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病例简介患者男,76岁,因“无明显诱因间断胸闷21小时”,个人史、家族史无特殊,收入急诊。
现病史
3天前患者不慎撞到电梯后出现右眼眶外伤,右侧眼睑多发青紫、瘀斑,下眼睑为重,右侧外眦处可见一横行裂口约4cm,少量渗血。
既往史
前列腺增生7年余;高血压病3年余,未服药,平时血压在~/90~mmHg;陈旧性脑梗。
二
急诊辅助检查及处理1.辅助检查
查体:体温36.1℃,心率50次/分,血压/76mmHg。神志清楚,查体欠配合;右侧眼睑多发青紫、瘀斑,下眼睑偏重,右侧眦处可见一横行裂口约4cm;颈静脉充盈;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明显干湿啰音;心音低,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软、无压痛;双下肢无水肿。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及凝血未见明显异常。血生化:谷丙转氨酶(ALT)55IU/L,谷草转氨酶(AST)74IU/L,肌酐μmol/L,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23.1ng/mL,肌钙蛋白I(cTnI)9.23ng/mL,脑钠肽(BNP)ng/mL,血钾3.7mmol/L,C反应蛋白(CRP)61mg/L。
心电图:II、III、AVF导联ST段抬高,病理性Q波,I、AVR导联ST段压低,T波倒置,右室导联ST段抬高,提示III度房室传导阻滞(图1)。
图1.急诊心电图2.急诊处理
基于患者“胸闷、心电图定位、心肌酶升高”,诊断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下壁、右室)”;予以硝酸异山梨酯、氯吡格雷、兰索拉唑等初步治疗,需入院进一步确诊及处理。
三
入院辅助检查及处理1.辅助检查查体:心率38次/分,血压/51mmHg。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及凝血未见明显异常。血生化:肌酐.6μmol/L,CK-MB为34.9ng/mL,cTnI为10.56ng/mL,BNP为ng/mL,血钾3.63mmol/L。心电图:与急诊心电图所见没有差异,但心率变慢(38次/分)(图2)。图2.入院心电图
超声心动图:右心增大(左房上下径5.29cm,右室前后径2.84cm);右室游离壁运动减弱;左室整体收缩功能正常,左室射血分数(LVEF)64%;二尖瓣轻中度反流,主动脉瓣少量反流(图3)。
图3.超声心动图
双肾动脉彩超:未见双肾动脉主干狭窄。
泌尿系B超:双肾积水、右侧肾盂最宽4.2cm,双侧输尿管上段扩张。
腹部CT:前列腺增生,膀胱多发憩室,双侧肾盂、肾盏及输尿管轻度积水,双肾轮廓欠规则。
头部CT平扫:双侧放射冠、基底节区、右侧丘脑腔梗,脑白质变性。
植入临时起搏器后冠脉造影:左前降支(LAD)中段狭窄50%,第一对角支(D1)近端狭窄60%(图4);左回旋支(LCX)开口及近端狭窄60%,第一钝缘支(OM1)近端狭窄近90%,左后侧分支开口狭窄99%(图5);右冠状动脉(RCA)近端狭窄%,局部血栓形成(图6)。
图4.LAD中段及D1近端分别狭窄50%、60%图5.LCX开口及OM1近端分别狭窄60%、90%图6.RCA完全闭塞2.诊断
急性ST段抬高型右室及下壁心肌梗死,RCA完全闭塞;III度房室传导阻滞;颅外伤;心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
3.治疗
(1)RCA完全闭塞: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
术前准备:由于患者3天前有“颅外伤”,经眼科会诊,考虑患者目前无活动性出血,予以阿司匹林mg,氯吡格雷75mg,每日1次;
由于患者心率缓慢,又无心律失常病史,考虑III度房室传导阻滞与RCA狭窄或闭塞可能性大,植入临时起搏器治疗。
PCI术后,冠脉造影示大量血栓难以清除,球囊扩张部位血流慢(图7)。
图7.PCI术终
综合考虑患者的肾功能、心率及心律情况后,予以低分子肝素、替格瑞洛、培哚普利、比索洛尔、坎地沙坦、瑞舒伐他汀治疗,治疗后患者胸闷症状消失,心肌酶水平逐渐下降。
(2)III度房室传导阻滞:植入临时起搏器
患者自导管室返回病房后植入临时起搏器(VVI模式,心率40次/分)完全起搏;术后第2天,心电图呈窦性心律、间断起搏;术后第3天,呈窦性心律,观察1天后拔出临时起搏器,2天后予以比索洛尔。
(3)右心功能不全:冠脉再灌注,优化心率及房室同步
保证容量摄入(每天~0mL),适当增加前负荷,从而增加右心前向血流,必要时间断小剂量利尿,经过治疗,患者心功能逐渐恢复,BNP水平下降。
(4)肾功能不全管理
患者无肾脏病史,自诉1年前体检肾功能正常,其血肌酐升高,考虑入量相对不足、心脏泵血功能下降导致肾灌注不足,遂给予适量水化治疗,但肌酐水平未降低(~μmol/L),水化治疗无效。
经泌尿外科会诊,诊断为“前列腺增生致双肾积水”,予以坦索罗辛、非那雄胺治疗,并建议置留尿管,但患者拒绝置留尿管,嘱其泌尿外科随诊,安排出院。
来源:郑琴.老年急性心肌梗死、III度房室传导阻滞、颅外伤一例.长城会.转自:心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