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往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30年余。高血压病史15年,最高收缩压达mmHg,长期口服降压治疗;否认糖尿病病史。否认冠心病史。
个人史:吸烟史60年,每日约40支。
第一次入院住院时间:年04月01日至年04月11日
主诉:活动后心累、气促1年余,突发呼吸困难1月余。
现病史:1年多前,患者活动后心累、气促,休息后可缓解。1月余前,患者休息时突发全身乏力,约2小时后出现呼吸困难。
查体:T36.5℃,P90次/分,R24次/分,BP/90mmHg。颈静脉无怒张,右肺呼吸音降低,双下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浊音界稍扩大,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双下肢无水肿。
心电图:不完全左束支传导阻滞。
外院胸部增强CT:1.双肺气肿并发肺大泡形成;2.慢性支气管炎伴双肺多发急性感染,右肺中叶内侧段及左肺下叶底段局限性肺不张;3.双侧胸腔积液(右侧明显);4.肺动脉左肺上叶分支栓塞;5.右肾囊肿肝右叶后上段多发钙化灶。
入院诊断:1.心力衰竭心功能Ⅱ-Ⅲ级;2.原发性高血压3级,极高危,高血压性心脏病,左室增大;3.肺栓塞;4.慢性阻塞性肺病(缓解期)。
心脏彩超:年04月01日
肝功、血脂:
住院期间治疗:改善循环;利尿;改善心肌重构;营养心肌;华法林抗凝。
出院情况:出院诊断:原发性高血压,3级,极高危,高血压性心脏病,左房、左室增大,心力衰竭心功能Ⅱ-Ⅲ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肺栓塞;慢性阻塞性肺病。出院带药:
第二次入院住院时间:年07月23日至年08月14日
主诉:反复心累1年余,再发加重伴气促3小时。
现病史:反复活动后心累、气促1年余,入院前3小时,再次出现轻微活动后喘累、气促,伴大汗淋漓,不能平卧,端坐位稍缓,无胸痛及呼吸困难。
查体:P90次/分,BP/76mmHg,呼吸急促,双肺听诊呼吸音稍粗,未闻及明显干湿啰音及哮鸣音。心浊音界向左扩大,心率90次/分,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无压痛。双下肢不肿。
心电图:ST-T段改变
入院诊断:1.急性心力衰竭心功能Ⅲ-Ⅳ级;2.原发性高血压3级,极高危,高血压性心脏病;3.AECOPD继发性支气管扩张;4.肺栓塞。
辅助检查:1.血凝报告
2.血常规报告
胸部CT平扫+增强+CTPA:年05月25日
CT平扫+增强+CTA:年07月30日
床旁心电图:ST-T改变
冠脉造影:年08月12日
冠脉造影结果:前三叉重度狭窄,最狭窄约85%;前降支近中段多个重度狭窄,最狭窄约80%,多段血管瘤样扩张,呈串珠样改变;回旋支近中段多个重度狭窄,最狭窄约90%,中段血管瘤样扩张;右冠开口及近端多处重度狭窄,近中段主干完全闭塞。
住院期间治疗方案:降压:络活喜抗血小板:氯吡格雷控制心率:博苏调脂:可定抗凝:华法林(复查CTPA后停药)改善循环利尿:呋塞米
出院:
一、出院诊断: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2.原发性高血压3级极高危高血压性心脏病左房、左室增大心力衰竭心功能Ⅲ-Ⅳ级;3.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继发性支气管扩张双侧胸腔积液;4.肺栓塞;5.腹主动脉夹层;6.双肾动脉狭窄;7.双下肢动脉闭塞。
二、出院医嘱及带药:
第三次入院住院时间:年09月14日至年09月30日
主诉:反复心累1年余,加重伴气促3小时。
现病史:患者于3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心累,无气短、呼吸困难,夜间能平卧入睡,双下肢不肿。入院前3小时,再次无明显诱因出现心累、气促,伴大汗淋漓,不能平卧,无畏寒发热、胸痛及呼吸困难等不适。
查体:P95次/分,BP/70mmHg,呼吸急促,双肺听诊呼吸音稍粗,未闻及明显干湿啰音及哮鸣音。心浊音界向左扩大,心率95次/分,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无压痛。双下肢不肿。
