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是常规体检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的一项检查,每到体检季,门诊咨询心电图的人越来越多,面对体检报告中的形形色色的术语和指标很多人不了解,下面跟大家一起解读体检中常见的心电图报告。
1窦性心律人们正常的心脏搏动来源于心脏右心房上一个叫“窦房结”的特殊小结节,人体正常的心跳就是从这里发出的,这就是“心脏起搏点”,从窦房结发出的冲动称作“窦性心律”。窦房结的频率为60~次/分,有25%的青年人心率为50~60次/分。
(1)窦性心动过速
心跳频率超过次/分,可有心慌的感觉,多为体力活动、慢绪激动、紧张、休息不好以及吸烟、喝浓茶、咖啡、刺激性饮料、饮酒等等,均会出现生理性窦性心动过速,是常见的现象,一般不需要治疗。
如果没有上述这些因素,心电图心率仍然超过次/分,需要就诊完善一些检查,如出现持续性心动过速,伴有明显不舒服症状,建议尽早、就近就医。
(2)窦性心动过缓
心跳频率低于60次/分,运动员或经常健身运动的人,体力劳动者、老年人以及睡眠时可出现生理性窦性心动过缓。如没有临床症状如头晕、黑曚、晕厥等,一般问题不大,如果伴有胸闷、乏力、头晕等症状或在清醒状态心电图显示心率低于50次/分,建议做24小时动态心电图,进一步检查有无隐藏的心血管疾病。
(3)窦性心律不齐
多见于健康儿童和年轻人,大多数属于正常生理现象,较常见的窦性心律不齐随呼吸出周期变动,表现为吸气时心率增快,呼气时心率减慢,屏气或活动后心律不齐现象消失,多见于青少年,一般无临床意义。
如果窦性心律不齐合并心慌、头晕、黑曚,建议做动态心电图和心脏超声心动图等进一步排查。
2早搏过早搏动,是常见的心律失常,指原先规则的心脏跳动之外,忽然呈现提早的心跳,症状是心里“咯噔”一下,或者突然间感觉到了心里咚的跳了一下。
如果心电图报告提示偶发房性/室性早搏,而无任何不适,是不需要担心的,如果是频发的早搏,有明显心悸、胸闷不适或伴有器质性心脏病者,应及时就诊,尽快找出早搏发作的病因和诱因,给予相应治疗。
3束支传导阻滞指心电活动在传导过程中遇到阻碍而发生延迟现象,束支传导阻滞分为左、右束支传导阻滞,左、右又分为完全性和不完全性。
右束支传导阻滞较常见,可见于冠心病、高血压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等,也常见于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健康人。
出现左束支传导阻滞时多为病理性,并且通常反映了严重的基础心脏病,如缺血性心脏病、各类型心肌病、主动脉狭窄等。
如心电图提示有左束支传导阻滞,特别是新发现的左束支传导阻滞,应及时就医,进一步完善检查。
4ST-T改变ST-T是心肌细胞复极的一种心电图表现,冠心病心肌缺血是引起ST-T改变最常见的原因,于是很多人看到心电图报告出现ST-T改变,就非常担心,认为自己得了冠心病。
其实ST-T改变可能是生理性的、正常的,尤其多见于女性、特别是中青年女性。非心脏原因也可能引起ST-T改变,如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焦虑与抑郁、情绪激动等。这时,医生会给出“非特异性ST-T改变”的结论,这种ST-T改变往往临床意义不大,大家不必过于紧张。
如果有超过2个以上的导联出现ST段明显压低或者抬高、幅度大,T波深倒置、对称,那么心肌缺血的可能性大。这时心电图报告往往是“ST-T改变,提示心肌缺血,请结合临床”。此时需要进一步检查明确是否有心脏病。特别是有三高、吸烟等冠心病的危险因素,需引起重视并及时检查。
5左室高电压左室高电压代表心室除极时间增长,主要是由于心室壁增厚所致,临床上以高血压、冠心病多见,心电图发现左室高电压,多数需进一步完善心脏彩超检查以了解心脏结构,明确有无真正的心脏扩大。
心电图检查捕捉的只是某时刻的心脏电活动,其结果异常不一定有器质性心脏病,在有心血管基础病或出现如胸闷、胸痛、心悸、呼吸困难、下肢浮肿等症状的情况下,心电图异常往往有提示意义,需要到心血管内科就诊。
参考文献:
1.临床心电图分析与诊断。人民卫生出版社,。
2.心电图诊断掌中宝。化学工业出版社,。
3.心率变异性在心电图ST-T改变患者中的变化及意义[J].检验医学与临床,,17(24):-。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