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人,在看电视的时候,34岁的林先生,突然口角歪斜,大脑昏沉,昏迷倒地。
家人立刻拨打,医院。
经验丰富的医生,看到林先生的情况,立刻给他做了脑部CT,结果出来了,竟真显示是脑中风。
脑中风,又叫“脑卒中”,主要因脑内动脉狭窄,或者出现闭塞和破裂等情况,进一步就引起脑血液循环发生了障碍,时间久的话,还会导致大脑永久性功能障碍。
医生一刻不敢耽误,立刻给患者安排手术,遗憾的时,进过2个小时的抢救,还是因为患者脑部出血量过大,送来过晚,成为偏瘫。
家人不解,为何年纪轻轻,竟然突然中风了呢?
通过医生与家属的交谈,大致知晓了原因。
原来,患者是个“老烟枪”,虽然年纪不大,但是烟龄有20多年了。
平时,最喜欢的,就是在饭后,点上一支,美其名曰“饭后一支烟,赛过活神仙”。
殊不知,饭后一支烟,危害大无边。
医生提醒:饭后最忌讳一件事,那就是——立刻吸烟。
医学研究表明,进食后,立即吸烟,对健康极为不利。饭后抽烟的危害,比平时抽烟要大10倍。
当人在进食后,消化系统,会立刻全面运动起来,人体胃肠蠕动十分频繁,血液循环加快,全身毛孔也都张开。
此时吸烟,肺部和全身组织,吸收烟雾的力度加强,烟雾中有害物质会强烈刺激呼吸道和消化道。
研究表明:同完全不吸烟的人相比,如果是男性烟民,每天抽一根烟,会使冠心病风险增加48%,中风危险增加25%。
如果是女性烟民的话,风险还要高。女性如果一天一根烟,会把患心脏病风险增加57%,中风几率上升31%。
此外,吸烟吸烟伤血管,十年难修复!
烟草的有毒物质,不仅会破坏血管弹性,损害血管内皮,甚至会导致血管钙化。
一旦,血管钙化,将严重危害心脑血管健康,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2个小动作,自我判断患中风的几率
动作一:手指夹白纸
取一张白纸,用左手食指和中指,用力夹紧白纸一端,右手拽住另一端,并往外拉,如无需用多大力,就能轻易拉出白纸,说明手部力量有问题。
动作二:手背托白纸
有问题的人,要再做一个测试:
双臂前伸、平举,与肩同宽,与地面平行,五指合拢,掌心向下。
另一个人,将白纸,放在一只手上,如10秒内,白纸掉落,或小拇指外伸,说明手臂力量有问题,存在中风风险。
用上述两个方法测试另一只手。
一旦,出现这几种表现,警惕是中风“前兆”,最好及时就医
1:哈欠不断,一般在中风前1周,易出现频繁打哈气。
2:突然视力模糊,看不清,或者重影,或者视力明显下降。
3:手臂发麻,甚至无力抬起,拿在手里的东西忽然落地。
4:顽固性打嗝,伴有胸痛、麻木、视力模糊等症状。
5:舌根僵硬,吐字不清,舌根部僵硬,舌头胀大,说话不清楚。
6:突然剧烈头痛,跟平时的头痛有明显的区别。
出现中风前兆,要及时就医,遇到突发情况,要立即拨打,保持患者仰卧,保持呼吸通畅,解开衣物,不要过于紧张和哭喊,避免给患者造成压力,不要擅自给患者用药喂水。
养护血管,预防中风,做好这几点:
1、饮茶“代替”烟酒
抽烟喝酒,都会增加中风几率,一定要戒烟酒酒。
多饮茶,来代替烟酒,是不错的选择。
泡一杯,圆荷苦丁茶,降脂降压,防血栓,保护心血管。
用蒲公英叶、圆荷、小叶苦丁,搭配泡水代茶饮,即可。
圆荷,含有黄酮和生物碱类,可降低总胆固醇和生甘油三酯,从而改善血液粘稠状态,预防血栓的形成。
小叶苦丁,可以增加心肌供血、抗动脉粥样硬化,还可以清热散风,可以降低血压,对高血压者有很大的好处。
蒲公英水提物,可降低血清三酰甘油,有效升高高密度脂蛋白,有助于改善血脂健康,助力心血管健康。
三者搭配在一起,做杯代茶饮,可以促进身体排毒,降脂、降压,改善血粘稠,预防血管,保护心脑血管健康!
2、多运动,控体重
日常要控制体重,不能太胖,要注意运动。
和不运动的人相比,常运动的人,中风风险能降低25%~30%。
每个星期3-5次,每次40-60分钟,有规律的中等强度运动,如散步、慢跑、骑脚踏车或其他有氧代谢健身活动。
适量运动,帮助控制体重的时候,还可以锻炼身体,一举多得。
3、控制情绪,少波动
生活中,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避免情绪突然激动,危害健康。
当情绪激动时,可刺激交感神经兴奋,促使末梢动脉收缩,血压骤然升高,很容易脑血管破裂,形成中风。
所以,一定要控制自己的情绪,避免大喜大悲,尽量平心静气。
4、锻炼左手,有助于预防中风
研究发现,中风与生活习惯、运动方式有关。
缺少锻炼的右脑血管壁,异常脆弱,易发生破裂,因此,多活动左手,有助于预防。
可以每天早、中、晚,各做3次空抓手,每次各做次。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麻烦联系删除,谢谢!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