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几期说到关于缩窄性心包炎的病例,诊断上的困难受制于病理的模糊性、部位的特殊性、取材的困难性和临床表现不典型性,成为诊断困难的一类特殊疾病。接下来这个例子也一样存在诊断的困难,最后诊断是依靠磁共振,不过由于患者后续没有在我院治疗,目前也只是临床诊断。这个患者是前两个月在我院心内科收治的病例,本月初曾在规培生临床思维培训中作为案例进行讲解。
患者,男性,57岁,企业管理人员。因“反复胸闷13年余,再发加重5天”入院。13年前开始出现反复活动后胸闷气促,休息下可缓解,无胸痛,无咳嗽咳痰等不适,医院就诊,诊为“扩张性心肌病心房颤动心功能不全”,予以利尿,强心及华法林抗凝等治疗后症状好转;此后仍反复出现活动后胸闷,医院行冠脉造影未见明显冠脉狭窄,心脏超声提示双房增大,EF值43%,予“诺欣妥、利伐沙班、速尿片”等药物治疗后病情改善。
医院就诊为扩张性心肌病(简称扩心)、房颤,射血分数也是下降的,病人似乎也认同这种诊断。而扩心能够生存10余年,他也觉得满足了。这一次再次加重是因为双下肢水肿明显,医院缓解症状的:
5天患者再次出现活动后胸闷气促,活动耐受较前下降,伴有双下肢中重度浮肿,患者为求进一步诊治,门诊拟“心力衰竭”收治我科。近期体重增加7-8斤。
一个心衰患者短时间内体重增加7-8斤,可以说心衰情况加重了,当务之急是清除水钠潴留。除了心脏以外,患者还存在呼吸系统疾病:
呼吸睡眠暂停综合症10余年,年行“咽喉部”手术(具体不详),年开始予以无创呼吸机治疗。年11月因摔伤导致血胸,行胸腔引流共约4L血性液。
我们知道阻塞性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OSAS)的病人是容易引起高血压和心功能不全的,不过患者在长期使用呼吸机,理论上能够改善高血压和心功能不全的情况。另外OSAS患者通常更容易出现在肥胖的患者上,那接下来就让我们看看患者的体征吧。
体温:37.4℃,脉搏:69次/分,呼吸:21次/分,血压:/72mmHg,体重指数29.4。口唇无发绀,巩膜无黄染,颈静脉无怒张,双肺呼吸音粗,双下肺可闻及少许湿性罗音;心界无扩大,心率:77次/分,心律绝对不齐,未及明显病理性杂音。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墨菲氏症阴性,肝脾肋下未及,肠鸣音4次/分,双下肢中重度浮肿。神经系统查体阴性。
患者的确一眼就感觉是个胖子,当然应该是虚胖,毕竟还有双下肢中重度浮肿。这里有几个比较不好解释的现象:
为什么血压不高?不是说好的OSAS的病人血压会比较高的吗?至少不低吧!
为什么心界没有扩大呢?说好的扩心呢?
为什么患者以下肢水肿为突出表现,这可是右心衰的特点。
再让我们看看外院检查结果:
(.02.27外院)心脏超声提示:双房增大、左室壁增厚,肺动脉增宽,节段性左室壁运动异常,EF值43%。(.03.05外院)冠脉造影提示:左主干、前降支、回旋支、右冠未见明显狭窄。(.08.09外院)心脏超声()提示:双房增大,三尖瓣中量反流,左室收缩、舒张功能减低,EF:45%。胸片(外院)提示:双肺纹理增多,双下肺野渗出灶;左侧胸腔积液,心影饱满。
心超两次都没有左心室扩大的描述,反而比较突出了双心房增大,左室不论收缩还是舒张功能均减退,而扩心的病人主要是收缩功能减退。真是疑点越来越多了!
化验结果如下:
生化:肌酸激酶U/L,乳酸脱氢酶U/L,电解质:钠mmol/L,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41U/L,总胆红素10.98mmol/L,尿素10.98mmol/L。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16.5秒,国际标准化比值1.47↑,D-二聚体.0↑μg/L。血常规+CRP白细胞4.8*10^9/L,血红蛋白g/L,血小板^9/L,C-反应蛋白9mg/L。
心电图报告:
心房颤动,有时伴缓慢心室率(55-68次/分);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可能;ST段和T波改变(ST段:Ⅰ、Ⅱ、aVF、V2-V6呈水平型压低0.05-0.12mV;T波:Ⅰ、Ⅱ、Ⅲ、aVL、aVF、V3低平,V4-V6负正双向!)!Q-T间期延长(正常最高值ms)。
胸部CT结果如下:
可以看到患者心房增大很明显,但是心室并没有增大,同时肺动脉主干增粗;另外心脏后方和胸椎前方有一块脂肪密度区域,左侧胸腔有少量积液。
医院的心超结果如下:
左房扩大,左室临界大右心扩大左室壁弥漫性运动减弱全心功能不全,LVEFsim0.40三尖瓣轻中度返流二尖瓣轻度返流心律不齐。
从中可以看到,仍然是双心房扩大,左室并没有明显扩大,但是报告中“左室壁弥漫运动减弱”我觉得可能是影响众多心内科医生诊断患者扩心的一个重要依据,或者说是误导他们诊断的关键几个字。
目前我们可以相当有把握地排除患者是扩心,因为不论CT还是心超,左室均没有扩大,而我们要诊断该病需要找到一个突破口,而这个病人的突破口就是双心房扩大。为了进一步了解心脏的动态变化,更好地发现问题所在,我们让患者做了心脏MRI:
全心大,双房大为著;左心室心肌损伤:左心室基底段-心尖段前壁、间隔壁心肌中层心肌纤维化;主动脉瓣反流,二尖瓣反流,三尖瓣反流。
从上面几张图可以看到患者的心包有轻度增厚,主要是包绕两个心室,而心房部分缺少心包,因此心室活动明显受限,特别是收缩期,而心房不受限。但是心室收缩受限后,就会把压力传导到心房,导致心房扩大,心超上可以看到心室血液向心房逆流,表现出二尖瓣和三尖瓣反流。我们可以看一下心室收缩受限的图片:
这种感觉就像18-19世纪欧洲贵妇们穿着束腰,由于胸廓运动严重受限,呼吸不畅,不少贵妇出现了缺氧晕厥的情况。患者心脏收缩时形态扭曲可能是心肌与心包已连成一体,因此心肌收缩出现了障碍。
因此影像科医生根据临床医生的诊断,直接给出了缩窄性心包炎的诊断。原本已联系心外科医生,考虑手术要除心包,但是患者要求出院到回香港治疗(患者是香港居民),所以不知这个缩窄性心包炎最后的病因是什么。不过至少我们又救了一命。
临床工作中,临床医生要了解不同检查手段的特性,根据不同病人具体情况,选择有效的检查手段很重要。心脏疾病中由于MR能很好地观测到心脏的运动过程,对于一些复杂疾病可以很多地辅助诊断。当然首先还是要从患者的临床表现中发现端倪,要发现疑点深入分析,才可能如福尔摩斯一般让真相大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