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汇心活力许轶洲CRT术中冠脉球囊扩

ICD/CRT/Brady病例分享类别:最惊心动魄的病例病例总结

·病例特点及应对策略:

心力衰竭是老年住院患者的主要死因。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已经成为合并左心室收缩功能不良的心力衰竭患者的一线治疗方法。但CRT植入的成功率一直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靶血管畸形较为常见。该病例中,患者冠状静脉系统走向呈“网状”,没有明确的侧支静脉,电极无法通过。后侧静脉为唯一选择路径。但由于后侧静脉开口处严重狭窄,PTCA导丝进入到靶血管后,电极不能很好地通过,术中分别尝试美敦力5F左室电极以及4F左室电极均以失败告终。之后欲尝试使用鞘中鞘内扩张管对靶血管进行扩张,但由于靶血管开口处严重狭窄,内扩张管也难以通过。最后邀请冠脉医生会诊,使用冠脉球囊对靶血管狭窄处进行扩张,首先使用2.5mm冠脉球囊进行扩张2次,然后将4F左室电极送入,仍然无法通过;后又尝试3.5mm冠脉球囊进行扩张2次,然后将鞘中鞘内扩张管送至靶静脉狭窄处,利用内扩张管头端的锥形结构,顺利通过了靶静脉严重狭窄处,随后将鞘中鞘推送至靶静脉深处,利用鞘中鞘的通路成功将左室电极固定在后侧静脉。测试电极参数全部正常,无膈肌刺激。

·该病例需要选择该器械植入的理由及注意事项:

该病例中,患者冠状静脉血管心大走向呈“网”状,电极无法通过,后侧静脉为唯一选择靶静脉。但由于后侧静脉开口处严重狭窄,尝试多种传统方法均无法解决问题:如,换用更细的4F电极;使用鞘中鞘内扩张管对靶静脉进行扩张等。后通过冠脉医生会诊,尝试使用冠脉球囊对靶血管狭窄处进行扩张,分别经过2.5mm小球囊和3.5mm大球囊对狭窄处进行多次扩张后,借助鞘中鞘的通路和支撑性成功将左室电极送至靶血管内。

·证据引用:

1.CRT术中常见问题中:靶血管畸形导致电极无法到达是影响CRT成功的主要原因。

2.美敦力全面的左室电极/工具,为术者提供更简单的CRT植入方法,提高CRT植入的成功率。

3.冠状静脉狭窄,除了传统使用鞘中鞘通过狭窄处的方式之外,还可以借助冠脉球囊对狭窄处进行扩张,增加血管的通过性,提高CRT手术的成功率。

植入器械:MaximoⅡCRT-D病史资料(女,77岁,46Kg)

就诊时间:年2月。

主诉:因“胸闷气促1月”入院。

现病史:患者1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胸闷气促,活动后加重,伴咳嗽咳痰,黄痰,易咳出,夜间尚可平卧,无畏寒发热,双下肢无浮肿,心超提示左心扩大,左心功能不全。冠脉CTA检查无异常。考虑“扩心,心律失常”建议行CRT治疗。

既往史:既往高血压20余年。

体格检查:血压/84mmHg,心率75次/分,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律齐,未及明显病理性杂音,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墨菲氏征阴性,肝脾肋下未及,双下肢无水肿。

入院心电图:窦性心律、QRS:ms,LBBB。

超声心动图:左心房舒张末期内径46mm,左心室72mm,左室射血分数0.23,二尖瓣中重度反流,左心扩大,左心功能减低。

心功能分级:Ⅲ级。

初步诊断

入院诊断:1.扩张型心肌病,完全左束支传导阻滞,心衰,心功能Ⅲ级;2.高血压2级;3.低钾症,甲状腺双侧叶多发结节。

危险评估:该患者高龄、高血压20余年,低钾症等疾病,手术风险高。

诊疗策略:入院后优化抗心衰药物治疗后,决定植入心脏再同步治疗起搏器。(CRT-D,MaximoⅡ,Medtronic)左心室导线植入左心室后侧静脉。

术前动态心电图:

选用该策略器械理由:研究证实心衰患者植入CRT-D,其临床获益与药物治疗相比有明显增加。

手术过程

手术时间:入院第五天。

经静脉放置起搏导线:心房导线位置:右心耳;右室导线位置:室间隔;左室导线位置:后侧静脉。

AP位

LAO位

导线电学参数:

制作囊袋、植入起搏器:囊袋部位:左前胸、皮下囊袋。

诊断/识别/治疗参数:

术中处理方案:

腋静脉造影

冠状静脉造影发现心大走向呈“网状”,无合适靶血管。后侧隐约可以一根后侧静脉作为靶血管。

PTCA导丝顺利进入靶血管。

电极沿PTCA导丝进入靶血管,但由于靶血管开口处严重狭窄,电极无法通过。

尝试利用鞘中鞘内扩张管头端的锥形结构设计进入到狭窄处,对狭窄处进行扩张,但由于狭窄程度较大,内扩张管也难以通过。

遂尝试使用冠脉2.5mm球囊对靶血管开口处进行扩张。

冠脉球囊2次扩张后,再次尝试进入电极,还是无法通过狭窄处。

再次使用冠脉3.5mm球囊对靶血管开口处进行扩张。

冠脉3.5mm球囊2次扩张后,尝试利用鞘中鞘内扩张管通过狭窄处,由于头端锥形结构设计,内扩张管顺利通过了狭窄处。

借助内扩张管的支撑性,成功将鞘中鞘推送至靶血管深处。

利用鞘中鞘的通路和支撑性,成功将电极推送至靶血管深处,并固定。

测试各项参数正常,无膈肌刺激,CRT植入成功。

术前心电图:

术后心电图:

术前-术后对比:

AP位

LAO位

术后管理与随访

一、术后管理:

术后检查:术后1周患者心力衰竭症状明显改善;术后1周程控各项参数正常。

二、术后程控:

术后程控:术后立即。

程控模式:DDDmode。

参数:PAV/SAV:/;VV:LVfirst0ms。

观察指标:“BV”marker,QRS宽度_ms。

CRT疗法简介

CardiacResynchronizationTherapy(CRT)是一种非药物治疗心力衰竭的方法,在右心房、右心室和左心室分别植入电极导线,通过起搏的方法使心房和左、右心室按顺序激动,以恢复心脏收缩的同步性,称为心脏再同步治疗(CRT)。

医生简介

许轶洲,现医院心内科主任。任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青年委员、电生理工作委员会委员、心衰器械植入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委会女医师委员会委员;浙江省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分会委员;浙江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学分会委员;杭州市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分会副主任委员。擅长射频消融术治疗各类快速型心律失常,独立承担房颤、房扑、房速、室速、室早等复杂疑难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治疗,以及各类心脏起搏器、ICD、CRT植入术。先后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1项、省自然基金面上项目3项、省科技厅面上项目1项及数项厅局级课题。近年在SCI收录杂志及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参编专著2部。









































云南治疗儿童白癜风
怎样治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zxrj-lukasu.com/jbjc/12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