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权威研究文献告诉你三氧如何治疗疼痛类疾

学术文献及临床反馈表明,三氧因其具有氧化、抗炎、镇痛的作用,被广泛的应用于临床治疗,尤其在治疗疼痛类疾病方面,有着显著的疗效。

三氧治疗椎间盘突出

医院李寿龙在《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年第59期发表“探讨微创臭氧治疗腰间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的临床效果”,收治例腰间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的患者,50例常规治疗,50例微创臭氧治疗,结果发现微创臭氧治疗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结论认为在CT引导下微创臭氧治疗腰间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的临床效果确切,且对组织损伤较小,治疗操作简单。

吴清华在《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4月第4期发表“应用臭氧椎间盘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例临床探讨”,结果显示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臭氧注射治疗后6个月复查,例有效,总有效率为87.03%。结论认为运用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方法疗效确切。膨出突出类型疗效较高;纤维环破裂疗效较好,对轻度的椎间盘突出伴骨性椎管狭窄可以试行臭氧消融治疗。

三氧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张照文在《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年10月第5期发表“臭氧化自血回输联合温针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观察”,将80例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臭氧化自血回输联合温针灸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结论认为臭氧化自血回输联合温针灸可安全、有效地提高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作为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有效治疗方案,可向临床广泛推广。

李颖波在《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年10月第5期发表“不同浓度臭氧化自血疗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研究”,探究浓度对疗效的影响。结果提示三氧量效关系范围可能在30-40μg/mL浓度之间表现更为显著。作者认为三氧自血疗法发挥核心的作用的是三氧,其是一种强氧化剂,能溶解关节腔内的蛋白多糖,使关节增生性病变萎缩、变性、坏死,从而缓解关节腔受压症状,同时其高效的抗炎作用,消除神经根性水肿,若作用于神经末梢,能刺激抑制神经元释放脑腓肽,达到镇痛目的,从而能缓解骨关节炎疼痛。

三氧治疗股骨头坏死

刘亚妹在《临床输血与检验》年第3期发表“臭氧灌注联合自体血回输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脂质代谢紊乱的影响”,选取例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合并脂质代谢紊乱患者,进行分组实验,结果显示,给予关节腔注射消炎镇痛液、臭氧灌注联合臭氧自体血回输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其余两组,结论认为臭氧灌注联合臭氧自体血回输可有效改善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血脂水平,且治疗效果满意,值得进一步推广。

郑继会在《世界中医药》年第2期发表“髋关节腔内注射臭氧结合自体血回输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观察”,对30例35髋股骨头坏死(Ficat分期中的I、Ⅱ期)患者采用髋关节腔内注射消炎镇痛液、臭氧结合自体血回输治疗。结果显示30例35髋获随访1-3年,优良率达88.6%。结论认为髋关节腔内注射臭氧结合自体血回输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可以较长时间缓解股骨头坏死的症状,延长股骨头坏死进程,使股骨头塌陷及关节置换时间后移,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无不良反应、疗效可靠,减轻经济负担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三氧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李素荣在《河北医药》年第6期发表“免疫三氧自体血回输联合超声引导三氧椎旁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疗效观察”,选取84例胸腰段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口服普瑞巴林和阿米替林,试验组口服对照组药物的基础上,给予免疫三氧自体血回输联合超声引导三氧椎旁注射治疗,结论认为治疗老年慢性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免疫三氧自体血回输联合超声引导三氧椎旁注射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可明显减轻患者的疼痛,有助于神经损伤修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赖如京在《临床合理用药杂志》年第8卷第3期发表“臭氧联合椎旁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性神经痛的疗效观察”收治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抗病毒和神经营养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椎旁神经阻滞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臭氧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认为臭氧联合椎旁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性神经痛效果显著,可起到抗炎、镇痛、神经传导阻滞的综合作用。

三氧治疗三叉神经痛

国际英文医学专业期刊“疼痛研究杂志(JPainRes)”在年第1期刊出我国疼痛学家、中医院暨中医院安建雄团队题为“半月神经节三氧注射治疗顽固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研究成果后,受到美国杜克大学头面痛专家WolfgangLiedtke教授高度评价,并联系作者,希望双方在该领域开展合作研究。

半月神经节三氧注射系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等影像技术引导下,将药物准确注射到病变神经靶点位置。安建雄团队发现,这种疗法不仅可以使包括手术后复发在内的90%的三叉神经痛患者疼痛有效缓解,而且对病变神经的痛觉、温度觉和触觉等功能有修复作用。

