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向心生金宝谈室性早搏下诊断治疗及

室性早搏的诊断方法

1、心肌损伤标志物检查:心肌损伤或者坏死后这些标志物有不同程度的增高。心肌标志物异常提示有心肌炎症或心肌缺血导致心肌损伤、坏死,这时可以出现早搏。(1)“心脏三项”检查目前主要包括cTn、BNP(NT-proBNP)和D-二聚体。新的三项综合反映心脏结构(cTn)、功能变化(BNP),从病因学(D-二聚体)和病理生理学(cTn和BNP)两方面整体评估心脏改变。心脏肌钙蛋白(cardiactroponin,cTn)兼具高度敏感性和高度特异性,在诊断心肌损伤中具有重要作用。(3)ST2作为一种新的心脏标志物,属于白细胞介素受体家族,目前已被国内外指南认可并应用于心衰患者的风险评估。可溶性ST2(sST2)作为一种新的心脏标记物,认为其与心肌成纤维细胞的激活及心肌重塑有关。最近研究发现当心脏受到机械性牵张刺激时,心肌细胞及心肌成纤维细胞该蛋白表达水平增高,其中以sST2升高为主。sST2水平升高可能与潜在的心血管风险增加有关。2、心电图检查:心电图是检查室性早搏的最简单方法,但对于多数患者来说,动态心电图记录是更为可靠的方法,而且可以更准确的判断室早的频发程度,为治疗措施的选择提供依据。室性期前收缩的典型心电图特点(1)提早出现的QRS-T波群:其前没有和其有关的异位P波。(2)QRS波群宽大畸形:粗钝或有切迹,时间一般大于或等于0.12s。(3)T波方向常与QRS波主波方向相反:为继发性T波改变。(4)有完全性代偿间歇。(5)如为同一异位兴奋灶引起的室性期前收缩:则室性期前收缩与前一个心搏有固定的联律间期(配对间期,配对时间)。对室性期前收缩典型心电图特点的详细描述(1)QRS波:其形态取决于在心室的起源部位和激动在心室的传导情况,可发生在心室的任何部位,QRS波的时限常0.12s,通常不超过0.16s。(2)继发性ST-T改变。(3)P波:室性期前收缩很少逆传至心房,但在室性期前收缩发出的前后,窦性冲动仍然发出而激动心房。(4)室性期前收缩的联律间期:是固定的,并可持续多年不变,但在窦性心律不齐时,可见到当窦性心律较慢时联律间期可稍延长,窦性心律稍快时,联律间期可稍短。(5)代偿间歇:大多数是完全性代偿间歇,少数为不完全性代偿间歇,见于室性期前收缩逆传到心房,使窦房结提前除极重新安排节律时;异位搏动室性期前收缩后以逸搏结束。室性期前收缩的定位诊断(1)左心室期前收缩:室性期前收缩QRS主波在Ⅰ,V5导联向下,在Ⅲ,V1导联向上,类似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2)右心室期前收缩:室性期前收缩QRS主波在Ⅰ,V5,V6导联向上,在V1,V2导联向下,类似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3)心底部室性期前收缩:室性期前收缩QRS主波在Ⅱ,Ⅲ,aVF导联均向上,在aVR导联向下。(4)心尖部室性期前收缩:室性期前收缩QRS主波均向下,在aVR导联向上。

室性早搏的治疗

室性早搏需不需要治疗,可以根据进一步的检查来确定处理方案。在大多数情况下,可以按下列原则进行处理:1.对无明确器质性心脏病的偶发室早,一般可不必治疗,予以定期观察。2.对有明确原因者(如心衰、电解质紊乱、缺氧、心肌缺血、心肌炎、药物中毒等),应以治疗病因为主,不宜盲目使用抗心律失常药。3.对于虽为良性室早,但因病人敏感性较高,有明显不适症状者,可首先选用β-阻滞剂治疗;也可选用美西律、心律平,不应选用器官毒性较大的胺碘酮,也不应选用价格昂贵的索他洛尔。4.对于无心衰、无传导阻滞且心率快者,宜选用β-阻滞剂、美心律、心律平;心率较慢者,宜选用阿托品等提高心率药,如无效再加用心律平等药。5.对于伴有心衰或由折返机理引起的室早,应积极治疗心衰,可同时选用胺碘酮治疗。6.对于冠心病伴室早,应首选β-阻滞剂。7.对于发生在病窦综合征的室早,应首选人工起搏治疗。8.对于洋地黄中毒时发生的室早,应首选苯妥英钠治疗。9.对于Q-T间期延长综合征的患者,可选用β-阻滞剂或异丙基肾上腺素治疗。该病治疗方式主要包括改变生活方式、药物治疗及手术治疗。如单纯性的室性前期收缩发作次数不多,没有明显症状且没有并存其它疾病,一般无需治疗。(1)一般治疗: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注意避免室性前期收缩诱发因素,如吸烟、咖啡、摄入毒品等。(2)药物治疗:一般来说,无论室性前期收缩患者有无基础器质性心脏病,均仅当患者因室性前期收缩导致的症状明显时,才可能需要应用药物治疗。常用药物包括β受体阻滞剂、非二氢砒啶类钙通道阻滞剂和普罗帕酮等抗心律失常药物。(3)手术治疗: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主要适用于少部分起源于右心室流出道或左心室后间隔的频发室性前期收缩,症状明显,抗心律失常药物疗效不佳或不能耐受药物治疗,且无明显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可以根治或减轻前期收缩的负荷、改善症状、恢复心功能、成功率可达90%以上。对于起源于其他部位的室性前期收缩,该方法成功率较低。

室性早搏的预防

1.休息:晚上宜早睡,不宜熬夜,保证午睡,对有失眠者,应服镇静剂,保证大脑皮层得到充分的休息。否则可造成中枢神经功能的紊乱,使心肌兴奋性增高而诱发室性早搏。2.饮食:宜清淡,并选择容易消化的食物,少吃豆制品,尽量不吃有刺激性的食物,少喝浓茶或咖啡。3.避免诱发因素:注意锻炼,避免高脂饮食、高血压、吸烟等诱发因素。积极防治上呼吸道感染,避免情绪激动等。4.医院体检,一旦发现心悸、漏医院就诊。5.要保持规律的生活及适当的体育锻炼,不要过度熬夜,不要长时间看电视或长时间坐在电脑前;散步、打太极拳,利用一些健身器械进行健身训练将为你的身体带来长久的益处。这也是早搏的预防注意事项。6.要保持情绪稳定,要摆正工作、生活和学习的关系,情绪高度紧张及大起大落是引起功能性“早搏”的主要诱因。走向心生——金宝谈室性早搏(上)概述注:点击标题查看原文







































中医治白癜风
白颠症状及治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zxrj-lukasu.com/jbjc/947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