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出生仅2小时的先心病患儿,在北京医院成功接受心脏大动脉转位矫正手术。目前患儿恢复情况良好,即将转入普通病房。
33岁的徐女士在孕37周例行产前检查,经胎儿心脏超声确诊胎儿的心脏连接的两根大动脉:主动脉和肺动脉完全长反了。医学上称为大动脉转位,是一种非常严重复杂的先天性心脏病。徐女士及家人医院医院,均被告知无能为力。经多方了解,找到中国心脏外科顶级专家、医院院长吴清玉教授。
3月24日上午徐女士出现临产征兆,入住医院产科,于上午10点30分经剖腹产分娩一男婴。男医院心脏中心重症监护病房。在2个小时的身体检查和术前准备后,医院副院长、麻醉科主任张东亚为男婴实施麻醉。
核桃大小的心脏连接的主动脉和肺动脉不过小手指粗,吴清玉院长戴着4.5倍放大镜亲自为男婴进行心脏两根大动脉的调转手术。手术进行了近10小时后两根大动脉终于成功调转完成。
完全性大动脉转位是指患儿的心脏主动脉和肺动脉在母亲孕早期时生长发育出现位置对调,导致进入心脏和心脏排出的血液不能完成正常循环,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为0.2‰~0.3‰。脱离母体、自身建立正常血液循环后会很快出现缺氧、青紫、紫坩等症状,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大动脉转位应尽早进行调转手术。此前我国接受大动脉转位手术患儿的最小年龄为出生后11小时,该手术是由吴清玉院长在年完成。此次手术再次创造了我国先天性心脏病大动脉转位手术的最小年龄记录。
-----------------------分割线----------------------
清华大学医学中心成立于年12月,其职能是整合清华大学临床医学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利用清华大学多学科发展的综合优势,医院,建立一流临床专家队伍,培养一流临床医学生。
医学医院的建设为核心,通过加强国内外合作,整合资源,在临床医学发展、医学生培养、学科建设三方面齐头并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引进及培养师资力量,注重医学教育和人才培养;建立临床学科体系,建设好科研和转化医学平台,组建有潜力学科并加强优势学科,实现跨越式发展。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内容,欢迎点击屏幕右上角按钮选择分享本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