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篇
血常规是最一般,最基本的血液检验。通过血检,可以发现许多全身性疾病的早期迹象,比如贫血,血液系统疾病等。
检查项目
血红蛋白(Hb)
参考值
正常男性为~g/L,女性为~g/L,新生儿-g/L
增高
①生理性增多:见于高原居民、胎儿和新生儿、剧烈活动、恐惧、冷水浴等
②病理性增多:见于严重的先天性及后天性心肺疾患、血管畸形及携氧能力低的异常血红蛋白病等;也见于某些肿瘤或肾脏疾病
降低
贫血如缺铁性贫血、叶酸及维生素B12缺乏所致的巨幼细胞性贫血,急性或慢性失血所致的贫血,骨髓造血功能衰竭
红细胞(RBC)
参考值
男性(4.0-5.5)×10^12/L,女性(3.5-5.0)×10^12/L
增高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肺心病、肺气肿、高原缺氧等
降低
各种贫血、血液稀释等
白细胞(WBC)
参考值
(4.0-10.0)×10^9/L
增高
急性细菌性感染和化脓性炎症,严重组织损伤、急性出血、中毒、恶性肿瘤、白血病及手术后等
降低
白细胞减少症,脾功能亢进,造血功能障碍,放射线,药物、化学毒素等引起骨髓抑制,疟疾,伤寒,病毒感染,副伤寒等
血小板(PLT)
参考值
(-)×10^9/L
增高
①骨髓增生异常:见于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真红细胞增多症等
②急性反应:急性感染、失血、溶血等
③其它:脾切除术后
降低
①生成障碍: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急性放射病
②破坏过多:见于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亢
③消耗过多:见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④家族性遗传血小板减少
中性粒细胞
参考值
0.50-0.70(50%-70%)
增高
细菌感染,炎症,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等
降低
病毒性感染等
淋巴细胞
参考值
0.20-0.40(20%-40%)
增高
某些病毒或细菌所致的传染病(风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性肝炎、结核病等)、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等
降低
接触放射线、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抗淋巴细胞球蛋白治疗、淋巴细胞减少症、免疫缺陷病、丙种球蛋白缺乏症等
单核细胞
参考值
0.03-0.08(3%-8%)
增高
结核,伤寒,疟疾,单核细胞性白血病等
降低
—
肝功能篇
肝功能检查目的在于探测肝脏有无疾病、肝脏损害程度以及查明肝病原因、判断预后和鉴别发生黄疸的病因等。
同时也可以帮助及早发现和诊断某些疾病,比如是否患有急、慢性肝炎、酒精肝、药物性肝炎、脂肪肝、肝硬化、及肝胆系统疾病等。
指标分析
谷丙转氨酶(ALT)
正常情况
(0-40)U/L
增高
肝炎,脂肪肝,肝脏肿瘤,肝硬化,溶血性疾病等
降低
—
谷草转氨酶(AST)
正常情况
(0-41)U/L
增高
心肌梗塞急性期,肝炎,肝硬化,黄疸,心肌炎,胸膜炎,肾炎,肺炎等
降低
—
总胆红素(TBil)
正常情况
(5.1-17.1)umol/L
增高
急、慢性肝炎,梗阻性黄疸,血色素沉着症,肝癌,胆结石,胆管炎,肝硬化,溶血性疾病
降低
—
血清总蛋白(TP)
正常情况
(60-80)g/L
增高
总蛋白增高,脱水
降低
血液稀释,饥饿,营养不良,消化吸收不良综合征,严重甲状腺机能亢进,重症糖尿病,烧伤,蛋白质吸收功能障碍的胃肠道疾患,出血
血清白蛋白(Alb)
正常情况
(35-50)g/L
增高
脱水
降低
营养摄入不足,肝硬化,烧伤,低蛋白血症,肾病综合征
肾功能篇
肾功能检查可以及早发现肾脏病,并且可了解肾脏受损的部位和程度,还有助于诊断和指导治疗。常用尿液显微镜检查和化学检查以及血液的某些化学检查等指标来衡量肾功能的变化。
指标分析
血肌酐(Scr)
参考值
成人男53~μmol/L,女44~97μmol/L;小儿24.9~69.7μmol/L
增高
肾功能不全,肾衰,尿毒症,心衰等
降低
进行性肌萎缩,白血病,贫血等
血尿素(Urea)
参考值
3.2~7.0mmol/L
增高
急慢性肾炎、重症肾盂肾炎、各种原因所致的急慢性肾功能障碍,心衰、休克、烧伤、失水、大量内出血、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前列腺肥大、慢性尿路梗阻等
降低
—
血尿酸(UA)
参考值
成人男~μmol/L,女89~μmol/L
增高
痛风、急慢性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恶性贫血、肾衰等
降低
—
空腹血糖篇
空腹血糖检查是诊断糖尿病最可靠的方法。一般对尿糖阳性或尿糖虽阴性但有高度怀疑的病人,均需做空腹血糖测定。
指标分析一般空腹血糖正常范围为3.9~6.1mmol/L
当空腹血糖在<3.9mmol/L,诊断为低血糖,谨防低糖昏迷当空腹血糖在(6.1-7.0)mmol/L,应做糖耐量试验(OGTT)或糖化血红蛋白,进一步确认当3次检查空腹血糖在>7.0mmol/,诊断为糖尿注意事项
