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我院神经内科为一位94岁的老人进行了溶栓治疗,取得成功,创造了新的记录。
一般而言,80岁以上溶栓就很少,90岁以上的就更少,但根据病人病情,并征求家属意见,果断进行了溶栓治疗,取得了成功。
救治过程3月17日15:30左右,一名患者被其女儿急匆匆送到我院急诊室。急诊医生邱贵胜接诊,了解到患者右侧肢体瘫痪不到1小时,快速完善相关检查,立即请神经内科值班医生会诊。经神经系统查体,急诊血糖、头颅CT,综合评估患者病情(NHISS评分:8分),诊断: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时间不到1小时,符合溶栓治疗标准。以往4.5医院的患者,经溶栓处理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都是90岁以下的,90岁以上接受溶栓的很少。该患者已94岁高龄,到底是溶还是不溶?溶吧,患者年龄大、血管硬化较重,会有脑出血风险;不溶吧,过了这个溶栓的黄金时间患者基本就瘫痪了,艰辛的康复之路可想而知,也会对家庭和社会带来负担。紧急治疗值班医生电话请示神经内科主任邵大荣,并汇报病史,患者94岁,既往有冠心病、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心功能不全、胆囊炎、胆结石病史,发病一小时内及时送到了我院。
在告知患者家属溶栓风险及获益后,家属同意溶栓。邵主任便指示立即为患者进行溶栓手术。
考虑患者年龄太大,体重大约52kg,溶栓药阿替普酶剂量选用偏小(45mg)。溶栓过程中医护人员始终守在患者床旁,严密监测患者的神志、瞳孔、血压及心电图情况,以便及时处理突发状况。
溶栓过程顺利结束,患者右上肢肌力基本恢复,右下肢肌力大约4级,患者家属惊喜万分,连声道谢。
3月18日,患者溶栓后24小时,复查头颅CT:未见出血。患者下床行走,活动自如。
3月22日,患者康复出院。
术后,神经内科主任邵大荣感言:年龄不是问题,时间才是大脑。
来源:神经内科康复科
编排:尹云审核:秦弼波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