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LVEF降低的LBBB患者,药物治疗(GDMT)而非CRT是一线治疗方法,然而,这类患者对GDMT的反应性如何尚属未知。
本研究纳入了杜克心超实验室的数据库,入选了超声心动图诊断基线LVEF≤35%并且之后的3-6个月对LVEF进行了随访的患者。本研究排除了有严重瓣膜疾病、有植入性装置和心脏移植的患者。根据患者QRS的形态,将其分为LBBB组、QRS间期<ms组和QRS>ms但不伴LBBB组。最终,共纳入名患者:包括名LBBB患者(17%),59名QRS>ms但不伴LBBB患者(9%)和名QRS<ms患者(74%)。随访3-6个月后这三组患者LVEF的增幅分别为2.03%,5.28%和8.00%(p<0.)。与没有接受GDMT治疗的LBBB患者相比,接受了GDMT治疗的LBBB患者的LVEF增幅无明显差异(3.50%vs.3.44%)。此外,心衰住院率和死亡率在LBBB组患者中最高。
研究结果显示,与其他QRS形态患者相比,即使接受了药物治疗的LBBB患者的LVEF改善也是最小。
原始出处:
EdwardSetal.ImpairedRecoveryofLeftVentricularFunctioninPatientsWithCardiomyopathyandLeftBundleBranchBlock.JACC.Jan.
梅斯医学(MedSci_ms)改善医疗质量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