1.检查前一天晚餐应避免饮酒,不进食高脂肪、高蛋白食物,晚上8点后不再进食,检查当天空腹抽血,空腹时间一般为8~12小时;
2.检查当天早上不能进行体育锻炼或剧烈运动,到医院后休息20分钟后再抽血;
3.保证充足的睡眠;
4.尿常规检查一般留取晨尿检测最为适宜。晨尿是指早晨起床时第1次小便,可避免饮食、饮水、运动等因素的影响;
5.留取中段尿做尿常规检查:留取中段尿的方法是在留小便时,先排掉前一段小便,留取中间的一段,最后一段小便也不排入;
6.尿液标本应在1小时内送检:以免因酸碱度的变化影响尿中的有形成分;
7.女性经期一般不宜留取小便送检:以免经血混入小便,造成血尿的假象。
心电图篇
很多人都不了解心电图(ECG)上弯弯曲曲的线表示什么,其实这些线记录的是心脏跳动中产生的电活动变化。
心电图检查在一些心血管病的诊断上有较大的准确性,它简便易行,花费少,随时随地即可进行,几分钟内可以作出诊断,临床上主要将其用于:
记录人体心脏的电活动;
帮助诊断心律失常;
帮助诊断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判断心肌梗死的部位;
诊断心脏扩大、肥厚;
判断药物或电解质情况对心脏的影响;
判断人工心脏起搏状况。
术语解读
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是心血管疾病中重要的一组疾病。它可单独发病亦可与心血管病伴发。可突然发作而致猝死,亦可持续累及心脏而致其衰竭。
窦性心律
窦性心律是正常心率。在人体右心房上有一个特殊的小结节,由特殊的细胞构成,叫做窦房结。窦房结每发生1次冲动,心脏就跳动1次,在医学上称为“窦性心律”,是唯一正常的心律,其他的比如房性的、交界性的都是不正常的。
左心室高电压
左心室高电压代表心室除极时间增长,主要是由于心室壁增厚导致,临床上以高血压、冠心病病人多见。
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可见于无心脏病的健康人。完全性右束枝传导阻滞者也不一定有广泛的心肌损害,如不伴有其它器质性心脏病,常无重要意义。
ST段改变
ST段改变可能提示有心肌缺血/心肌损伤、急性心梗、急性渗出性心包炎、变异性心绞痛等情况。
T波改变
轻度升高一般无重要意义,如显著增高则可能为心梗超急性期、高血钾;
低平/倒置可能为心肌损伤、心肌缺血、低血钾等;
明显倒置且两支对称,顶端居中(冠状T波)有可能急性心梗、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左室肥大。
窦性心律不齐
窦性心律不齐指心律随呼吸出现周期变动,吸气时心率增快,呼气时心率减慢,屏气或活动后心律不齐现象常消失。窦性心律不齐一般无重要临床意义,出现窦性心律不齐的人不必因此而顾虑重重。
早搏
早搏指异位起搏点发出的过早冲动引起心脏提前搏动,干扰了正常的波间距,波间规律被破坏。
引起早搏的原因很多,如情绪激动、饱餐、过于劳累、吸烟饮酒等,患各种心脏病时也常出现早搏;正常人也可能出现早搏,有早搏不一定提示疾病。
注意事项
1、运动、饱餐、吸烟、浓茶等对心电图检查结果有影响应避免,检查前请安静休息10分钟以上
2、女性体检者避免穿连衣裙、连裤丝袜
3、检查时请平躺在检查床上,露出手腕、脚踝、胸部,双手自然放在身体两侧,全身放松,心情平静,检查中切勿讲话或改变体位
4.避免药物影响有些药物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心电图的结果,如正在服用洋地黄、钾盐、钙剂及抗心律失常药,及时告诉医生
B超篇
B超检查是超声波检查的一种,是一种非手术的诊断性检查,B超检查可获得要检脏器的切面图像,可直接进行直观的形态观察。
因此,B超检查在胆道疾病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B超已成为临床上检查胆道疾病最常用的方法。
应用范围
1.胆道系统:胆囊结石、胆囊炎、胆总管疾病、胆汁淤积等
2.肝脏、脾脏等实质性脏器检查
3.妇科检查:如检查女性盆腔及其附件、膀胱等脏器
4.泌尿系统检查
5.孕期检查:对胎儿发育情况及对胎盘定位、羊水测量等作出早期诊断
注意事项
1.探测易受消化道气体干扰的深部器官时,需空腹检查。如腹腔的肝、胆、胰的探测前3日最好禁食牛奶、豆制品、糖类等易于发酵产气食物,检查前1天晚吃清淡饮食,当天需空腹禁食、禁水
2.如检查盆腔的子宫及其附件、膀胱、前列腺等脏器时,检查前需保留膀胱尿液,可在检查前2小时饮水0毫升左右,检查前2-4小时不要小便
X线篇
胸片经常用于检查胸廓(包括肋骨,胸椎,软组织等),胸腔,肺组织,纵隔,心脏等等的疾病。如肺炎,肿瘤,骨折,气胸,肺心病,心脏病。
检查内容
1、胸片能够观察肺部、胸膜、纵隔及心脏、大血管病变和关节脱位
2、可用于食管及胃肠道的不透光异物的诊断
3、腹部平片可以了解有无肠梗阻,膈下有无游离气体
注意事项
1.特殊人群包括婴幼儿、孕妇(尤其怀孕初期三个月内),应谨慎X线检查,做好必要的防护
2.除检查者外,其他人员不宜在检查室内久留
3.检查者上衣口袋内勿放硬币、手机;颈部除去项链、吉祥物等饰品;女性患者请脱去带金属托的内衣及有金属扣的衣裙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
秭归县水田坝乡卫生院与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