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诊断学课后思考题第五篇辅助检查

心电图

常规心电图包括哪儿些导联

1.肢体导联:包括标准肢体导联Ⅰ、Ⅱ、Ⅲ及加压肢体导联aVR、aVL、aVF。

2.胸导联:包括V1-V6导联。

2.心电图由哪儿些波段组成,代表什么意义

1.P波:代表心房肌除极的电位变化

2.PR间期:从P波的起点至QRS波群的起点,代表心房开始除极至心室开始除极的时间。

3.QRS波群:代表心室肌除极的电位变化。

4.J点:QRS波群的终末与ST段的起点之交接点为J点。

5.ST段:自QRS波群的终点至T波起点间的线段,代表心室缓慢复极过程。

6.T波:代表心室快速复极时的电位变化。

7:QT间期:指QRS波群的起点至T波终点的间距,代表心室除极和复极全过程所需的时间。

8.u波:在T波之后0.02-0.04秒出现的振幅很低小的波称为u波。

3.常规胸导联有几个?探查电极放置在什么位置?

包括V1-V6导联。检测之正电极应安放于胸壁规定的部位,另将肢体导联3个电极分别通过5K电阻与负极连接构成中心电端。胸导联检测电极具体安放的位置位:V1位于胸骨右缘第4肋间;V2位于胸骨左缘第4肋间;V3位于V2与V4两点连线的中点;V4位于左锁骨中线与第5肋相交处;V5位于左腋前线与V4同一水平处;V6位于左腋中线与V4同一水平处。

4.如何判断为窦性心律?

(1)窦性心律一定是由窦房结发出来的!

(2)窦性心律一定有P波

(3)P波在I、II、aVF直立,在aVR倒置

5.P波在哪个导联一定是倒置的?

aVR导联

6.P波、P-R间期、QRS波群的正常值?

(1)P波:时间:<0.12s;

振幅:肢体导联<0.25mV

胸导联<0.20mV 

(2)P-R间期:正常为0.12-0.20s

(3)QRS波群:时间:0.06-0.10s,≤0.11s

胸导联:RV1<1.0mVRV5,RV6不超过2.5mV

肢体导联:RaVR0.5mVRaVL1.2mv

RaVF2.0mVRⅠ1.5mV

7.急性心肌梗塞时可出现哪些基本心电图图形改变?各临床分期心电图特点?

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心电图的变化随着心肌缺血、损伤、坏死的发展和恢复而呈现一定的演变规律。根据心电图图形的演变过程和演变时间可分为超急性期、急性期、近期(亚急性期)和陈旧期(愈合期)。

超急性期:心电图上产生高大的T波,以后迅速出现ST段上斜型或弓背向上型抬高,与高耸直立T波相连。

急性期:ST段呈弓背向上抬高,面向坏死区导联的R波振幅降低或丢失,出现异常Q波或QS波;T波由直立开始倒置,并逐渐加深。坏死型的Q波、损伤型的ST段抬高和缺血型的T波倒置在此期内可同时并存。

近期(亚急性期):抬高的ST段恢复至基线,缺血型T波由倒置较深逐渐变浅,坏死型Q波持续存在。

陈旧期(愈合期):ST段和T波恢复正常或T波持续倒置、低平,趋于恒定不变,残留下坏死型的Q波。

8.心肌梗死的定位诊断及梗死相关血管的判断?

1.定位诊断

心肌梗死部位的诊断一般主要根据坏死型图形(异常Q波或QS波)出现于哪些导联而作出定位判断。前间壁梗死时,异常Q波或QS波主要出现在V1-V3导联;前壁心肌梗死时,异常Q波或QS波主要出现在V3、V4(V5)导联;侧壁心肌梗死时在Ⅰ、aVL、V5、V6导联出现异常Q波;如异常Q波仅出现在V5、V6导联称为前侧壁心肌梗死,如异常Q波仅出现在I、aVL导联称为高侧壁心肌梗死;下壁心肌梗死时,在Ⅱ、Ⅲ、aVF导联出现异常Q波或QS波;正后壁心肌梗死时,V7、V8、V9导联记录到异常Q波或QS波,而与正后壁导联相对应的V1、V2导联出现R波增高、ST段压低及T波增高(称为对应性改变)。如果大部分胸导联(V1-V5)都出现异常Q波或QS波,则称为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孤立的右心室心肌梗死很少见,常与下壁梗死并存。发生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时,若V3R-V4R导联出现ST段抬高≥0.1mV,提示还合并右心室心肌梗死。

2.相关血管判断

前间壁或前壁心肌梗死常为左前降支发生闭塞;侧壁和后壁同时发生梗死多为左回旋支发生闭塞;下壁梗死大多为右冠状动脉闭塞,少数为左回旋支闭塞所致;下壁梗死同时合并右心室梗死时,往往是右冠状动脉近段发生闭塞。

9.何谓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其心电图特征包括哪些?

