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HeartFailure,HF),简称心衰,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的严重阶段。随着心血管疾病发病快速增加和诊断技术的进展,心衰的发病率呈显著增长趋势,是心血管领域的最后“堡垒”。
心力衰竭中约1/3的患者存在心脏收缩不同步(CardiacDyssynchronization),临床上如何判断心脏收缩的不同步性呢?方法非常简单,普通心电图检查,如果表现为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伴QRS增宽≥ms;或非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Non-LBBB)包括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和室内传导阻滞,伴QRS增宽≥ms,这类心力衰竭患者可以从心脏同步化治疗中获益。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除颤器(CardiacResynchronizationTherapyDefibrillator,CRT-D)是目前心衰伴有心脏收缩不同步患者最有效、最常用的非药物治疗手段。可显著改善患者症状,逆转增大的心脏和提高心功能。在临床上确实有许多患者甚至恢复至正常的心脏大小和功能。
CRT-D植入是较复杂和难度较大的介入手术。因为心衰患者心脏增大,心脏结构发生改变,心功能降低,手术耐受性差。同时左室电极需植入到患者的冠状窦静脉分支,患者的冠状静脉窦的位置、开口、分布变异较大等,都增加了手术的难度和风险。因此,需要有熟练的手术技巧和风险预测、处理和承受能力。
鉴于本中心在CRT-D植入的丰富经验和高超技术,年11月3日,项美香团队在全国心力衰竭会议上演示了1例高风险CRT-D手术。该例患者为女性,62岁,因“反复胸闷半年,加重3天”入院,“高血压、糖尿病”病史20余年,经过优化药物治疗,心衰不能缓解,心超提示EF值32%,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律、LBBB,QRSms,故在积极术前准备后行CRT-D植入术。手术实时转播至中国心力衰竭大会的现场,演示了整个手术过程并与现场的专家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论。娴熟的操作、从容的讲解和团队默契的配合,有条不紊地完成了整个手术过程,得到了与会专家的高度评价和赞赏,会场传来了阵阵的掌声。
患者术后心电图提示QRS明显变窄,这预示着患者将从CRTD中获益,也希望更多的患者获益于该技术。
供稿:浙医二院心血管内科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