入院诊断:1.急性心力衰竭心功能Ⅲ-Ⅳ级;2.原发性高血压3级极高危高血压性心脏病;3.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4.AECOPD继发性支气管扩张;5.双下肢动脉闭塞;6.腹主动脉夹层;7.双侧胸腔积液。
辅助检查:免疫报告
床旁心脏彩超:年09月15日主动脉根部内径:34mm、左房前后径:37mm左室舒张末径:70mm、右室舒张末径:19mm左室收缩末径:58mm、右房横径:37mm室间隔舒张末厚度:7mm、室间隔波动幅度:6mm左室后壁舒张末厚度:8mm、左室后壁波动幅度:6mm左室短轴缩短律FS:17%左室射血分数EF:35%。
辅助检查:
右肾影缩小,GFR明显低于正常,提示右肾功能明显受损;左肾显像无明显异常,左肾GFR基本正常,总GFR大致正常。
住院期间治疗方案:
肾动脉造影+右肾动脉支架植入(年09月17日):右肾动脉近端重度狭窄,最狭窄约95%,远段中重度狭窄,最狭窄约70%,肾段和亚段小分支明显钙化伴不同程度中重度狭窄;于右肾动脉近段狭窄处植入BLUE5×15mm支架一枚,造影见支架处未见明显残留狭窄。
强心:地高辛利尿:呋塞米,托拉塞米、螺内酯控制心率:美托洛尔缓释片改善心肌重构:培哚普利抗血小板:氯吡格雷+西洛他唑调脂:可定改善循环、营养心肌
出院:
一、出院诊断:1.原发性高血压3级极高危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脏增大心力衰竭心功Ⅲ-Ⅳ级;2.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缺血性心肌病型;3.双肾动脉狭窄右侧肾动脉支架植入术后;4.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继发性支气管扩张双侧胸腔积液;5.腹主动脉夹层;6.双下肢动脉闭塞。
二、出院带药:氯吡格雷75mgqd;西洛他唑50mgbid;美托洛尔缓释片47.5mgqd;雅施达1mgqd;可定10mgqn;螺内酯20mgqd;呋塞米片20mgqd;能气朗10mgtid。
第四次入院住院时间:年03月19日至年03月27日
主诉:反复心累2年余,再发加重3天。
现病史:反复活动后心累、气促2年余,偶伴大汗,夜间不能平卧,3天前,患者加大运动量后再次出现心累、气促、下肢酸胀等不适,无下肢水肿,伴间歇性跛行,行走约50米左右出现。
住院期间治疗方案:再次因心衰入院,治疗方案同前次。
出院:
一、出院诊断: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心功能Ⅲ级;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3.原发性高血压3级极高危:高血压性心脏病、左房、左室增大;4.腹主动脉夹层;5.双肾动脉狭窄右肾动脉支架植入术后;6.双下肢动脉闭塞
二、出院带药:氯吡格雷75mgqd;西洛他唑50mgbid;美托洛尔片50mgbid;雅施达1mgqd;可定10mgqn;螺内酯20mgqd;呋塞米片20mgqd。
第五次入院住院时间:年05月30日至年06月12日
主诉:反复心累气促2年余,再发加重3天。
现病史:反复活动后心累,气短2年余,偶有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及双下肢水肿多次因“心力衰竭”于我院住院治疗。入院前3天,再次出现心累、气促,伴大汗淋漓,不能平卧,无畏寒发热、胸痛及呼吸困难。
查体:T36.9℃P次/分;R25次/分BP/72mmHg。颈静脉无充盈,肝颈静脉回流征阴性,桶状胸,双肺呼吸音低,可闻及细湿啰音及哮鸣音。心界扩大,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下肢无水肿。
心电图:V1-V6ST段压低0.1~0.2mv。
入院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心功能Ⅲ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原发性高血压3级极高危,高血压性心脏病;腹主动脉夹层;双肾动脉狭窄,右侧肾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双下肢动脉闭塞。
心肌酶谱、BNP、凝血象:
肝功、血脂+肾功、电解质:
心脏彩超:年05月30日
辅助检查:
