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康小知识科普

一丶血管迷走性晕厥

儿童血管迷走性晕厥的研究继续深入开展。医院组织的多中心研究发现,直立倾斜试验可较好地、客观地对儿童自主神经介导性晕厥进行诊断,舌下含化硝酸甘油激发的倾斜试验明显提高了基础直立倾斜试验的诊断阳性率,且阳性反应时间明显低于后者。医院检测儿童血管迷走性晕厥基础状态下血清电解质的浓度,发现基础状态下晕厥组较对照组血清钾降低、血清钙增加,血清钠降低不明显,建议临床诊治血管迷走性晕厥时应重视血清电解质浓度的变化。研究还发现,在模拟血管迷走性晕厥的动物模型中,神经体液介质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和ET-1的质量浓度随着造模时间发生明显的变化。在儿童血管迷走性晕厥的治疗方面,临床验证了盐酸米多君和美托洛尔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尽管两者的主观疗效未见明显差异,但是直立倾斜试验的客观评价显示后者有效率较高。盐酸米多君组未见明显的副反应,美托洛尔组仅有胃部不适、头痛等轻微的副反应。

二丶心律失常

儿童心律失常具有和成人不同的特点。医院资料显示,先天性心脏畸形可合并先天性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而心肌炎是儿童期获得性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的主要病因。先天性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的患儿若出现心室率慢、频繁阿-斯综合征发作、心电图伴有束支传导阻滞和Q-T间期延长者预后较差;心肌炎所致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的预后则取决于急性期是否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医院资料显示,儿童心房扑动临床症状不典型,药物治疗转复率比成人高,经食管心房超速起搏治疗和同步直流电击复律可快速恢复窦性心律,但影响因素较多,射频消融治疗儿童心房扑动尚需积累经验。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资料显示,儿童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较常见的心电图改变为左束支传导阻滞型室早和室速、Epsilon波、右胸导联QRS波的时限增宽等。国内学者的近期研究显示,正常婴幼儿和儿童QRS波群各波振幅具有明显的年龄、性别、时间和种族差异,沿用传统的国内外正常婴幼儿及儿童心电图标准不合适,有必要进一步修订更新传统的正常值标准以及相关疾病的诊断标准。此外,报道显示,T波电交替是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以及心源性猝死的先兆,应引起临床重视;对于T波电交替阳性的患儿,除了明确病因,积极治疗原发病之外,还应高度警惕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而积极预防T波电交替的发生也非常重要。

儿童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治疗取得较大的进展。医院采用三维标测系统指导儿童心律失常经导管射频消融,发现Carto系统适合持续心律失常患儿的检测,而EnsiteArray系统适合大于10岁、不持续右心心律失常患儿的检测;EnsiteNavX则可迅速建模,显示心内解剖结构。医院资料显示,射频消融治疗儿童室上性心动过速安全有效,对于条件适合的患儿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案。但也有学者指出,儿童室上性心动过速经导管射频消融术后,需注意可能发生传导阻滞、心肌缺血等并发症,尽管多数传导阻滞于术后远期会有改善,但也需警惕迟发性传导阻滞的发生。









































鍝鍖婚櫌鐧界櫆椋庤兘娌绘剤
鍖椾含鐪嬬櫧鐧滈鐨勫尰闄㈡湁鍝簺



转载请注明:http://www.zxrj-lukasu.com/hbyx/17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