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心青年聚焦预防与评估特刊回顾
年7月,心青年联合「医学网」推出《广东心青年—聚焦—预防与评估》专刊,本次特刊所摘录的文章是心青年成员以“心血管疾病”为核心,围绕“预防与评估”这个主题展开的讨论,希望未来可以持续开展心血管疾病预防与康复的规范性培训,改变国内心脏康复人才匮乏,知识缺乏的困境,将“上医医未病之病”的理念传递给更多人。今天开始,我们将在中持续更新此次特刊的内容。
1
1
杨燕华
医院心内科
副主任医师,硕士,医疗组长
年7月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
-年就读医院心内科,取得硕士学位。
年3月晋升为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医疗组长。
在国内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著4篇,作为第一负责人完成东莞市科技发展一般项目课题一项,参与完成省级课题3项。
现任广东省医师协会心内科医师分会青年委员。擅长临床工作着重于各种心血管病危险因子(高血压、脂质代谢异常、糖尿病等)的防治、心力衰竭诊治、血栓栓塞性疾病的抗凝和抗血小板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心脑血管病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心血管危急重症的处理等。
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心力衰竭相关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心脏康复的相关研究。
心力衰竭是由于任何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导致心室充盈或射血能力受损的临床综合征,是冠心病、心肌病、高血压等各种心血管疾病的严重和终末阶段。全球心力衰竭患者数逐年升高,尽管目前心力衰竭的治疗取得了很大进展,现代药物治疗及非药物辅助治疗十分普及,但心力衰竭仍然是患者反复住院及死亡的常见病因,并且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体液储留是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反复住院的主要原因,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出现体液储留后心排血量减少、肾血流量减少,导致钠储留,刺激抗利尿激素增加,加重了水储留,从而出现恶性循环。 去除体液储留是心力衰竭处理的第一步,及时发现及处理多余的体液是减少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再住院的最有效方法。
心力衰竭的治疗现状:现代药物治疗+CRT治疗+出现症状后精准的容量管理+快速去除体液储留
1现代药物治疗
ACEI、B受体阻滞剂、螺内酯组成的金三角为基础,加上适当的利尿剂,必要时使用正性肌力药或其他辅助药物治疗
2CRT治疗
符合以下条件的作为CRT治疗的一类推荐(1.窦性心律;2.EF<35%;3.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QRS波时限>ms)
3患者出现症状后的精准容量管理
对于住院病人,评估患者容量方法包括症状、体征、胸片、心脏彩超、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CVP、PCWP、PICCO容量监测、BNP、NT-proBNP等。
4快速去除体液储留的措施
利尿剂的使用(呋塞米、双氢克尿噻、螺内酯、托拉塞米)、托伐普坦(稀释性低钠血症的最佳选择)、超滤。
尽管现代药物治疗及CRT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者预后,精准的容量管理及快速去除体液储留的措施能挽救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出现急性失代偿后的生命,然而对于减少住院、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自我容量管理显得更为重要。
1限制水钠的摄入
每日摄入液体,包括固体食物中的水分,建议在ml以内,不超过ml。限制钠的摄入,2-3g/d。
2体重监测
体重是体液储留的敏感指标,并且可以由患者在家中准确测定。缺点是体重的影响因素较多,建议严重心衰患者每天晨起空腹时测量体重。短时间内体重明显增加,即使没有出现气促症状,也要警惕已经出现体液储留。
3尿量或浮肿的观察
记录24小时出入量比体重监测更加准确反映体液储留的情况,但不适用于已经出院的病人。一般建议病人注意自己的尿量有没有明显减少(只是大概感觉),或者有没有出现浮肿。
4心率监测
心率增快是水钠储留患者早期表现,往往出现在气促、心悸、浮肿等临床症状之前。建议患者自行监测休息状态的心率,如果没有明显原因(如发热、情绪紧张等)比平时心率明显增快,建议提前就诊,主动向医生反应。
5BNP或NT-proBNP监测
如果患者有出现水钠储留的早医院就诊,可以完善BNP或NT-proBNP检查,其变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应患者体内容量的变化。
小结
当患者还没出现临床症状,但以上监测指标出现变化时,医院就诊,在专科医生的重新评估下重新给予饮食建议或调整利尿剂的使用。虽然目前的研究提示利尿剂的使用不能改善患者的生存率,但在细致的自我容量管理下合适地使用利尿剂,确实能降低患者再次住院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编辑、排版:银白桦树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北京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效果好白颠疯如何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