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IgA”,恐怕大多数人都一头雾水,更别说要知道什么是IgA肾病了。虽然IgA肾病的名字的另类古怪,但其临床表现却十分“醒目”。在我国,IgA肾病是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发病率高的病理类型,发病率高达40%-50%,且近年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IgA肾病的高患病率应值得我们重视。
血尿是IgA肾病的主要征兆
IgA肾病是一组以IgA或IgA为主的免疫复合物在肾小球系膜区沉积为主的肾脏疾病。IgA肾病可发于任何年龄阶段,以青壮年居多。其起病具有很强的隐匿性,初期无明显的表现,但部分患者会出现血尿现象。
对于IgA肾病的初期表现可以划分为两类,一类是无明显症状。即患者在平时并没有任何症状,多半是在体检时发现尿液异常,进而被确诊。而另一类则伴有反复发作性血尿。患者起病前常伴有上呼吸道感染(如扁桃体炎等)、急性胃肠炎等,常常在感染之后短时间内出现肉眼血尿,持续数小时至数日,即咽炎同步血尿现象。除了表现为血尿,有部分患者还会出现泡沫尿、腰背酸痛等症状。
肾活检才是确诊IgA肾病的“金标准”
很多IgA肾病患者是在查体时发现尿检异常,没有其他表现,部分病人会出现眼睑面部或下肢水肿、腰酸、易疲劳、贫血等。这时患者就需要做进一步检查才能确诊是否患有IgA肾病。
尿常规检查只能初步判断肾脏疾病状况。要确诊IgA肾病必须要靠肾组织活检。因为IgA肾病是以在肾小球系膜区有颗粒状IgA沉积为主要病症。通过对活体组织的化验,在排除了肝炎、紫癜性肾炎、结缔组织病等疾病以后,才能最终确诊IgA肾病。
可见,对于IgA肾病的诊断,肾活检的病理结果才是“金标准”,不做肾穿,不能最后明确诊断。同时,肾活检结果也有利于判断IgA肾病病情轻重,以及确定治疗方案。
中西医治疗IgA肾病各有所长
目前,现代医学对IgA肾病的发病原因和进展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仍缺乏特异的治疗方法。而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中医、西医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IgA肾病治疗上,中西医各有所长。临床上,一般根据患者的尿蛋白含量,来决定采用哪种疗法。
对于患有中小量蛋白尿的患者,一般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西医治疗可以采用ACEI、ARB类降压药物,降蛋白尿虽有效,但需要注意其副作用。而中医治疗起效温和,副作用小,安全性高,适合长期应用。而有严重蛋白尿的患者,则要采用西医治疗为主,使用激素类药物或免疫抑制剂抑制炎症,但同时会降低身体抵抗力,导致全身免疫系统紊乱。因此,IgA肾病患者治疗需要谨慎,不要盲目地过度使用西药治疗,避免对身体造成损伤。
IgA肾病虽难治但可控
由于IgA肾病病因与发病机制非常复杂,目前无论中医或西医尚无完全治好该病的手段。根据临床经验,通常以治疗过程中出现蛋白尿缓解、伴随血压控制稳定作为IgA肾病缓解的标志。一般来说,蛋白尿起码要持续低于1g/d,甚至是低于0.5g/d。而血压要维持在/80mmHg以下。虽然临床上尚未能完全治好IgA肾病,但只要积极配合治疗,IgA肾病还是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的。
但其实,治疗IgA肾病,要是避免其反复发作加重病情。我们平时要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受凉和过度劳累,控制好血压。尤其有IgA肾病家族病史的患者更要注意。
此外,因为IgA肾病的发病原因中有感染因素,在预防时,就一定要多注意小心感染,避免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尿道感染等,别给自己的身体埋下隐患。
赞赏