三氧治疗痛风

倪家骧等在《臭氧自血疗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一文中指出臭氧自血疗法联合依托考昔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能够加速对炎症的控制,加快对疼痛的缓解,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曹国庆等在《臭氧化自体血治疗痛风患者疼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中得出结论:臭氧化自体血治疗可以缓解痛风患者的疼痛,具有镇痛的作用;患者耐受性良好,安全,没有严重不良反应;对于有合并症、药物治疗有禁忌证的痛风患者,可以作为缓解疼痛症状的一种新的治疗选择。

三氧治疗软组织疼痛

贾雅蕊在《中国疼痛医学杂志》年第21卷11期发表“臭氧局部注射对急性软组织损伤的影响”,探讨臭氧局部注射对急性软组织损伤大鼠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结论认为40μg/ml臭氧注射治疗能够明显的抑制创伤产生的无菌性炎症反应,促进损伤修复的作用。

梁宏在《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年第75期发表“观察低浓度医用臭氧局部注射治疗软组织损伤疼痛的临床效果”,收治的例软组织损伤疼痛患者进行对照实验,结论认为针对软组织损伤疼痛患者,低浓度医用臭氧局部注射治疗,有利于缓解患者疼痛,不良反应少,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医用三氧的作用机制

O3与机体发生氧化反应产生活性氧(ROS)和脂质过氧化物(LOPs)。O3治疗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激活抗氧化保护系统,其中适度的氧化应激可以诱导红系衍生核转录因子2-相关因子2(Nrf2),低氧诱导因子-1a(HIF-1a),活化T细胞核因子(NFAT)和活化蛋白-1(AT-1)的激活。O3与不饱和脂肪酸作用,在无水条件下产生LOPs,有水条件下产生醛类和过氧化氢(H2O2)。因此,O3无论作用于潮湿的皮肤还是直肠黏膜,O3立即溶解于覆盖在上皮的水中,与皮脂,粘蛋白,粪便和液膜中存在的任何其他生物分子反应,产生H2O2和LOPs。LOPs通过淋巴管和静脉毛细血管吸收,进入大循环。约5分钟后O3和H2O2消耗殆尽,烯醛与白蛋白中的半胱氨酸和谷胱甘肽(GSH)结合,生成一种稳定的加成化合物,这种烯烃加合物可进入到人体各种细胞中,激活Nrf2-ARE信号通路,提高多种抗氧化蛋白的表达。

医用O3的临床应用

1

医用O3的疼痛治疗

我国从年开始引入O3治疗技术。O3在疼痛治疗中具有操作简单、费用较少、创伤小等优势。目前广泛应用于椎间盘突出症、骨性关节炎、软组织疼痛及神经病理性疼痛(NP)等治疗,得到了一定的认可。O3在疼痛治疗中主要发挥抗炎、抗氧化以及镇痛作用。

O3发挥抗炎镇痛,氧化消融作用治疗脊柱源性炎性疼痛

O3治疗多种脊柱源性炎性痛,其中以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研究较多,效果确切,应用较广。腰间盘突出症主要由突出物压迫神经以及突出物在椎管内刺激产生无菌性炎症诱发疼痛。AlexandreA等研究观察发现通过磁共振成像(MRI)评估统计显示,约76%的正常人存在椎间盘突出而没有任何症状O3可分别对椎间盘内和椎间盘外分别发挥作用。椎间盘内注射的O3(40μg/ml)可直接氧化蛋白多糖,同时O3与髓核基质内的水分立即发生反应生成ROS,破坏蛋白多糖和胶原蛋白Ⅰ、Ⅱ,最终髓核因渗透压不足,水分丢失,椎间盘的容量不断减少,髓核体积不断缩小,甚至于溶解消失,缓解了对神经根的压迫,减少组织淤血,从而改善周围血液微循环,达到镇痛、减轻水肿和抗炎的作用。在椎间盘外,O3(30μg/ml)主要通过增加氧供、抑制炎症因子释放和诱导抗氧化酶生成等途径发挥抗炎和镇痛作用。O3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相对于其他治疗方式,更加经济安全,对于大部分病人容易接受。因此,推测O3治疗椎间盘突出症腰腿痛的机制与降低椎间盘内NO合成和局部炎性反应有关。

