,不狼吞虎咽,尽量避免过热、过冷、过咸、过甜饮食。

2.根除幽门螺杆菌。幽门螺杆菌的活动会引起胃黏膜的炎症,长期感染的话一部分人会发生胃黏膜的萎缩和肠上皮化生,更加容易发展为胃癌。

3.高胃酸患者要控制胃酸。如:H2受体阻止剂(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潘托拉唑、雷贝拉唑等)。不过,长期大剂量抑酸治疗,反而会加重胃黏膜的萎缩。

4.胆汁返流性胃炎者要控制和改善胆汁反流。如:胃动力药(莫沙比利)、吸附胆汁的药物(铝碳酸镁)。

5.服用保护胃黏膜的药物。如:硫糖铝、尿囊素铝、瑞巴派特、替普瑞酮(施维舒)、L-谷氨酰胺呱仑酸钠(麦滋林),等等。

6.服用复合维生素、微量元素,加强营养。维生素C、微量元素硒,可能降低胃癌发生的危险度;适量补充叶酸,可以改善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理组织状态,而减少胃癌的发生。

7.中医中药治疗。根据相关报道,通过中医辨证论治,肠化是至少可以维持现状的;也有报道称中成药胃复春、摩罗丹联合羔羊胃提取物维生素B12对肠化逆转疗效不错。

不过,肠上皮化生的治疗需要较长的时间,换句话说,就是比较不容易消失。

七、胃镜复查

胃镜,是有效的检查手段。如病理报告单纯性“肠化”,无幽门螺杆菌感染、无明显胃部不适临床表现,定期2~3年做一次胃镜检查。

如果“肠化”伴有下列情况时,建议每年复查一次胃镜。

1.病理报告示有不完全型肠化;2.胃窦、胃体、贲门多部位“肠化”;3.“肠化”同时伴轻中度异型增生病变;4.“肠化”伴有幽门螺杆菌阳性或耐药;5.定期测定血胃蛋白酶原I和II有下降趋势;6.反复中上腹不适对症治疗不好转;7.直系亲属中有胃肿瘤病史者。

编辑:长啸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zxrj-lukasu.com/hbyx/112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