起搏传导系统退行性病变以及冠心病、心肌炎(尤其是病毒性心肌炎)、心肌病等疾患,可累及窦房结及其周围组织而产生一系列缓慢性心律失常,并引起头昏、黑矇、晕厥等临床表现,称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其主要心电图表现如下:

持续的窦性心动过缓,心率<50次/分,且不易用阿托品等药物纠正。

窦性停搏或窦房阻滞。

在显著窦性心动过缓基础上,常出现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房速、房扑、房颤等),又称为慢-快综合征。

若病变同时累及房室交界区,可出现房室传导障碍,或发生窦性停搏时,长时间不出现交界性逸搏,此即称为双节病变。

10.各类早搏的心电图诊断要点有哪些?

1.室性早搏

(1)期前出现的QRS形态宽大畸形,时限常>0.12s,T波方向与主波相反

(2)完全性代偿间歇

(3)提早的QRS-T波前无P波或相关的P波

2.房性早搏

(1)期前出现的P波形态与窦性P波不同;

(2)P-R0.12s;

(3)代偿间歇不完全;

(4)房早未下传;

(5)房性早搏伴室内差异传导

交界性早搏

期前出现的QRS-T波,其前无窦性P波

逆行的P波可出现在QRS波之中,之后R-P0.20s,也可在其前,P-R0.12s

完全性代偿间歇

11.如何区别心房扑动与心房颤动?

1.心房扑动

无正常P波,代之连续的锯齿状F波。F波间无等电位线,波幅大小一致,间隔规则。

F波频率为-次/min,大多以2:1或4:1下传,故心室律规则;如房室传导比例不恒定,心室律也可不规则。QRS波的时限一般不增宽。

如F波的大小和间距存有差异,且频率次/min,称不纯性心房扑动

心房颤动

无正常P波,代之以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f波,尤以V1导联为最明显,心房f波的频率为-次/min。

心室律绝对不规则。

QRS波一般不增宽。

房颤伴室内差异传导。

12.心室扑动与心室颤动心电图特征?

1.心室扑动

无正常的QRS-T波群,代之以连续快速而相对规则的大振幅波动。

扑动波频率达-次/min。

2.心室颤动

QRS-T波群完全消失,出现大小不等、极不匀齐的低小波。

频率达-次/min。

13.房室传导阻滞心电图特征包括哪些?

窦房阻滞

一度窦房阻滞不能观察到。

二度I型窦房阻滞:PP间距逐渐缩短,出现漏搏后PP间距又突然延长呈文氏现象。

二度II型窦房阻滞:窦性PP间距中突然出现一个长间歇,这一长间歇恰等于正常窦性PP间距的倍数。

房内阻滞

不完全性房内阻滞主要表现为P波增宽≥0.12s,出现双峰,切迹间距≥0.04s,与左心房肥大心电图相类似。

完全性房内阻滞主要表现为:在正常窦性P波之外,还可见与其无关的异位P波或心房颤动或心房扑动波,自成节律。

房室阻滞:房室传导情况主要表现在P与QRS波的关系上。

(1)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①P-R间期延长,成人P-R>0.20s。

②前后两次检测结果比较,出现与心率相当的P-R间期延长超过0.04s。

③一度房室传导阻滞伴有束支传导阻滞,QRS波增宽畸形。

二度房室传导阻滞部分P波后QRS波脱漏。二度房室传导阻滞分:I型和II型:

①I型多为功能性或损害局限房室结或希氏束的近端,预后较好。

P波规律地出现,P-R间期逐渐延长

直至一个P波后漏脱一个QRS波群

其后P-R间期趋缩短,之后又复逐渐延

如此周而复始地出现,称为文氏现象

②II型多属器质性损害,病变大多位于希氏束远端或束支部位,易发展为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预后差。

P-R间期恒定(正常或延长)

部分P波后无QRS波群

(3)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①P波与QRS波毫无相关性,各保持自身的节律

②房率常高于室率

室内阻滞

右束支阻滞

①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心电图特征

QRS波群时间≥0.12s;

V1、V2导联的QRS呈rsR’型或M形波;Ⅰ、V5、V6导联S波增宽而有切迹,其时限≥0.04s;aVR导联则常呈QR型,其R波宽而有切迹;

V1导联R峰时间≥0.05s;

V1、V2导联ST段轻度压低,T波倒置;Ⅰ、V5、V6导联T波方向与终末S波方向相反,仍为直立。

②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和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两者QRS波群的形态相似,但前者QRS波时限0.12s。

左束支阻滞

①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心电图特征:

QRS波群时间≥0.12s;

V1、V2导联常呈rS波或宽而深的QS波,Ⅰ、aVL、V5、V6导联R波增宽、顶峰粗钝或有切迹;

Ⅰ、V5、V6导联q波一般消失;

V5、V6导联R峰时间>0.06s;

ST-T波方向与QRS主波方向相反,心电轴有不同程度的左偏。

②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和不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两者QRS波的形态相似,但前者QRS波时限≥0.12s,后者0.12s。

