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预激综合征的心电图分型:根据预激波的除极方向可将WPW综合征分为下列3型:A型、、B型、C型。
A型预激综合征A型预激综合征总是相当于左侧或后间隔旁路。室上性激动从左心室的后基底部进入心室。心室的除极由后向前,预激波的平均向量指向左、前、下方。心电图表现为预激波和QRS波主波在各胸前导联(V1~V6)全部向上。此型易误认为右心室肥厚、右束支阻滞或下壁心肌梗死,应注意鉴别。
本例心电图,PⅠ、Ⅱ直立,PaVR倒置,为窦性心律,P-R间期0.10秒,QRS波群时限为0.12秒,起始部可见明显“△”波,V1~V6导联主波均向上为A型预激综合征。Ⅲ、aVF导联呈“QS”型。
提示:窦性心律A型预激综合征。
B型预激综合征B型预激综合征由于激动是从右心室前侧壁进入心室。在有些完全性右束支阻滞者,当出现预激综合征时,其预激激动可先传至右束支阻滞部位的远端,使原有的完全性右束支阻滞的波形反而消失。当预激综合征波形消失后,完全性右束支阻滞波形又出现。表面看似是间发的,但实际上完全性右束支阻滞是持续存在的。而预激综合征才是间发的。此是后者的出现掩盖了完全性右束支阻滞的存在。
本例心电图:基本节律为窦性心律,P-R间期0.10秒,QRS时限0.12秒,Ⅰ、aVL及胸前导联起始部均可见“△”波,V1主波向下,V5主波向上,符合B型WPW的心电图改变。Ⅱ、Ⅲ、aVF呈QR或QS型,“△”波向下,提示副束位于右侧房室之间,心室除极从右向左进行,追踪观察本患者无ST-T动态变化,说明此Q波为WPW所引起。
提示:窦性心律
本例心电图:基本节律为窦性心律,P-R间期0.08秒,QRS时限0.12秒,Ⅰ、aVL及胸前导联起始部均可见“△”波,V1主波向下,V5主波向上,符合B型WPW的心电图改变。
提示:窦性心律
如V1导联Delta波负向或QRS主波以负向波为主,则大多为右侧旁路。
旁路位于右心室前壁,室上性激动从右心室的前侧壁进入心室,心室的除极由前到后。预激波的平均向量多指向左后方。心电图表现为V1~V3导联QRS波的主波向下,呈QS、rS或Qr波型;在V4~V6导联QRS波主波向上。此型易误诊为前间壁心肌梗死或完全性左束支阻滞。现认为B型预激综合征还不一定都是右侧旁路,也可见于其他部位的旁路。
预激综合征合并束支传导阻滞时,诊断较困难。因为B型WPW很似左束支阻滞,A型WPW似右束支阻滞。特别是当预激综合征为持续性,且又是只从旁路传导则诊断更困难。如果旁路与束支传导阻滞不是同侧时,两者才易鉴别。
C型预激综合征旁路位于左心室前侧壁。室上性激动从左心室前侧壁进入心室,预激波的平均向量指向右前方。心电图表现为V6导联出现深的Q波或呈QS波型。右侧心前区导联主波向上。此型很少见,易误诊为前侧壁心肌梗死。在A型与B型之间尚存在中间型。其旁路位于右心室后基底部。室上性激动从右心室的后基底部进入心室。
心电图表现为V1导联呈QS、Qr或rs型、V2导联呈高R波。这种分型方法未考虑到预激波的方向,反而考虑的是心室除极的最后部分的电势,故它对定位的意义并不准确。但由于此分型法比较简单,故一直沿用。目前已被心电图定位及心内膜标测、电生理检查法等更精确的定位方法所取代。
部分患者的房室旁路没有前向传导功能;仅有逆向传导功能,心电图上P-R间期正常,QRS起始部无预激波,但可反复发作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此类旁路称之为隐匿性旁路。
预激综合征与左束支阻滞的鉴别
预激旁路在右侧的B型预激与LBBB的心电图表现很相似,现将两者的鉴别总结如下:
WPW综合征
左束支阻滞
P-R间期
0.12秒
0.12秒
QRS时间
由于预激波的存在,QRS波0.10S,异常宽大者少见
常0.12s,异常宽大者多见
P-J间期
0.27s(成人正常范围)
常0.27s
QRS波形状
初始有预激波,起始粗钝,终末细锐
初始无预激波,中后部有错折顿挫
可变性
可以诱发,也可变正常,可变性较大且快
一般恒定
伴发的心律失常
往往伴有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
多无此并发症
治疗白癜风最好的中药专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