住院期间治疗方案:利尿:呋塞米、螺内酯;抗血小板:替格瑞洛+西洛他唑;调脂:可定;控制心率:美托洛尔平片;环磷腺苷、左卡尼汀。
出院:
一、出院诊断: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心功能Ⅲ级;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3.原发性高血压3级极高危高血压性心脏病左房、左室增大;4.腹主动脉夹层;5.双肾动脉狭窄右肾动脉支架植入术后;6.双下肢动脉闭塞。二、出院带药
出院后随访随访结果:6个月后复查超声心动图,EF58%,LVDd50mm。随访至今患者无明显胸闷、胸痛,活动耐量较前改善,无出血并发症。
病例总结回顾分析GRACE评分:回顾患者病史,有反复胸闷发作,考虑前期即存在不稳定性心绞痛发作。故对患者进行回顾性GRACE评分分,为高危患者,出院后6个月内死亡率>8%。
总结:本病例为全身多处血管钙化狭窄病变的患者,冠脉特点为三支血管严重钙化狭窄病变,GRACE评分为高危。本病例患者冠脉血管病变严重,呈瘤样串珠样改变,同时行肾动脉支架置入。曾发生肺栓塞,血栓形成风险极高,需强效抗血小板治疗,故在最近一次入院后给予替格瑞洛+西洛他唑双联抗血小板药物并持续治疗。经6个月门诊及电话随访,患者无严重心脏不良事件及严重出血事件。从ASTRAL研究和去年公布的CORAL研究的结果肾动脉狭窄植入支架并不优于药物治疗。但该患者在肾动脉植入支架后曾有半年呼吸困难一度的缓解,虽然症状的缓解与综合治疗相关,但不能绝对地排除呼吸困难有肾动脉狭窄参与的可能。
抗栓治疗方案:年04月01日-年07月31日CTPA提示肺栓塞华法林;年08月01日-年09月14日冠脉造影提示三支血管病变、CTA提示多处血管管腔狭窄氯吡格雷;年09月15日-年06月04日肾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氯吡格雷+西洛他唑;年06月05日-至今多处血管管腔狭窄、钙化病变严重替格瑞洛+西洛他唑。
药物选择依据:GreggW.Stone领导的研究团队对6,位来自HORIZONS-AMI(n=3,)与ACUITY(n=3,)随机试验的患者进行了分析。论文于年2月发表在JACC杂志,结果显示,ACS患者的中度/重度钙化会导致PCI后结果恶化。随刊评论中,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位于加州旧金山)医学博士DavidD.Waters与圣约瑟夫大学医学院(黎巴嫩贝鲁特)医学博士RabihR.Azar认为,作者向人们强调了靶病变钙化的持续恶劣影响。即使PCI技术在近年已经取得很大发展,钙化的风险仍然存在。并建议可以“使用更有效的抗血小板药物,如用替格瑞洛来代替氯吡格雷。”PLATO研究证实替格瑞洛相比氯吡格雷,进一步降低心血管死亡21%。本例患者为严重钙化病变,之前反复入院治疗均未缓解,因此考虑强化抗血小板治疗。
用药心得:对于多支架,严重钙化病变的患者,发生支架血栓的风险高,使用替格瑞洛减少支架血栓形成的风险,降低死亡率。
医师简介肖骅,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重庆心血管分会青年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青年委员,重庆市中西医结合络病学专委会委员,国际体外反搏学会中国分会会员,重庆医院远程医疗专家。年获得重庆医科大学心血管内科学博士学位。-年在比利时根特大学作访问学者。主持多项国家级课题、重庆市科委和卫生计生委课题。曾获重庆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和重庆市卫生局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发表研究论文20余篇。长期从事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工作和相关研究,特别是心律失常的机制研究。熟悉各种心血管疾病的诊治,擅长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及心律失常的诊治。开展“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新技术。
白癜风治疗效果好的医院白癜风医院拉萨哪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