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设备要求和维护
1.具有12导联心电图显示及记录功能,且附有相应的叠加心电图波形。有全信息存储的功能,具有即时和/或事后取样本的功能。能保证运动试验跑台根据不同的试验方案升降自如,应急状态下能紧急制动。2.配备运动自动测量血压设备。3.必备的抢救设备及抢救药品:(1)抢救设备:心电图机、除颤器、检查床、抢救车、输氧装置、注射器和静脉穿刺针。(2)抢救药品:葡萄糖,硝酸甘油片剂及针剂、利多卡因针剂、肾上腺素针剂,异丙肾上腺素针剂,尼可刹米针剂,阿托品针剂,西地兰针剂,多巴胺针剂,多巴酚丁胺针剂。4.使用过程中发现仪器故障,应暂停使用并及时检修。二、岗位要求
1.检查时必须2人同时在场。操作人员须具有从事心电图检查资质且专业工作经验≥2年的医技人员,报告人员须为执业医师。2.操作人员须熟练掌握检查设备和除颤器的使用以及熟悉相关药物的使用。三、检查前要求
1.心电图运动试验检查的申请单需有姓名、性别、年龄,临床诊断或描述以及特殊要求。2.认真核对,确保基本信息正确,仔细询问病史,严格掌握适应证(见附录),确保检查的安全,注意临床的特殊要求。3.检查前停用β-阻滞剂、洋地类药物至少3~4个半衰期。4.检查前一天禁酒、禁烟,检查前2小时禁食。5.检查前必须签署运动试验检查知情同意书,告知受检者可能存在的风险和注意事项。四、检查过程要求
1.认真做好皮肤处理和电极安放,尽可能清除影响心电图记录的因素,确保运动心电图的记录质量。2.常规运动方案应采用Bruce、ModBruce方案等,特殊受检者可采用适配的方案。3.运动前必须记录卧位和立位12导联心电图及静态血压以作参考,运动中需连续监测12导心电图并在每级的第2分钟后测量血压。4.运动中须严密观察受捡者的状况、血流动力情况和心律失常的变化。检查者严格执行症状限制和运动终止指标。5.运动终止后须继续监测受检者卧位或坐位心电图、血压及症状的变化。恢复时间≥6-8分钟,使其所有的血压和心电参数恢复至运动前。6.运动试验后,需告知受检者休息10分钟方可离开,以防后期效应。五、危急值报告
建立心电图运动试验的危急情况处理预案,一旦发生须按抢救处理流程。六、报告要求
1.心电图运动检查报告一般在当天内完成。2.废除心电图检查报告的手工书写和修改。七、报告规范化要求
规范的心电图运动检查报告须包括文字报告和图谱2部分,缺一不可。文字报告包括以下内容(1)一般资料:
医院的名称,受检查者的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或住院号、病区、床号,临床诊断、用药情况、检查时间,报告者签名。
(2)文字报告的顺序、内容包括:
①运动前心电图诊断及血压,试验方案。
②总运动时间、运动量、最大心率、最大心率/目标心率%、METS值、峰值血压、运动终止原因。
③运动中及恢复期的心电图ST-T改变、心律失常的改变和受检者症状主诉。
④心电图运动检查结论可为阳性或阴性,未达目标运动量且未达阳性,可以临床随访,不作阴性或可疑阳性结论。
附1心电图运动试验适应证:
1、用于诊断目的:(1)用于诊断不明原因的胸痛
(2)早期检出高危人群中的隐性冠心病
(3)了解运动引起的心律失常
(4)了解和运动有关症状(心肌、胸痛等)的原因
2、用于研究目的:(1)评估抗心肌缺血药物的疗效
(2)评估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疗效
(3)了解各种心血管疾病对运动的反应
3、用于评估目的:(1)评估冠心病和心肌梗死的预后
(2)稳定性心绞痛的危险分层
(3)评估冠心病药物及再血管化治疗效果
4、用于康复治疗:(1)制定心肌梗死后患者运动量
(2)制定心绞痛患者治疗后运动量
(3)制定其他心血管患者的康复治疗情况
5、用于特殊职业筛选附2心电图运动试验禁忌证
1、绝对禁忌证(1)急性心肌梗死
(2)不稳定型心绞痛
(3)严重的引起血流动力学异常的心律失常:室上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等
(4)急性心肌炎、心包炎
(5)严重的主动脉狭窄
(6)未被控制的心力衰竭
(7)急性肺栓塞或肺梗死
(8)急性主动脉夹层分离
2、相对禁忌证(1)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
(2)中度狭窄的心脏瓣膜疾病
(3)未控制的严重高血压(/mmhg)
(4)快速性(心室率bpm以上)或缓慢性(35bpm以下)心律失常
(5)电解质紊乱
(6)肥厚性心肌病
(7)高度房室传导阻滞
(8)精神或体力障碍不能进行运动试验者
附3、心电图运动试验终止的指标
1、达到目标心率:目标心率反映人类能够达到的最大氧耗量(1)极量运动试验:目标心率=-年龄(2)次极量运动试验:目标心率=(-年龄)×85%2、达到阳性标准(1)运动中或运动后ST段水平及下垂型压低≥1mm,持续2min以上;或ST段下降在原有基础上再下降≥1mm,持续2分钟以上
(2)ST段在左胸及下壁导联抬高≥1mm,持续1分钟以上
3、运动试验终止的指标终止的绝对指标:(1)运动中血压下降,收缩压比运动前或前一级运动时下降≥10mmHg伴心肌缺血症状
(2)中重度心绞痛
(3)ST抬高≥1mm
(4)恶性心律失常: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心室扑动、心室颤动
(5)运动期间心率突然下降,较基础心率下降超过25%
(6)低灌注体征(面色苍白、发绀)
(7)神经症状(共济失调、眩晕)
(8)患者要求结束运动
(9)操作障碍而难以监测心电图或血压
终止的相对指标:(1)收缩压下降≥10mmHg,不伴心肌缺血症状
(2)ST段水平或下垂型压低≥2mm
(3)多源性室早、短阵室速、室上速、II度及以上房室传导阻滞
(4)乏力、呼吸困难、步态不稳
(5)胸痛加重
(6)血压/mmhg
(7)心率随运动量增加而下降
运动试验中一旦发生严重心绞痛、恶性心律失常等危及生命体征的情况,应立即启动抢救流程,在心内科医师尚未到达时采取相应抢救措施。
延伸阅读
上海市常规心电图诊断书写规范常规心电图检查规范要求手册更详细内容可以参阅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的?心电质控实践—案例讨论和赛题解析?一书。本文已获授权发布,未经原作者授权请勿转载。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