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常规项目指标解读:
内科
人体主要脏器心、肝、脾、肺、肾都在内科体检范围之内,内科体检对许多疾病的体征,如支气管炎、肺炎、胸膜炎、心律失常、心包炎、心肺功能不全、先天性心脏病、肝脾肿大、贫血、黄疸等有初步筛查和诊断作用。
检查项目
胸廓
有无异常胸廓,异常胸廓多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及维生素D缺乏的人群等。
肺与胸膜
了解呼吸音、有无罗音与炎症等。
脉搏
次数是否正常,搏动是否规律。
血压
测定血液在血管内流动对血管壁产生的侧压力。
心脏
用听诊器及早发现心脏疾病。
肝脏
通过触及肝脏的质地,可以了解肝脏的性质,在正常情况下,肝脏质软,慢性肝炎时质韧,肝硬化肝脏质硬,还通过有无压痛了解肝脏是否病变。
脾脏
是否肿大或肿大的程度,了解有无感染、充血、肿瘤等。
肾脏
大小、硬度及移动度等,筛查肾肿瘤。
腹部
外型、软硬度、是否有包块等。
注意事项
1.体检前向医生告知病史以及目前疾病发展的情况,一定要如实回答,切勿漏报、瞒报;
2.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哮喘等慢性疾病患者,请将平时服用的药物携带备用,受检日建议不要停药;
3.检查前请先休息十分钟,方可进行;
4.女性不宜穿连衣裙;
5.请穿衣袖宽敞的衣服,以便抽血时将衣袖卷至肘关节以上;
6.听心肺、触摸腹部器官时,须平躺于诊断床上,解松裤带,双腿屈曲,配合医生检查。
胸片
X线胸片,通俗地被称为“拍片”,也列为常规体检的检查项目之一。
胸片经常用于检查胸廓(包括肋骨,胸椎,软组织等),胸腔,肺组织,纵隔,心脏等等的疾病。如肺炎,肿瘤,骨折,气胸,肺心病,心脏病。
检查内容一般胸片检查可拍头颅片、胸片、腹部平片、四肢的骨和关节片。
1、胸片能够观察肺部、胸膜、纵隔及心脏、大血管病变、四肢骨骼骨折和关节脱位。
2、可用于四肢软组织、食管及胃肠道的不透光异物的诊断。
3、腹部平片可以瞭解胃肠道穿孔后有无气腹存在,有无肠梗阻。
注意事项
1.特殊人群包括婴幼儿、孕妇(尤其怀孕初期三个月内),应谨慎X线检查,做好必要的防护。
2.除检查者外,其他人员不宜在检查室内久留。
3.检查者胸口口袋内勿放硬币、手机;颈部除去项链、吉祥物等饰品;女性患者请脱去带金属托的胸罩及有子母扣的衣裙。
彩超检查
B超检查是超声波检查的一种,是一种非手术的诊断性检查,B超检查可获得要检脏器的切面图像,可直接进行直观的形态观察。
因此,B超检查在胆道疾病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B超已成为临床上检查胆道疾病最常用的方法。
应用此方法确诊胆囊结石、胆囊炎症、肿瘤、寄生虫等,而且对黄疸病人的鉴别诊断也有较高的诊断正确率。
B超对受检者无痛苦、无损伤、无放射性,不用担心。
应用范围
1.胆:胆结石、胆囊炎、胆道肿瘤、胆道蛔虫病、阻塞性黄疸。
2.肝脏检查。
3.妇科检查:如检查女性盆腔及其附件、膀胱等脏器。男性可以检查膀胱。
4.孕期检查:既能对胎盘定位、羊水测量,又能对单胎多胎、胎儿发育情况及有否畸形和葡萄胎等作出早期诊断。
5.眼部B超:检查的疾病最主要的是玻璃体,如玻璃体液化,玻璃体出血,玻璃体异物,玻璃体膜增生与后脱离,另外对视网膜脱离,视神经的损伤,及异物有否穿透眼球后层都是不错的检查手段。
注意事项
1.检查心脏时,应休息片刻后脱鞋平卧于检查床上,解开上衣钮扣,暴露胸部,让医生检查;
2.探测易受消化道气体干扰的深部器官时,需空腹检查或作严格的肠道准备。如腹腔的肝、胆、胰的探测前3日最好禁食牛奶、豆制品、糖类等易于发酵产气食物,检查前1天晚吃清淡饮食,当天需空腹禁食、禁水;