O3抑制炎症因子,调节软骨基质合成和分解代谢治疗骨关节炎

骨性关节炎(OA)是一种最常见的骨关节疾病,它是由衰老、创伤、炎症等引起的关节退行性疾病。主要病理特征为关节软骨退行性变和消失,关节边缘和软骨下骨质反应性增生。其中膝骨性关节炎(KOA)的发病率在所有骨性关节炎中居首位。O3的关节腔注射技术作为一种微创介入方法,已广泛应用于KOA的治疗。目前体内外实验研究表明,低浓度的O3对OA具有抗氧化、抗炎和调节软骨细胞代谢的作用。推测O3(20、40μg/ml)抑制软骨细胞促炎因子的释放,提高软骨细胞抗氧化能力,降低软骨细胞的分解代谢,对OA软骨细胞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而较高浓度O3(60μg/ml)对软骨细胞发生损伤,不利于OA的治疗。为进一步研究O3治疗OA机制,姜鹏等研究了关节腔内注射不同浓度O3对OA大鼠的影响,结果表明25μg/ml和50μg/ml的O3均能提高大鼠机械痛阈,但25μg/ml的O3可改善关节软骨表面光滑度,提高软骨细胞的数量,降低MMP-13和β-catenin的表达,提示O3(25μg/ml)通过调节软骨细胞代谢平衡,提高软骨细胞活性治疗OA,这种治疗作用可能与O3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有关。

O3在软组织疼痛治疗中主要发挥抗炎作用

软组织疼痛主要由急性损伤或慢性劳损后所引起软组织无菌性炎症、纤维组织增生、炎性组织粘连、变性和挛缩,从而产生疼痛,临床以颈肩腰腿痛为最多见。O3有着良好的抗炎、镇痛效果,在临床常应用于软组织疼痛的治疗。此外,O3在粘连性肩关节囊炎治疗中也发挥重要作用,周有龙临床观察报道:在粘连性肩关节囊炎的治疗中O3不仅发挥抗炎镇痛作用,在改善肩关节活动中同样发挥作用,值得临床推广。贾雅蕊等报道了O3对急性软组织损伤的治疗机制的研究,结果表明40μg/ml臭氧注射治疗能够明显的抑制创伤后产生的无菌性炎症反应,促进损伤软组织的修复。提示低浓度(30~40μg/ml)的O3通过抑制炎症反应,促进损伤修复,缓解软组织疼痛。

O3辅助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减少镇痛药物的应用

神经病理性疼痛(NP)是指躯体感觉系统的损害或疾病导致的疼痛。NP是一个持续的过程,病情反复,需要长期治疗,严重影响病人生活质量。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好发于老年人。LI临床观察发现,神经妥乐平联合O3自体血回输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与常规应用改善循环、营养神经药物、神经妥乐平及镇痛药物治疗相比,疼痛缓解更显著,疼痛药物用量降低,病人生活质量显著提高,提高治疗有效率。同时,由于减少了疼痛药物的应用,病人的恶心呕吐、便秘及头晕发生率明显降低。说明神经妥乐平联合O3自体血回输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少,提高了治疗的安全性。

2

医用O3的其他治疗

O3不仅在疼痛治疗中得到应用,妇科、消化内科、皮肤科等临床科室利用O3独特的理化性质,逐渐应用O3治疗相关疾病,得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O3在治疗乙肝同样具有良好的效果,O3自血疗法治疗慢性乙肝病人的有效率为76.3%,高于常规治疗法(44.7%);此外,O3自血疗法病人的血清胆红素(SB)、丙氨酸氨基移酶(ALT)均低于常规治疗法病人。

医用O3治疗的安全性

O3是一种强氧化剂,具有潜在的细胞毒性,因此临床应用时应谨慎考虑O3的浓度和机体的抗氧化能力等安全问题。目前O3的临床应用主要采用浓度范围30~40μg/ml,但应用时仍需考虑不同组织细胞对O3的敏感程度的差异性。对于关节腔、硬膜外腔、肌筋膜等软组织时,30~40μg/ml的O3主要发挥消炎镇痛作用。目前临床上推荐椎间盘内O3注射浓度为40μg/ml,发挥氧化消融效果,腰椎间盘内注射体积为6~10ml,颈椎间盘内注射体积为3~5ml。

综上所述,O3具有操作简单,价格便宜,易于病人接受,发挥杀菌抗炎、抗氧化、镇痛等作用,效果确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但同时高浓度O3对人体组织细胞具有毒性作用,产生细胞损害甚至凋亡。因此,O3治疗时强调个体化综合治疗,根据病人的不同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治疗剂量及浓度,以避免O3毒性作用的发生。临床医生应严格按照操作规范,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免责声明

仅代表学术观点,文章部分内容来源于医学数据库,原文请前往医学数据库下载阅读,非商业用途,由于如有错误,请联系小编:。

▲向上滑动

小编







































白癜风的治疗办法
合肥白癜风专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zxrj-lukasu.com/jbtz/85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