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试验药物简介
马来酸艾维替尼是针对EGFRTM突变的抑制剂,属于第三代EGFR抑制剂。
本试验的适应症是EGFRTKI耐药后明确EGFRTM状态的晚期NSCLC。
2.试验目的
评价马来酸艾维替尼胶囊对EGFRTM突变阳性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总体客观肿瘤缓解率(ORR)、缓解持续时间(DOR)、安全性、疾病无进展生存时间(PFS)、疾病控制率(DCR)、总生存期(OS)、肺癌症状和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HRQoL),群体药代动力学研究。
3.试验设计
试验分类:安全性和有效性
试验分期:II期
设计类型:单臂
随机化:非随机化
盲法:开放
试验范围:中国多中心试验
试验人数:人
4.入选标准
年龄在18岁至75岁之间(含18岁及75岁);
组织学或细胞学证实的转移性或不能进行根治性手术或放射治疗的局部晚期、复发的非小细胞肺癌;
根据RECIST1.1实体肿瘤疗效评价标准,患者至少有一处影像学(CT、MRI)可测量病灶,基线期可进行准确和可重复性的测量,CT和MRI扫描肿瘤长径≥10mm,或转移淋巴结短径≥15mm,并且病灶既往未经过放疗和未进行过活检;
患者无中枢神经系统转移;或者未经任何治疗的无症状脑转移患者,且脑转移病灶个数≤2,病灶的最大直径10mm;
服用EGFRTKI前有记录证实的EGFR敏感突变,或服用EGFRTKI后显示临床获益(RECIST最佳疗效评价为PR、CR或维持半年以上的SD);末次抗肿瘤治疗进展后获得的肿瘤组织经本研究中心实验室证实为EGFRTM突变阳性的患者;
患者在筛查期必须进行一次针对原发或转移的肿瘤组织活检并提供病理切片或蜡块送本研究中心实验室;或者末次抗肿瘤治疗进展后进行过肿瘤组织活检,必须提供病理切片或蜡块并送本研究中心实验室;
患者既往接受过第一代EGFRTKI(厄洛替尼,吉非替尼或埃克替尼)治疗,并且疾病进展(有影像学记录);同时允许患者既往接受另外一个线的抗肿瘤治疗(化疗同药维持治疗视为一个线,换药维持治疗视为更换线治疗)。
患者在筛选时满足下列实验室检查要求:
·在未使用生长因子的情况下,绝对中性粒细胞计数(ANC)≥1.5x/L
·血小板≥×/L
·血红蛋白>9g/dL
·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在正常值范围(有肝转移的患者允许ALT或AST≤2.5×ULN)(ULN=正常值上限)
·总胆红素在正常值范围
·凝血功能INR≤1.5
·血肌酐≤1.5×ULN(ULN=正常值上限)并且肌酐清除率(采用CockcroftandGault公式计算)≥50ml/min;
患者必须从之前的治疗毒性中恢复到≤1级(CTCAEv4.03)(允许具有任何等级脱发的患者进入研究);
ECOG评分:0-1分,且最近2周内没有恶化迹象;
预期生存时间:>12周;
能合作观察不良事件和疗效;
患者或其法定代理人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
5.排除标准
急、慢性丙肝和活动性乙肝(包括HBsAg阳性;HBcAb或HBeAb阳性且HBVDNA检测阳性的患者);
HIV抗体阳性,或患有其它获得性、先天性免疫缺陷疾病,或有器官移植史;
既往有间质性肺疾病病史,放射性肺炎病史;
静息心电图在节律、传导及形态上出现临床意义重大异常,如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Ⅱ度以上心脏传导阻滞,PR间期>毫秒等;6个月内发生过心肌梗塞;存在导致QT间期延长的危险因素或增加心律不齐的危险因素,如心衰、低钾血症、确诊的或疑似的先天性长QT综合症、长QT综合症家族史或一级亲属中有小于40岁猝死的病史;3次心电图Fridericia校正后QT间期(QTcF)的均值:男性>毫秒,女性>毫秒;
研究者基于安全性或临床研究流程依从性的顾虑,或可能干扰研究结果解读的病症,包括但不限于:活动性感染/炎症等任何严重和不稳定疾病、肠道梗阻、不能吞服药物、社会/心理学问题等;
除了NSCLC之外,近5年内还被诊断有另外一种恶性疾病(不包括已经治愈的恶性肿瘤,例如完全切除的基底细胞癌和原位癌);
患者入组前服用的EGFRTKI距第一次服用艾维替尼的时间短于8天或小于5个半衰期,两者以时间长者为标准;
i.大手术和放射治疗(局部姑息性骨转移放疗除外)距第一次服用艾维替尼的时间短于4周;
ii.首次给药前4周内正在使用任何已知QT间期延长的药物或已知CYP3A4酶强效的诱导剂或抑制剂(参考附录1和附录5);
iii.在1个月内使用过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或其它免疫抑制剂;
既往服用过三代EGFRTKI药物(例如奥希替尼,BPI-,CO-,HM和艾氟替尼等)的患者。本研究将在筛选期进行血浆AZD及其代谢物的检测,阳性结果视为服用过AZD;
既往曾登记并接受过本研究的治疗或从本研究中退出的患者均不能入组;
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具有生育潜力的女性,除非她们在治疗期间和停止治疗后3个月之内采用高效避孕方法。高效避孕方法;
研究者认为不适合参加本研究。
6.研究者信息
城市
医院/科室
医生联系方式
科研助理联系方式
广州
医院/肺科
/
陈燕华-转
杭州
医院/肿瘤内科病区
黄志煜医生
王苏悦
杭州
浙江大学医院/肿瘤内科
生金医生
洪智慧
长沙
医院/肿瘤科
张医生-
丁帅
长沙
医院/呼吸内科
赵冰融医生
李娟
武汉
华中科技大学同医院/胸部肿瘤科
刘青旭医生-
朱正念
武汉
医院/放化疗科
刘羽医生-
陈念13579107
扬州
医院/肿瘤科
蒋医生-
李燕
苏州
医院/呼吸科
蒋主任-
刘桦
天津
医院/肺部肿瘤外科
/
高美玉
天津
医院/肺部肿瘤科
/
潘海娟
南宁
广医院/化疗一区
谢嫣嫣医生-
纪柳梅
长春
医院/肿瘤中心
陈晓医生
杨雷医生
王旭医生
田慧敏医生
兰世杰医生
张莉
西安
医院/肿瘤科
/
李丽丽
济南
医院/内三科
/
纪莎莎
沈阳
医院/内四科
李医生-
王月彤
福州
医院/胸部肿瘤13区
林金兰医生
林淑芬15259151
郑州
医院/呼吸一病区
穆晓倩医生刘杰
郭亚杰13526843
杭州
浙江大医院/肿瘤内科
邱福铭医生
沈建龙
杭州
医院/呼吸科
叶健医生-
刘娟娟
北京
医院/胸内二科
马向娟医生-
饶辉辉15147147
杭州
医院/胸部肿瘤内科
邵岚医生
赵奕卿
北京
医院/肿瘤内科
/
陈小文
本试验信息来自CFDA“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公示平台”、申办方和研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