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冠脉综合相关心电图表现
吴岳平
医院
一、概念:
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基础上,斑块破裂,表面破损或裂纹,引起不完全或完全性堵塞性血栓急性病变,导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包括急性心肌梗死(AMI)及不稳定型心绞痛(UA),其中AMI又分为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STEMI)及非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NSTEMI)。
二、在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诊断中,ECG是最重要的、不可缺的检查方法,可供诊断和鉴别诊断,并可协助判断病情和预后。
ECG诊断的注意事项:
1.院前ECG检查可缩短AMI再灌注时间;
2.尽快完成高质量的ECG检查;
3.ECG改变要结合临床;
4.若为超急性期(hyperacutephase),此阶段可主要是T波改变呈高耸,ST段可能还无变化,容易疏忽;
5.若起病已≥6h而尚无ST改变或不出现Q波,则应与主动脉夹层鉴别;
6.严密观察对比ECG变化。
三、ACS-UA/NSTEMI的评估(ACC/AHA的指南):
1.所有胸痛不适或其他症状提示ACS者,均应行高、中、低危分层。
2.分层根据心绞痛症状、体检、ECG和心脏损伤标志物。
3.<10‘做12导ECG,由专科医生阅读(提倡院前ECG)。
4.首份ECG若不能确诊,但临床高度怀疑ACS则应连续作ECG,每15~30′作一次,也可ECG连续监测。初始ECG不能确诊,为了排除左旋支闭塞,应加作V7~V9。
5.ACS症状发作6h内,心脏标志物阴性,应在症状发作后8~12h再测。
6.ACS明确且有进行性胸痛、心脏标志物阳性、新出现ST改变或有深大T波、血液动力学异常或负荷试验阳性,均应入院。
四、ACS相关指南ECG要点:
1.急性心肌缺血的心电图表现。
2.心肌坏死的心电图诊断标准。
3.NSTE-ACS心电图表现与评估。
4.LBBB并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
5.再梗死的心电图改变与诊断。
6.冠脉重建有意义心电图表现。
7.心脏手术有意义心电图改变。
1.急性心肌缺血的心电图表现:
①两个相邻导联新出现的在J点的ST抬高V2-V3≥0.2mV、女≥0.15mV、其他≥0.1mV。
②两个相邻导联新出现的缺血型ST压低≥0.05mV。
③两个相邻以R为主导联新出现T波倒置≥0.1mV。新出现长时间(20min)ST抬高伴镜像压低提示急性缺血。
2.心肌坏死心电图诊断标准:
①V2-V3导联:Q≥0.02s。
②I、II、avL、avF、V4-6-9:Q≥0.03s且≥0.1mV。
③V1-V2导联:R/S≥1R>0.04s,(无传导阻滞)。多个或成组出现,意义更大。
3.NSTE—ACS心电图表现与标准
ST缺血型压低≥0.1mv(中、美),≥0.05mv(欧、美)。
一过性ST抬高≥0.1mv,<20min(欧,>20min→STEMI)]。
波(-)≥0.1mv,胸导对称深倒(≥0.5mv)示前降支严重狭窄。
倒T一过性“伪正常化”—示急性缺血,冠脉病变严重。
正常或临界改变:不能排除(时间、部位):应间隔15-30分复查,加做V3R、V4R和V7-V9导联。
NSTE—ACS心电图风险的评估(欧):ECG正常T(-)ST压低、ST压低导联数和幅度与缺血程度、范围预后相关、ST压低0.1mv,MI后1年死亡率11%,0.2mv增6倍、ST压低并一过性抬高风险更高。
4.LBBB并AMI中ST段标准:
QRS主波向上:ST段抬高≥0.1mv。
QRS主波向下(V1-V3):ST段压低≥0.1mv或ST段抬高≥0.5mv。
结合临床、动态变化、心肌标志物。
5.再梗死心电图改变:
ST段再次抬高(相邻两个导联)≥0.1mV。
新出现病理Q波。
特别是伴缺血症状≥20min。
应想到再梗诊断,立即和3-6h测肌钙蛋白。
6.冠脉重建有意义心电图改变:
PCI:(术中、术后)同自发AMI(标志物>5倍)。
CABG:(术后):新出现病理Q波或LBBB(标志物>10倍)。
急性期的再分期:超急期—缺血性T波、进展期—损伤性ST段、心梗确定期—坏死性Q波。
图一:超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
图二:巨R型ST段抬高,窦速酷似室速
图三:前壁心梗伴STaVR↑STaVR↑STV1↑左主干(常伴I、II、V5-6ST↓)
图四:心肌梗死合并左束支阻滞
图五:心肌梗死合并右束支阻滞
五、其他一些容易被忽视的心电图表现1、Wellen综合征;
2、dewinterST-T改变;
3、缺血性J波;
4、心房梗死;
5、起搏图形的掩盖;
Wellen综合征(左前降支T波综合征):
是指不稳定心绞痛患者胸痛发作后,心电图胸前导联出现持续的特征性T波改变及演变,提示左前降支近端严重狭窄(>50%)。T波的演变反映了缺血区顿抑或冬眠心肌功能的恢复情况。
心电图特点:
①双支对称性深倒置或正负双向(V2、V3导联,少数可V1、V4~V6导联);
②无病理性Q波及胸导联r波递增不良;
③无明显ST段偏移;
④特征性T波演变:
图六:患者男、42岁,因发作性胸痛20min入院。A.入院时患者胸痛已经缓解,心电图V2导联出现T波双向,V3导联出现T波深倒置,不伴QRS波及ST段改变,随后T波由倒置逐渐演变为直立;B.1周后T波形态大致恢复正常。
图七:心房梗死:PRaVL、V4-V6↑;PRⅡ、Ⅲ、aVF↓
图八:心梗前心室起搏心电图
图九:LCX阻塞心梗
六、心肌梗死心电图诊断中的常见误区
假阳性:过早复极、LBBB、Brugada综合征、心包/心肌炎、肺栓塞、蛛网膜下腔出血、代谢紊乱(如高钾血症)、J点偏移,不能正确认识正常的ST段界线、导联错位或应用改良的Mason-Likar连接方法、胆囊炎。
假阴性:心电图表现为病理性Q波的既往心肌梗死和(或)持续性ST段抬高、起搏节律、LBBB。
七、急性胸痛、ST段↑与CTnT/I↑三联征鉴别诊断
1.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
2.急性暴发性心肌炎。
3.急性肺栓塞。
4.主动脉夹层。
5.心尖部球囊综合征(应激性心肌病)。
6.嗜铬细胞瘤。
内容转载自医学网
如有任何意见和建议,请加ecg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吴岳平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