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澍好医生就像好司机

专家简介

张澍

·张澍·

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

北美心律学会院士(FHRS),欧洲心脏学会院士(FESC),全国政协委员

中国医学科医院心律失常中心主任,心内科主任

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北京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前任主任委员

  目前,中国医疗资源,无论从政府层面,还是市场层面,都没有得到有效的配置,致使医改进展缓慢。此外,医疗的价值取决于质量,但我国的医疗质量总体上还不令人满意。

  要提高医疗质量,首先要是标准化;其次重视临床转化;最后要均一化。

  总的来说,医院,小医院在基本疾病的治疗要求上都一样,我们必须有标准。标准化就是从科学和管理层面上制订标准。医院都用这个标准的手段。

  提高我国的医疗水平,第一是有配置合理且足够的医疗资源,第二应把提高医疗质量作为目标,第三是要有评估系统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评估系统很重要,但目前我国的评估系统在科学性上与国际接轨不够。

我国的医疗资源仍比较匮乏

  以心律失常治疗为例,中国的心律失常发病情况和国外接近。但与国外相比,中国的心律失常患者在不断增加。如心脏猝死,几年前的数字是每年54万人猝死,现在还在增加。有研究发现,与10年前相比,我国因房颤而脑卒中的患者增加了10倍。

  另一个方面,目前我国对心律失常的治疗和救治还远远不足。比如,中国每年猝死54万人,意味着每天人猝死。心肺复苏是抢救心脏猝死的关键手段。由于心肺复苏的普及程度不够,中国猝死的抢救成功率远远低于国外。

  在美国,相当多的公民学习过心脏急救,接受过心脏急救培训的人找工作会更优势。这是国家通过法律让人们必须学习心脏急救,这样在公共场所或者家庭或者单位,能及时施救他人。

  发达国家在公共场所都备有自动体外除颤器(AED),中国目前安装得也很少。

  又比如,对于猝死的高危人群,比较有效的方式是在患者体内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ICD)。但中国接受这项治疗的患者也较少。原因是是中国患者接受程度有限,第二是因医生培训不足,会做手术的医生很少。此外,进口设备也比较贵。

  在美国,每万人,就有人植入了ICD。而中国每万只有1.4人,差距非常大。

  普通心脏起搏器是治疗心动过缓和传导阻滞的有效手段。方法简单,技术成熟。但中国每万人只有38个病人安装起搏器。美国每万人中约有0例病人安装,日本则为个病人。

  除接受程度外,技术可及性也是很大问题,医院有家,实际上中国医院只有0多家。

  这些问题进一步说明了我国医疗资源还远远不够。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科技进步也很大,SCI文章是国际第二位。但中国的患者,从医疗质量角度考虑,与国际相比有很大的差别。

医生看病就像开车

  医院使用的新技术种类越来越多,但一旦使用新技术,就牵扯到质量控制的问题,因为技术都是靠人掌握的,机器的操作也是靠人掌握。

  医生技术的掌握情况就像司机驾车,好司机了解并遵守规章制度,技术过关,经验丰富,所以开车很安全,能把握速度和方向。但是驾驶技术不好的人,方向把握不好的话,可能要撞车,速度把握不好,就要超速。

  医院人满为患,大医院集中在大城市。但中国10亿人口在农村地区,谁来治疗和治疗农民的心律失常问题?医疗质量如何把控?

  我曾去腾冲义诊,发现那里有三个病人需要安装心脏起搏器,但医院的医生没有掌握安装起搏器的技术。由于病情危重,患者也不能坐飞机,但如果坐汽车,从腾冲到昆明要一天时间,路上很危险。

  所以,要培养好当地医生。如果流程和规范不能得以保证,轻则治疗不成功,重则增加了患者的风险。

  任何治疗都是把双刃剑,过度治疗是错误的,治疗不足和治疗不规范也是危险的。如果患者无需装起搏器,做了就是过度医疗。需要安装,但没有安装,就是治疗不足,也会危害患者的安全。过度医疗和治疗不足都与医疗质量有关。

  医生掌握这些治疗技术,需要质量控制,第一是培训;第二是制订标准。行业有行业的标准,卫生行政管理部门也有严格的要求,都可以进行质量控制。

  比如对于心律失常介入治疗的质量控制,第一,准确找到合适的病人,我们术语叫适应证。第二,治疗过程中一定要权衡利弊,评估风险和获益。第三,在治疗过程中要把风险降到最低。

合理和规范使用技术可降低医疗费用

  技术推广不仅仅在于从科学层面打造同质化的治疗,即均一化的治疗。在中国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除了要考虑边远的西部地区或者农村地区也应享受同样的医疗质量,也要解决老百姓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

  在类似腾冲这种偏远地区,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培训医生掌握技术。

  人们都希望用最低的花费治疗疾病,但需要把握以下几点:

  第一掌握好适应证,患者需不需要这样的治疗?

  第二,技术要过关,用好技术能减少并发症,价格当然就低。病人一旦出了并发症,医疗花费就明显增加。因此,合理使用技术很重要;

  第三,把技术推广到基层,让病人不医院。因为医疗的间接费用很高,比如路费、亲属住宿费用等等,把技术推广到基层,就可以避免医疗费用上涨的问题。

  技术推广需要评估体系的支撑。也就是说,完成质量的监督要建立一个评估体系,这个评估体系在国外很成熟,评估要素包括:医院的医疗资源配置,医生的手术例数,治疗的病人手术的复杂程度,每治疗一个病人花费的时间,治疗一个病人出现并发症的情况、治疗花费等。

转自:中国循环杂志

医声网官方







































北京中科医院是假的吗
白癜风早期能根治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zxrj-lukasu.com/yfzl/692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