3.检查者如果同时要作胃肠、胆道X线造影时,超声波检查应在X线造影前进行,或在上述造影3天后进行;
4.如检查盆腔的子宫及其附件、膀胱、前列腺等脏器时,检查前需保留膀胱尿液,可在检查前2小时饮开水毫升左右,检查前2-4小时不要小便。
心电图
很多人都不了解心电图(ECG或者EKG)上弯弯曲曲的线表示什么,其实这些线记录的是心脏跳动中产生的电活动变化。有经验的临床医生可以在这些折线中了解心脏健康情况。
心电图检查在一些心血管病的诊断上有较大的准确性,它简便易行,花费少,随时随地即可进行,几分钟内可以作出诊断,临床上主要将其用于:
记录人体心脏的电活动;
帮助诊断心律失常;
帮助诊断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判断心肌梗死的部位;
诊断心脏扩大、肥厚;
判断药物或电解质情况对心脏的影响;
判断人工心脏起搏状况。
术语解读
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是心血管疾病中重要的一组疾病。它可单独发病亦可与心血管病伴发。可突然发作而致猝死,亦可持续累及心脏而致其衰竭。
窦性心律
窦性心律是正常心率。在人体右心房上有一个特殊的小结节,由特殊的细胞构成,叫做窦房结。窦房结每发生1次冲动,心脏就跳动1次,在医学上称为“窦性心律”,是唯一正常的心律,其他的比如房性的、交界性的都是不正常的。
左心室高电压
左心室高电压代表心室除极时间增长,主要是由于心室壁增厚导致,临床上以高血压、冠心病病人多见。
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可见于无心脏病的健康人。完全性右束枝传导阻滞者也不一定有广泛的心肌损害,如不伴有其它器质性心脏病,常无重要意义。
ST段改变
ST段改变可能提示有心肌缺血/心肌损伤、急性心梗、急性渗出性心包炎、变异性心绞痛等情况。
T波改变
轻度升高一般无重要意义,如显著增高则可能为心梗超急性期、高血钾;
低平/倒置可能为心肌损伤、心肌缺血、低血钾等;
明显倒置且两支对称,顶端居中(冠状T波)有可能急性心梗、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左室肥大。
HR
HR即心率,心脏每分钟那个跳动的次数,如HR64就是心律64次/分。
窦性心律不齐
窦性心律不齐指心律随呼吸出现周期变动,吸气时心率增快,呼气时心率减慢,屏气或活动后心律不齐现象常消失。窦性心律不齐一般无重要临床意义,出现窦性心律不齐的人不必因此而顾虑重重。
早搏
早搏指在心电图中的两个大波之间出现了其他较大的波,干扰了正常的波间距,波间规律被破坏。
引起早搏的原因很多,如情绪激动、饱餐、过于劳累、吸烟饮酒等,患各种心脏病时也常出现早搏。正常人也可能出现早搏,有早搏不一定提示疾病。
注意事项
1、运动、饱餐、吸烟、浓茶等对心电图检查结果有影响应避免,检查前请安静休息10分钟以上;
2、女性体检者避免穿连衣裙、连裤丝袜,请于检查前做好准备;
3、检查时请平躺在检查床上,露出手腕、脚踝、胸部,双手自然放在身体两侧,全身放松,心情平静,检查中切勿讲话或改变体位;
4、过去做过心电图的,应把以往报告或记录交给医生。避免药物影响有些药物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心电图的结果,如正在服用洋地黄、钾盐、钙剂及抗心律失常药,应告诉医生。
动脉硬化检测
动脉硬化是动脉的一种非炎症性病变,可使动脉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管腔狭窄。
动脉硬化是随着年龄增长而出现的血管疾病,其通常是在青少年时期发生,至中老年时期加重、发病,男性较女性多。预防动脉硬化建议定期体检。
那么,筛查动脉硬化检查有哪些项目?
