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入手术后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率高吗

是一个致力于先天性心脏病术前术后全流程康复管理的专业先心交流平台,具有医学讲座、预约挂号、咨询答疑等多个功能板块。

房室传导阻滞虽然是一种比较常见介入手术后的并发症,但其实发生率并不高。即使发生了,大部分情况都可以通过药物或其他方式及时纠正。

什么是房室传导阻滞?

在心脏的电冲动传导过程中,如果心房和心室之间的电冲动传导发生异常,可导致心律失常,使心脏不能正常收缩和泵血,这种现象称为房室传导阻滞(AVB)。

根据阻滞程度的不同,分为Ⅰ度、Ⅱ度和Ⅲ度房室传导阻滞。Ⅰ度和Ⅱ度合称为不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Ⅲ度称为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Ⅲ度是最严重的,可能需要安装永久起搏器。

房室传导阻滞可发生在房室结、希氏束以及束支等不同的部位。

介入术后发生房室传导阻滞的概率高吗?

据文献报道,国外的Amplatzr封堵器行室缺封堵术后,传导阻滞总的发生率为3.0%~31.6%,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率为0~5.7%。因此,出于对封堵术后发生完全性传导阻滞等并发症的担心,美国在年暂停了Amlatzr膜周部封堵器的应用。

与国外的封堵器相比,我国自主研发的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室缺的病例数量、封堵的成功率均明显增高。近几年国内大样本病例的临床研究分析表明,国产室缺封堵器介入治疗后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率极低,不仅远低于进口封堵器,也低于外科修补手术。目前临床上九成以上的封堵器都是国产封堵器。

房室传导阻滞是如何发生的?

目前尚不能确定介入术后房室传导阻滞发生的原因。但大部分专家倾向于认为,主要是由于封堵器对心脏局部传导系统的压迫造成。此外,与病变部位结构的特殊性、封堵器太大、以及操作不当等都有一定关系。

一般在封堵器植入后多久发生传导阻滞?

房室传导阻滞可发生在封堵术进行中或术后,术后早期或晚期均可出现。术中如果出现Ⅲ度传导阻滞,可以马上收回封堵器,放弃介入治疗。如果在术后早期(一周内)出现传导阻滞,可以采取内科治疗,一般一个月后会好转。

房缺介入手术后的传导阻滞多为一过性的,患者可能感到心跳不齐、心慌、心跳慢等。而室缺封堵后的传导阻滞多发生在术后3~7天,偶尔可见于术后1年。

房室传导阻滞该如何预防或治疗?

房缺

研究数据显示,约6%的房缺在介入治疗后数天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房室传导阻滞。及时地应用抗心律失常药则可恢复正常。

直径越大的封堵器出现传导阻滞的风险越大,所以在保证缺损封堵完全的前提下,封堵器的选择最好宁小勿大。

室缺

室缺介入后传导阻滞的发生率相对房缺要高,且儿童高于成人。如果经过及时处理,绝大部分患者可在短期内恢复。

室缺术后连续5~7天每天复查心电图,将有助于早期发现潜在的心律失常。

如果已经发生了严重的心律失常,使用白蛋白、利尿剂,以及加大剂量的激素进行药物治疗,大多数患者也都能恢复正常。如果药物治疗无效,可考虑加入临时起搏器,直至转为窦性心律(正常心律)。但若观察2-3周后仍未恢复窦性心律,应植入永久起搏器。

管家提醒

虽然房室传导阻滞是介入治疗的一种常见并发症,但发生率还是比较低的。选医院和医生、术前进行完善的超声心动图等检查、严格掌握介入治疗的适应症、应用大小合适的封堵器等,都是降低术后并发症的重要方法。

文案:薇拉编辑:蜥蜴

(注:本文由整理,图片来源网络,转载请注明出处:先心管家,谢谢!)

呵护先心,伴你同行

先心管家自创建以来,见证了无数先心儿童的成长。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儿童,他们本是天使,只是上帝在制作他们的时候,想让他们更加与众不同;心脏上的小窟窿,也是为了让人们用爱去填补。作为一个致力于







































青海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北京中科参与健康管理与商业医疗保险论坛



转载请注明:http://www.zxrj-lukasu.com/jbtz/91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