(3)非特异性室内阻滞

①成人QRS波群时限ms,8-16岁儿童90ms,8岁以下儿童80ms,且图形不符合右束支传导阻滞或左束支传导阻滞的诊断标准;

②若胸导联图形符合右束支传导阻滞标准,而肢体导联图形符合左束支传导阻滞的标准,或者反之。

(4)左前分支阻滞

①心电轴左偏,可达-30°--90°,超过-45°者更具诊断价值。

②II、Ⅲ、aVF导联QRS波呈rS型,Ⅲ导联S波大于II导联S波;I、aVL导联呈qR型,RaVLRI。

③QRS时间轻度延迟,但0.12s。

(5)左后分支阻滞

①心电轴右偏在+90°-+°,尤以超过°为最可靠;

I、aVL导联QRS波呈rS型;II、Ⅲ、aVF导联呈qR型,②且q波时限0.s;Ⅲ导联R波大于II导联R波;

③QRS波时间0.12s。

14.宽QRS波群心动过速的种类及鉴别?

1.种类

室性心动过速(室速)

室上性心动过速(室上速)伴心室内差异性传导

室上性心动过速伴原来存在束支传导阻滞或室内传导阻滞

室上性心律失常(房速、房扑或房颤)经房室旁路前传

经房室旁路前传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2.鉴别

房室分离、心室夺获和室性融合波

QRS波宽度

额面QRS电轴

胸导联QRS波的同向性

节律的规整性

Brugada分步诊断法

胃肠镜检查

1.胃镜检查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1.适应症:

(1)吞咽困难、胸骨后疼痛、烧灼、上腹部疼痛、不适、饱胀、食欲下降等上消化道症状,原因不明者。

(2)不明原因的上消化道出血。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早期检查不仅可获病因诊断,尚可同时进行内镜下止血。

(3)X线钡餐检查不能确诊或不能解释的上消化道病变,特别是黏膜病变和疑有肿瘤者。

(4)需要随访观察的病变,如消化性溃疡、萎缩性胃炎、胃手术后、反流性食管炎、Barrett食管等。

(5)药物治疗前后对比观察或手术后随访。

(6)内镜下治疗,如异物取出、止血、食管静脉曲张的硬化剂注射与套扎、食管狭窄的扩张与内支架放置治疗、上消化道息肉切除、黏膜切除等。

2.禁忌症:

(1)严重心肺疾病,如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肌梗死急性期、严重呼吸衰竭及支气管哮喘发作期等。轻症心肺功能不全不属禁忌,必要时在监护条件下进行,以策安全。

(2)休克、昏迷等危重状态。

(3)神志不清、精神失常、不能合作者。

(4)食管、胃、十二指肠穿孔急性期。

(5)严重喉疾患者、腐蚀性食管炎和胃炎、巨大食管憩室、主动脉瘤及严重颈胸段脊柱畸形者。

(6)急性病毒性肝炎或胃肠道传染病一般暂缓检查;慢性乙、丙肝炎或病原携带者、艾滋病患者应具备特殊的消毒措施。

2.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内镜下表现?

指黏膜已经发生了萎缩性改变。慢性萎缩性胃炎因不同病因又再分为多灶萎缩性胃炎和自身免疫性胃炎两类。胃镜下慢性萎缩性胃炎有两种类型,即单纯萎缩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伴增生。前者主要表现为黏膜红白相间,白相为主、血管显露、色泽灰暗、皱襞变平甚至消失;后者主要表现为黏膜呈颗粒状或结节状。

3.胃溃疡的内镜下分期?

1.活动期:可见圆形或椭圆形凹陷,直径躲在0.5-1.5cm

之间,底部覆以白苔、血痂或血凝块,周围黏膜充血、水肿,呈坻状隆起。

2.愈合期:溃疡缩小、变浅、表面薄白苔,边缘光滑整齐,周边水肿消失,再生上皮明显呈红色栅状,溃疡边缘可见黏膜皱襞向中央集中。

3.瘀痕期:溃疡消失,为再生上皮覆盖,黏膜发红,呈栅状,向心性呈放射状排列。

4.结肠镜检查的适应症?

1.不明原因的便血、大便习惯改变;有腹痛、腹块、消瘦、贫血等征象或怀疑有结、直肠及末端回肠病变者。

2.钡剂灌肠或乙状结肠镜检查结肠有狭窄、溃疡、息肉、癌肿、憩室等病变,需进一步确诊者。

3.转移性腺癌、CEA、CA等肿瘤标志物升高,需要找原发病灶者。

4.炎症性肠病的诊断与随诊。

5.结肠癌术前确诊,术后随访,息肉摘除后随访。

6.行镜下止血、息肉切除、整复肠套叠和肠扭转、扩张肠狭窄及放置支架解除肠梗阻等治疗。

5.溃疡性结肠炎的内镜下表现?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镜下见黏膜广泛充血、水肿、糜烂或表浅溃疡,表面有脓苔和渗出物,形态多样,并伴炎性息肉形成。









































北京最好的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太原治疗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zxrj-lukasu.com/ystl/6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