检查项目
血脂
检查项目包括总胆固醇(TCHO)、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G),血脂浓度与心脑血管疾病关系密切,此检查有助于诊断动脉硬化症,冠心病及肾病综合症的诊断。
血流变
监测是否存在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心肌梗塞、血栓形成等危险因素。
动脉硬化检测
具有无创、准确的特点,对四肢动脉血管硬化程度分析,有助于诊断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引起的血管弹性下降,硬度增加,内膜增厚,斑块及狭窄等异常病变,实现早检测、早诊断。
经颅多普勒
能检测颅内及颅外各血管及其分支,甚至可以对微小的脑动脉瘤进行检测。对脑动脉硬化、脑动脉供血不足、脑血管痉挛、脑血管狭窄、脑血管闭塞、脑出血性及缺血性中风的诊断及鉴别有重大作用。
颈动脉彩超
检查颈总动脉、颈内动脉有无狭窄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心脏彩超
检查是否有高血压性、动脉硬化性、风湿性、先天性等心脏病变及心肌病。
注意事项
1.检查前,耐心等待,保持安静平稳的心态;
2.检查前请勿剧烈运动、抽烟及大声激动的谈论;
3.该项检查不受饮食的影响,但也要合理饮食,休息好。
预防措施
1、戒烟,同时要避免环境中二手烟的危害;
2、少饮酒、少吃盐、少吃脂肪含量高的食物,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
3、规律运动,每天进行30分钟以上的体育锻炼;
4、控制体重,维持体质指数(BMI)在18-24mg/kg2;
5、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患者应积极治疗。
骨密度检查
提到骨密度检查,有人不禁要问:“有必要检查吗?直接补钙不行吗?”
即使是天天补,但是否有补进去,做一个骨密度检查,就会很清楚了。
骨密度,是骨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志,进行骨密度鉴定,有着以下3大作用:
早期诊断骨质疏松和骨折危险度的预测;
对内分泌及代谢性骨病的骨量测量,从而制定安全的、最佳的治疗方案,防止骨折发生;
病情随访及疗效评价。
适用人群
1.女性65岁以上和男性70岁以上,无其他骨质疏松危险因素者。
2.女性65岁以下和男性70岁以下,有1个以上危险因素者(绝经后、吸烟、过度饮酒或咖啡、体力活动缺乏、饮食中钙和维生素D缺乏)。
3.有脆性骨折史或脆性骨折家族病史者。
4.各种原因引起的性激素水平低下者。
5.X线显示骨质疏松改变者。
6.接受骨质疏松治疗需要进行疗效监测者。
7.有影响骨矿代谢的疾病(肾功能不全、糖尿病、慢性肝病、甲状旁腺亢进等)或服用可能影响骨矿代谢的药物(如糖皮质激素、抗癫痫药物、肝素等)者。
8.孕妇在孕期3、6个月各测骨密度一次,以便及时补钙。
指标分析骨密度全称是骨骼矿物质密度,是骨骼强度的一个重要指标,以克/每平方厘米表示,是一个绝对值。在临床使用骨密度值时由于不同的骨密度检测仪的绝对值不同,通常使用T值判断骨密度是否正常。
T值是一个相对值,正常参考值在-1和+1之间。当T值低于-2.5时为不正常。
正常T值-1骨量减少T值在-1到-2.5之间骨质疏松症T值-2.5严重骨质疏松症T值-2.5,同时伴有一个以上部位的骨折注意事项
1.一般情况下,使用激素的患者,每隔半年做一次骨密度检查就可以了。如果要看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效果如何,每隔一年检查一次就可以了。
2.年轻时的生活习惯决定今后的骨密度如何,因此,应该从年轻的时候开始预防骨质疏松。要摄入足够的钙,如喝牛奶和骨头汤,适量补充钙片等。
3.饮食合理搭配,不要经常喝碳酸饮料。
4.多运动,每次运动30到40分钟,每周3到5次就有助于维持骨密度。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