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梗后心衰反复,及早启动ARNI获益更大

这是一例心梗后因缺血性心肌病,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患者,病程长、病程重,再次发作心衰后,及时在院内启动了当时的新药——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治疗,此后患者心衰症状明显改善,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提高,运动耐量和生活质量得以改善。

点评专家

胡涛教授

空军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医院访问学者、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预防和治疗分会青委会副主委。擅长复杂冠脉介入手术。相关成果获得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队医疗成果一等奖。主参编、参译专著5部,以第一(通讯)作者在源期刊/核心期刊上发表论著40余篇,其中科学论文索引(SCI)收录8篇。作为负责人获国家专利1项。

心衰患者,终于有了与欧美几乎同步的新药

作为首个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RNI)类药物,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能够通过神经内分泌途径调节,一方面有效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过度激活,另一方面显著增强利钠肽系统,最终抑制甚至逆转心脏重构。

PROVE-HF研究结果提示,治疗6个月及12个月时,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可较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药物,持续显著改善心衰患者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EDVi)、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SVi)等重要心脏重构指标。EVALUATE-HF研究结果则提示更快速的心衰疗效,治疗3个月时,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即可较ACEi更有效逆转心脏重构。由此可见,在有了更有利的治疗武器ARNI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后,心梗后患者心脏重构、心衰问题得到了更好的解决。

年,里程碑式的PARADIGM-HF研究因显著结果差异而提前终止,其结果提示,ARNI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较传统药物ACEI更有效,可使心衰患者心血管死亡风险降低20%、心衰住院风险降低21%、心脏性猝死风险降低20%。

沉寂已久的心衰领域终获突破,欧美指南迅速将其列为心衰Ⅰ类推荐药物,并迅速获批上市。更值得指出的是,中国在此次新药上市历程中并未落后太晚,在美国上市仅2年后,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即在中国上市。

《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更给予了积极的推荐,明确指出,对于纽约心功能Ⅱ~Ⅲ级、有症状的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HFrEF)患者,若能够耐受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推荐以ARNI替代ACEI/ARB,以进一步减少心衰的发病率及死亡率(Ⅰ类推荐,B级证据)。

为何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获得了如此积极的推荐并迅速获批上市?这与药物优异的机制和疗效是分不开的,药物通过双重抑制脑啡肽酶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系统而起效,其有益作用包括利钠利尿、扩张血管、抑制神经内分泌激活、改善心室重构等,两种有效成分机制互补,不良反应更低,因此其疗效由于ACEI/ARB也就不足为奇了。

及时启动ARNI,患者获新生

病例

(本病例由重庆陆军医院成力医生提供)

★病例资料

▎基本情况:

基本情况:患者,男性,62岁,因“胸闷心悸1天”于年8月12日入院。

▎现病史:

年,患者于劳累或爬楼时出现胸痛、心前区闷痛、明显呼吸困难,持续几分钟至30分钟不等,休息后缓解,就诊于医院,检查后考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具体不详)。

近两日,患者胸闷胸痛发作频率增加、持续时间延长,为进一步诊疗,于年8月12日到我院就诊,门诊以“冠心病、心律失常”收治入院。

▎既往史:

平素健康状况良好,否认高血压、冠心病及糖尿病病史。

▎个人史:

否认吸烟、饮酒史。

▎家族史:

父亲因“食道癌”去世,母亲健在,家族无遗传病史。

▎体格检查:

血压/67mmHg、心率89次/分、律齐、心脏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部平软、全腹部无压痛、反跳痛、肌紧张、下肢不肿。

★辅助检查:

▎实验室检查:

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pg/ml,肌钙蛋白I(TnI)4.73ng/ml,肌红蛋白(MYO)ng/ml,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10.5ng/ml。

▎心超(图1):

左房稍大、左室增大,二尖瓣增厚,中度返流,主动脉瓣局限性返流,左室舒张功能减退,LVEF60%。

图1患者入院心超

图2:患者入院心电图

▎入院诊断: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梗、左房,左室大、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频发房性早搏、频发多源性室性早搏、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心功能KilliPⅡ级。

▎治疗过程及随访情况:

初始治疗方案。入院后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示前降支近段狭窄(60%~80%),植入支架2枚,给予药物治疗后出院(表1)。

表1患者初始药物治疗方案

病情变化。患者出院后定期门诊随访,仍偶有胸闷发作。年7月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心悸后再次入院。当时查体示血压/54mmHg、房颤律、心率96次/分。造影示前降支近段、支架前钙化伴狭窄约30%,余未见明显异常。查脑钠肽(BNP)pg/ml、LVEF37.5%。考虑患者控制相关危险因素后LVEF仍显著降低,于院内启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治疗(表2),此后症状好转出院。

表2:患者再次入院后调整药物治疗方案

病情转归。患者出院三周后,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缓解,可缓慢步行,运动耐力明显提高。出院2月后,患者可于家中一般家务劳动,缓缓散步无症状。当时查血压/70mmHg、心率78次/分、房颤心律,肾功能及电解质未见明显异常,将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调整至mgbid。年4月20日(出院后8月)患者自觉运动耐力明显提高,可一次登2~3层楼无症状,外出打门球、太极拳。病程中,血压、心率保持稳定,心功能明显好转(图3)。

表3:患者心超指数变化

★专家点评

▎胡涛教授对本病例做出如下点评:

患者为临床多见的冠心病患者,心梗后植入支架2枚。同月再次入院,诊断为缺血性心肌病、房颤、心功能III级。患者在做介入术时已经有心脏重构,虽长期服用贝那普利、美托洛尔等,但心功能恶化的趋势并未得到遏制。再入院后随即调整用药方案,尝试50mg/bid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起始,后续随访中根据患者耐受情况逐渐增加至mg/bid,患者射血分数(EF)值由37.5%升至58%。症状同样得到良好改善。

从这个病例当中我们可以得到三点启示: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改善心功能是持续的,随着用药时间延长可以尽可能的逆转心脏重构;

心衰患者在服用一段时间后血压完全可以耐受,是因为患者的心功能得到改善从而会提升血压。所以随访时滴定剂量就显得尤为重要。尽可能增至靶剂量,为患者带来最大获益;

心梗后心衰高发,需在随访中密切


转载请注明:http://www.zxrj-lukasu.com/yfzl/110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